「我是莒縣人」盛洪義:赤腳踏寒冰 一藝改一生 今與畫舞動


「我是莒縣人」盛洪義:赤腳踏寒冰 一藝改一生 今與畫舞動

《安徒生童話》中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冬天赤腳在街上賣火柴的故事,而在莒縣小店鎮呂西村,曾經有一個小男孩也是冬天赤腳走在街上。因為他用買鞋子的錢買了一本“小連環畫書”,為的是照著書中的圖學畫畫。讓我們一起傾聽書畫名家盛洪義的書畫人生。

小盛洪義:我的小書呢,誰拿了我的小畫書。嗚嗚,嗚嗚!

1963年6月的一天,呂西村村民盛玉蘭的妻子又生下了一個兒子,這讓盛玉蘭很是失望。因為家中已有4個兒子,妻子體弱多病,他非常盼望能生個女兒好幫襯家庭。更不幸的是,在小兒子才一歲多時,妻子就去世了。可是,這個小兒子盛洪義卻自小就畫得一手好畫。當時學畫的參考資料,除了小學課本上的幾張插圖,就只有小連環畫書了。

盛洪義:冬天天特別冷,我把爹給我買鞋的錢買了小畫書,赤腳在街上。我大哥看見了,當時他已經分家自己過了。他領著我上了合作社買了一雙解放鞋,我也沒穿襪子,就感覺穿著鞋很暖和。

被視為珍寶的小人書丟了,可想而知,當時的小盛洪義是多麼心痛。不過,他也有意外收穫的時候。

村中小孩:盛洪義,“同峰”的連環畫書丟在了上去了,他說找不到了就不要了。

小盛洪義:是嗎?走,咱去找找。

二人在山中四處尋找連環畫書鏡頭。

小盛洪義:在這裡,在這裡,可找到了!

盛洪義:上初中時,學校裡有美術課了,我更熱愛了。當時4、5個人一起畫畫,就我堅持下來了。

生活的艱辛他未曾退縮,但卻不忍心再因學費問題給家裡增添負擔。1980年的冬天,初中畢業的盛洪義決定去當兵。體檢時,同去的幾個青年只有盛洪義過關。就在他興奮之時,卻因年零未滿18週歲,在政審環節被擋住了。這可急壞了盛洪義。

盛洪義:我去武裝部找首長,我說我會畫畫。他看了我的畫說,行,這個兵我要定了,讓他到部隊畫畫。

就這樣,盛洪義如願以償的參軍入伍,成為了濟南軍區司令部的一名機關兵。他滿懷希望的憧憬著未來,但新兵連訓練結束後他卻被分到一個大山溝裡去站崗!

盛洪義:下午三點就看不到太陽了,當時很鬱悶,但能靜下心來畫畫。

雖然在大山裡,當時的幾個新兵還是暢談著各自的理想。

盛洪義:我看了前衛報插圖,我說當兵三年要爭取在前衛報上發表作品。一個戰友聽了直咧嘴。

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盛洪義全然不顧戰友恥笑,把全部業餘時間用在了鑽研繪畫上。

盛洪義:站崗沒有願意站二班崗的。因為剛剛睡下就得起來站崗。我為了畫畫,就把自己的一班崗換成二班崗。我用一班崗的時間畫畫。在大畫室裡,很冷。熬夜畫畫,畫到流鼻血。

第二年,盛洪義被調回了軍區機關。讓他高興的是,軍區前衛報社就與他們單位斜對著辦公樓。他經常去報社找美術編輯請教,繪畫水平得到很大進步。

盛洪義:後來又回圖庫培訓學習。我記得是1982年8月4日,我記得特別深。一個戰友喊:盛洪義,盛洪義,了不得了。上報了。我一看報紙上發表了我的插圖。跟火柴盒這麼大。寫著戰士盛洪義作。我非常高興。咱的名字也能變成鉛字了。

一展才華的盛洪義,被調到《前衛報》社幫助美編工作,此後,他的作品經常在報紙發表,為此還榮立了三等功。轉眼間當兵已近三年,雖然他十分捨不得離開部隊,但服役期將滿不得不面對退伍的現實。

盛洪義:我想,好事不能光咱的。回家探親時,拿著剪報找到縣美術廠,找人問能不能退伍後到美術廠去幹。廠領導也不認識,看了我的作品後說,你退伍後馬上聯繫我們。

可是,讓盛洪義意想不到的是,等探親歸隊,首長對他說了這樣一番話。

盛洪義:領導說,你退役別想走。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因為繪畫,盛洪義由戰士轉為志願兵,並且,還破格擔任了《解放軍健康》雜誌社美術編輯。後來,三次榮立三等功的盛洪義,轉業到濟南市公安局,做為特殊人才破格轉幹成了一名人民警察。

當年,因家境貧窮在老家說不上媳婦的盛洪義,卻經部隊家屬介紹與濟南一位紡織女工李玉萍談起了戀愛。就是這位善良的泉城姑娘,卻差一點被盛洪義給弄丟了。

李玉萍:剛認識不長時間,有一次騎車走在路上。我在後面歪倒了,他沒發現繼續向前走,走了一段距離後才發現我。

當時的盛洪義無論走到哪裡,滿腦子都是畫畫,所以女朋友跌倒了她都不知道。可是,當時的李玉萍並不理解。

李玉萍: 回家後我跟母親說,這個人不行,算了吧。母親說,我看著挺好。

在母親的勸說下,李玉萍才繼續跟盛洪義交往。1989年,二人舉行了一個儉樸的婚禮,岳父母主動拿出錢讓二人到南方旅遊。沒想到,盛洪義卻把岳父母指定的杭州改為黃山,並且,這一次他又把新婚的愛人給弄丟了。

李玉萍:我攆不上他,就回來了(回住處了)。

盛洪義:黃山的大好風光吸引了我,就一路去畫。從玉屏樓畫到後海,一看太陽落山了,離妻子住處老遠了,那晚就找了個大通鋪睡下了。

李玉萍:山上風很大,挺害怕。擔心他怎麼回事,沒有電話,只能等。

盛洪義:太不對了,畫畫太入迷了,把妻子忘了。

李玉萍:第二天才回來。

盛洪義:她也沒怎麼埋怨我。

後來,企業破產,妻子下崗。為解決就業,妻子開起了《盛洪義畫廊》。因為盛洪義師從書法泰斗魏啟後先生,所以畫廊主要經營他和魏老的作品。在有關部門和妻子的支持下,盛洪義曾先後兩次北上,到中央美院研修中國畫和書法篆刻,又南下位於杭州的中國美院遊學。使他的中國畫南北交融,作品既蒼茫渾厚又清新秀韻。盛洪義很重視文學滋養書畫,他勤於讀書,動筆寫作,散文經常見於報刊。他早期的山水畫作品,用筆細膩,山勢磅礴,莊重,大氣又雅俗共賞。近年來,他的畫風有了較大轉變,筆法更加靈動、自如,山的造型也從靜態之美變成了動態之美。每每靈感來臨,他飽蘸深情,全身投入,揮灑自如,一幅幅充滿生命、似乎在舞動的山水渾然天成。而他,似乎與筆下的山融為一體,人與山共舞,人與山的靈魂連在了一起。

魏啟後:洪義的山水獨樹一格,在當代,特別是青年畫家中是很傑出的。他不單純的畫山水,人物、花鳥都能畫。我是比較喜歡他的畫,每當見到他的畫我總喜歡題上幾個字。他的書法很有靈氣,不同一般下功夫寫的字。書畫同源,他這裡不僅是同源的問題,他最後的結果是書畫連在一起。

時光斗轉,歲月更遷。2019年5月30日,是盛洪義結婚30週年。當年,差點把妻子丟了,現在,這麼重要的日子,總該對妻子表示表示吧?

李玉萍:什麼禮物也沒有買。

藝術家怎能不會製造浪漫?在臨近結婚紀念日的一天,盛洪義突然對妻子說,他已經策劃好了“相濡以沫三十年——盛洪義李玉萍書畫展”。

李玉萍:之前他也沒說,跟我說時都弄好了。算是給我了一個驚喜。

原來,受盛洪義影響,妻子也愛上了書法,現在已經是山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在盛洪義到位於杭州的中國美院研修山水畫專業時,也把妻子送進了美院的書法專業研修,同時也彌補了當年錯過的杭州新婚之旅。

李玉萍:盛洪義寫字時,我在一邊看。他說,我教你吧。就跟他學。後來開畫廊,一起到魏老家,又跟魏老學。

轉眼間,盛洪義已客居濟南近40年,然而,40年鄉音未改,40年本色未變,他在自己的文章裡寫道:我就是客居在外的一個農民的兒子,更像是一隻飄蕩在外的風箏。飛得遠,是因為身後有座沂蒙山,是因為浮來山上那棵千年銀杏樹,還有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莒縣小店鎮呂西村,那裡是我的根。這時,我彷彿看到了九泉之下的爹和娘,他們正拽著長長的風箏線,眯縫老花眼,說著小五兒子的悄悄話,擔心地修正著俺的人生航線!

盛洪義,現為山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山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畫院高級畫師、山東藝術設計學院國畫系教授。任濟南市第十、十一、十二屆政協委員。在中國美術館、山東省美術館、上海朵雲軒、北京榮寶齋、廣州畫院美術館、陝西國畫院美術館等多個美術機構以及部分高校舉辦個展。作品被山東省美術館、山東省圖書館、青海省博物館、中央電視臺、毛主席紀念堂、中國孔子基金會等有關機構收藏。被山東省美協和美術報社列為“山東中國畫百家”。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綜合莒世聞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