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伤口就要打破伤风针?打针判断标准了解一下

自从进入医疗行业,我就成了亲戚朋友眼中的“百科全说”,凡是有点什么发热头痛、跌伤碰伤的,少不了都会用各种方式联系我,俗称“

问问医”。

这不,朋友从简易梯子上跳下来踩到地上的钉子扎破了脚,自行挤出了一些血,但接下来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火急火燎来问我不打破伤风会不会有问题?

我忽然想到,生活中各种扎、戳、割、挫伤太常见了,特别是夏天、农耕时节,于是想着写写关于破伤风的那点事。

有伤口就要打破伤风针?打针判断标准了解一下

什么是破伤风?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引起的急性特异性外科感染。

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当人体受外伤或出现开放性伤口时,皮肤的完整性受损,甚至受伤部位的内部组织如肌肉、骨骼等直接与外界相通,破伤风杆菌的芽孢则有可能由伤口侵入人体,引起破伤风。

什么情况需要打破伤风针?

是否需要打破伤风针的简单判断标准是:伤口的深度和导致伤口是什么物体

当伤口深到需要缝针,或是受到一些比较严重的外伤时,如钉子、木头、刺等尖锐物质的刺伤、扎伤,导致出血,这样的伤口又深又细,正是破伤风杆菌的温床。

伤口外口较小,伤口内有坏死组织、血块充塞或填塞过紧、局部缺血等,就形成了一个适合破伤风杆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

开放性伤口或外伤不一定会得破伤风,因为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所以,浅表创口通常不会出现破伤风感染。

单纯表面擦伤,经过及时清创处理后,就没有必要再打破伤风针进行预防了;若伤口较深,污染较严重,发生破伤风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这时就要打破伤风针了。

有伤口就要打破伤风针?打针判断标准了解一下

打破伤风可能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过敏性休克: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至十分钟内发生,一旦发生须立即抢救。

血清病:主要症状为荨麻疹、发热、呼吸困难、淋巴结肿大、注射部位可出现红斑、瘙痒等

一般在注射后7-14天出现,也有少数在注射后2-4天出现,如出现上述症状须立即就诊对症处理。

有伤口就要打破伤风针?打针判断标准了解一下

打破伤风针要避免哪些误区?

误区一:外伤后只有24小时之内注射才有效

破伤风感染后发病的潜伏期多数为1~2周

根据其发病机制,伤后24小时之内甚至稍晚应用破伤风抗毒素都能起到预防作用。临床上应强调尽早应用,但只要未发病且在2周内应用都应视为有预防作用。

误区二:打了破伤风针就不会再得破伤风

被动免疫给体内带来的抗体只能持续2~3周,此后抗体水平下降,身体不再受到保护。

因此,应用一次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并不能带来持久免疫力。持久的免疫力要靠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在体内产生的主动免疫。

愿我们都能不被受伤“眷顾”,同时也能对它淡然处之。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航天医院 唐嘉宇
湖南医聊每日分享健康科普资讯,欢迎关注点赞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