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音箱,12寸低音喇叭配12寸全頻喇叭音質好,還是配5寸中低音和1寸高音?

若水1241778


毫無疑問,自然是後者搭配比較科學。具體的還是要看喇叭參數。

在這個配置裡,低音有12寸,應該是很好了。五寸單元一般偏中音多一些,可能低音這一塊和12寸喇叭銜接不夠好。高音沒問題。所以在選擇分頻器或者製作分頻器的時候要根據喇叭單元的參數計算。

在第一個方案裡,12寸的全頻喇叭單元很少見。全頻喇叭小尺寸的做的比較好。但是用來做音箱的不多,大部分都是電視機裡用的比較多。

12寸的箱體是個問題,這個應該比較龐大。所以板材必須厚,中間加支撐條加固。有條件的話加格柵。

自己動手做音箱現在比較少了,這個過程辛苦但是有樂趣和成就感。祝你成功






夢迴304


自己DIY三分頻!?快不要亂折騰,最後全是扔。本人已經脫坑了DIY浪費好幾千。沒有那麼簡單的。實實在在想玩就做個全頻的就不錯了。有那錢老老實實買個成品聽聽算了。看著簡簡單單的也是最複雜的。[呲牙][呲牙][呲牙]



股網v金來


趕快打消全頻12寸的念頭。喇叭還原頻率受口徑限制,大口徑低音下潛低,但是高音上不去,中音分析力不夠。高音大家知道,而中音問題確實好多初哥包括學藝不深的老燒友都不明白。本來想在“閒得慌”的主題裡深入交流一下,可是閒得慌把我屏蔽了,他容不得我的不同意見,正好這裡題主有問題,我談談這個心得。 高保真音箱對中音喇叭的要求是 1,頻率範圍集中,一般音箱是40hz-20khz,高音時紙盆是振幅小,振動快,低音時是幅度大,振動慢,如果這些同時在一個喇叭中工作,是不是相互打架了,這叫互調失真。好多全頻大喇叭明明還原人聲中音,它非要贈送莫名其妙的低音,那就是聲染。2,要求振膜輕快,想象一下300hz-3000hz振動的頻率是不是很快? 如果紙盆是一個12寸的,接近2兩重,怎麼快得起來?所以大喇叭重播中音的,聲音會慢悠悠,聽慣耳機耳塞的朋友馬上能辨別。現在專門5—6寸中音單元振膜重量是8克以下,所以才有與自然聲一樣的聽感。 技術上叫瞬態。 4,振膜要有足夠的剛性,以前囿於材料技術,紙盆都是紙或者紙和羊毛混合,以後是聚丙烯塑料, 這些材料很軟,在高頻率活動中會扭秧歌,同一瞬間,有局部往前推,有局部相對往後,同時產生正負相位聲波,自相殘殺,所以軟盆喇叭是聽不到細節的,那叫分割振動失真。 那麼同樣材料口徑越小,是不是相對硬一些,所以以前5寸的二分頻有不少經典箱。 5,要有良好的軸向範圍,所有喇叭聽音時偏離中心,聲壓會降低,口徑越大,全頻喇叭問題不大,而多分頻音箱如果各個單元軸向性能差異大,在偏離軸線聽音時音色就會變化。這對立體聲而言問題太大了。 綜上所述,中音單元應該選振膜硬扎的5-6寸的單元。專門中音的振膜會相對中低音單元振膜重量輕一些。 所以你做三分頻音箱比較可行。 有條件選三明治結構的,各大喇叭廠都有這種單元,如果不想投資太多,可以買莞音的陶瓷盆中音。低音要求可以低一些。


用戶67988553804


二十幾年前我也準備自己做的,後來看了朋友做的---麻煩!音箱也是個技術活,不是這麼簡單的事特別是三分頻。再後來自己買了對箱子+八達功放,聽聽還行吧。再再後來箱子送人了,功放現在還在積灰。


水軍總司令


入門級的分頻器可以完美解決音色與喇叭的匹配問題,價格不貴,適合DIY的。當然,音源第一,才是解決音色的主要根源。


不明真相的修車群眾


買最貴的全頻喇叭,再搭配一個阻值相同的軟球頂同等級高音,用電容分頻。做一對箱子試試……雙線分音。


落魄軍魂20170401


如果你是聽膽機大編制音樂兼人聲、樂器獨奏,12寸加中高音號角分頻點850hz,加超高9khz。聽流行音樂就別這樣。


鍾少鋒930B


大喇叭的效果和聲壓小喇叭沒得比!15寸客廳必備。


河蟹角


12寸你還配什麼低音呀,加個超高音喇叭就可以了


李萍4677


所有原點都在分頻器的設計,不僅僅是頻率搭接還有能量均衡,說簡單做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