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層層歷史迷霧 大明建文青花瓷器 辯述

公元1402年,大明建文四年,因削蕃而引發的 靖難之役,朱棣推翻侄子 朱允炆 建文帝位,朱允炆下落不明,不知所蹤。朱棣改年號為永樂。叔叔奪侄子的帝位,畢竟不太光彩。永樂帝下令把與建文帝有關的所有文載,字跡等通通毀滅。更有甚者,把建文一年,二年,三年,四年,改為洪武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年。寫有建文年款的瓷器也在毀滅之列。全世界各大小博物館,都難於見到有款的建文瓷器。

建文帝王朝歷時四年。四年中生產的瓷器數以百萬計,會不會有漏網之魚呢?

這裡展示的是收藏到的有建文年款的小青花碗。應該是藏區 佛堂的淨水碗。或供奉用碗。

永樂帝可以下令毀掉有建文字樣的所有物件,但可能有命令未能達到處,或當時就刻意藏匿的物件。

建文朝介乎洪武和永樂之間,其青花瓷的特點也一定有洪武和永樂之間的特點。從歷史傳承角度,建文青花瓷有洪武青花的某些特徵。

洪武青花使用含鐵低,含錳量高且淘煉欠精的國產料,呈色青中帶灰,有部分鐵鏽斑深入胎骨。

到永樂時期,青花料開始使用蘇麻離青,並在樣式中出現波斯文化氣息。蘇料的青花濃郁處,出現錫光斑。

熟悉梵文的朋友,能從小碗紋飾中解讀更多信息。

穿越層層歷史迷霧   大明建文青花瓷器 辯述


穿越層層歷史迷霧   大明建文青花瓷器 辯述


穿越層層歷史迷霧   大明建文青花瓷器 辯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