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刻:《衮雪碑》


碑刻:《衮雪碑》

《衮雪碑》


由曹操书写,这两个字又像隶书,又有楷意的字,刻石原在褒斜栈道南端重要的隘口——褒谷口,褒水中巨大的皛石上,褒谷摩崖石刻十三品之第一品,书体为汉隶大字。刻摩崖石刻整体呈长方形,宽148厘米,高67厘米,字径35~46厘米。

曹操是历史上争议不断的政治家,但他的文韬武略无人非议。魏武帝与刘备争夺巴蜀,挥鞭至汉中石门栈道,谁料损兵折将,“积月不拔”,久攻不下,只好退屯褒斜谷南口,每天面对山水排忧,长时间受山水的陶情炼性,头脑中幻化出“衮雪”的自然美景:衮河水流至此,河低水急,乱石鳞屿,卷起千堆雪浪。忘记了战事,忘记了忧愁,他挥笔题下了这样两个又像隶书又有楷意的字。其臣下立即摹刻在褒斜栈道南口石门之下的大石上,为“石门汉魏十三品”的第一品。其石高49厘米,宽125厘米,字径39厘米,左下方题“魏王”二字。

清代罗秀书写的《褒谷古迹辑略》中,他说:“昔人比魏武为狮子,言其性之好动也。今观其书,如见其矣!……滚滚飞涛雪作窝,势如天上泻银河:浪花并作笔花舞,魏武精神万顷波。”曹操的雄才大略、狮子精神,与自然景物中的滚滚流水万顷波涛是辩证统一的。两个大字用似隶非隶、似楷非楷的字体表现,可以看出曹操当时心情表面的宁静,内心的涌动。愈是从容不迫,愈见其奔腾不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