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堅持的孩子,未來該有多燃

  • 原創丨版權:書報文摘(微信公眾號id:shubaowenzhai)
  •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這兩天,剛上一年級的孩子經常因為寫字筆順的問題,跟我小聲嘀咕:

“媽媽,一筆一劃太麻煩了。只要我會寫不就行了,何必講究筆順?”

我雖然嘴上沒有同意他,內心其實也認為,字的筆順沒那麼重要,直到聽了孩子老師的一席話:

為什麼要讓孩子們遵守規矩,而不是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因為放棄很容易,但是堅持下來卻很難。

上什麼課不重要,教孩子從小學會堅持,培養孩子們在挫折中成長的能力,最重要。好的學習習慣,會受用終生。

其實,只要稍稍留心觀察那些在各個領域出類拔萃的人,就會發現,他們不是比誰更聰明,也不是比誰更富有,而是他們更加懂得堅持學習的道理。

人與人之間的認知差距,是怎麼拉開的?

是堅持學習。

懂得堅持的孩子,未來該有多燃

前幾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個視頻:

孩子說要做作業,爸爸偷偷去看之後,結果發現,孩子其實在偷吃零食!

孩子內心也很崩潰:明明在放假,為什麼我要寫作業?

其實,這不能全怪孩子,平時習慣於依賴學校和老師,在家學習難免有所懈怠。

但越是關鍵時刻,越能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都說不怕同桌是學霸,就怕同桌過暑假。

懂得堅持的孩子,只需要一個假期,就贏在了起跑線。

世間最容易的事就是堅持,因為只要願意做,人人都能做到;最難的事也是堅持,因為要想做到,需要付出強大的毅力。

1 放棄有一百種理由,而堅持需要更大的勇氣

《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一書裡有這樣一段話:

這個世界上多的是短平快、付出馬上就有回報的立竿見影的事,也多的是需要長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堅持才有大成的事。只不過,對前一種人們常常趨之若鶩,對後一種人們卻避之唯恐不及。

曾經有段視頻在網上瘋傳,失去一條腿的少年,腋下夾著柺杖,在此起彼伏的加油聲中,少年一下一下,拼盡全力向終點衝去,最後一名“跳”過了終點線。

這是雲南羅平的一場體育中考,失去一條腿的高豔能本可以得到60%的總分免試,但他說:想堅持一下,說不定不止這麼多。

這一堅持就迎來了1000米的挑戰,而他居然就這麼咬牙“跑”了下來。雖然離滿分有不小的差距,但監考老師被高豔能勇於挑戰自己,堅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臨時決定給予滿分的激勵。

隔著屏幕,少年的精神打動了很多人,網友們紛紛喊話:不是第一的第一,這種精神太值得我們學習了!

人生路上,風雨無處不在,要想孩子不被現實所淘汰,就要教育孩子如何成為一名強者,

而強者最大的品質就是遇事堅持。

懂得堅持的孩子,未來該有多燃

朗朗的父親郎國任在《我和朗朗30年》中講述了兒子練琴的艱辛。兒子2歲開始學琴,每天練習至少8個小時。

可對此,郎朗卻很淡定:

有些能力的確是天生的,但是天賦並不意味著你會通過更少的努力獲得更大的成就。

人生是一步一步來的,走了這一步才有下一步。

成功永遠沒有捷徑可走。如果說放棄有一百種理由,那麼堅持卻需要更大的勇氣。面對各種挫折,不要放棄自己的想法。堅持下去,很多事情終會有成果。

2 堅持不懈的人生有多燃

宮崎駿曾說:“有時候,堅持了你最不想幹的事情,便可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紀錄片《起點》講述了黑人女孩米凱拉為了夢想一路堅持的故事。米凱拉的夢想是當一名芭蕾舞演員。但是黝黑的膚色和過於健碩的體型,對於芭蕾舞者來說是致命的“硬傷”。

懂得堅持的孩子,未來該有多燃

為了改善自己的不完美,米凱拉反覆研究每個動作,細細拆分,千百次糾正,不管舞鞋換了多少雙,腳磨破多少次,她從來不輕言放棄,直到完美。

終於,在美國赫赫有名的青年芭蕾舞大賽中,米凱拉冒著跟腱斷裂可能要結束舞蹈生涯的危險,憑藉著不凡的實力殺出了半決賽。她的堅持得到了評委的肯定,最終被大名鼎鼎的美國芭蕾舞劇院JKO學校錄取,向夢想無限靠近。

成功絕非偶然,人生就是如此,堅持了別人不能堅持的,才能擁有別人不能擁有的

在綜藝節目《書法大會》上,小選手們手持筆墨揮灑自如,讓不少網友驚呼不已。因為,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練就的:

小萌娃張曉博,5歲開始練習書法,到現在已經有四五個年頭了;

10歲的塗家誠,自學書法三年多,即便在水泥地上,也能一練就是一兩個小時……

每一個孩子成功的背後,都是用汗水和堅持換來的。

連倪萍都忍不住誇孩子們定力強,並且說,這樣的孩子,以後再做任何事情,都不會輕言放棄。

堅持雖然難,但這份刻入骨子裡的執著和自律,卻能讓孩子受益一生。

3 怎樣培養孩子堅持的品質?

對於孩子來說,堅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相當大的毅力。那麼怎樣培養孩子堅持的品質呢?

興趣是第一內驅力

在《嚮往的生活》中,黃磊曾向張傑請教多多練琴的事。

他說多多不愛練習考試的曲子,更願意自己找一些好玩、愛聽的彈,這讓他有點發愁。作為過來人的張傑建議,應該允許她這樣做,彈琴還是有興趣更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夠激發孩子內在驅動力。

父母要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孩子探索的越多越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一個人要有熱情和興趣才能長期投入一件事。只有這樣,在遭遇困難和挫折時,才能因為享受過程本身,而不斷地堅持下去。

家長的鼓勵和支持是孩子堅持的動力

在知乎,有一則這樣的提問:長時間堅持做一件事是怎麼樣的體驗?

一位父親的回答,讓許多人受到了觸動,他分享了自己孩子從5-8歲三年來學畫畫的歷程。

三年前,孩子第一次作畫時,畫的第一幅作品遠遠不如其他同齡的孩子,甚至連老師也覺得孩子沒什麼天賦,爸爸與老師溝通後,心情很糟糕。

可孩子非常喜歡畫畫,於是爸爸選擇了繼續支持,但是有個條件:必須每天畫一個故事,興致勃勃的孩子居然答應了。

一轉眼,三年過去。這三年間,孩子的畫在慢慢進步,而這位爸爸保存了孩子的每一幅作品,記錄了他的每一個成長變化。

每當孩子想要偷懶時,爸爸便把所有的作品展示給孩子看,告訴孩子:所有的成績和進步不過是長期堅持後的美麗體驗。

看到了爸爸的支持和良苦用心,孩子終於有了繼續努力的動力。

成長教育家蘭海老師曾經觀察過,中途放棄的孩子看似是失去了興趣,其實是因為在活動中感覺不被接納。

作為孩子成長的陪伴者,一份合適的鼓勵就能讓孩子更願意去做,也有信心做得更好。因此父母應及時給予孩子正向的反饋,把孩子每一天的表現,用照片、錄像等方式保存、記錄下來,用不斷的變化、提高和自我成就感,進一步鼓勵孩子。

3、合理引導,和孩子一起戰勝畏難情緒

每一次輕易的放棄就是給畏難的城堡添磚加瓦,培養孩子堅持的品質還要父母合理的引導。

俞敏洪曾經分享過他女兒的故事:

我女兒在學習鋼琴幾年後,也想過放棄。

但我並沒有急於制止,而是先讓女兒停下來,幫助她調整情緒。

我說:彈鋼琴不是為了考試,而是一項愛好,當你和同學聚會時,有人唱歌你可以為他伴奏;當你孤單、有情緒時有琴為你抒發。你彈得那麼好,如果放棄,這幾年的功夫就浪費了。

結果,女兒的煩悶得到紓解之後,反而更積極地練起了琴。

俞敏洪看似不經心,其實是感同身受地向女兒傳遞了一個信息:懈怠是常態,不要讓它成為放棄的理由,調整好情緒,想好了再做決定。

當孩子想放棄時,聰明的父母不會簡單地說“可以”或者“不”,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與孩子感同身受。

作家桐華曾經說,人的一生就是不斷付出和收穫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裡會逐漸形成兩種人,

一種人因為努力而成功,

另一種因為懶散而失敗。

願每個孩子都能堅持到成功的那一天,也願每位父母都能見證、陪伴孩子走過每一次堅持,收穫意想不到的喜悅與成功。

懂得堅持的孩子,未來該有多燃

作者簡介:璇璣,多平臺原創作者,頭條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寶寶樹簽約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