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坚持的孩子,未来该有多燃

  • 原创丨版权:书报文摘(微信公众号id:shubaowenzhai)
  •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这两天,刚上一年级的孩子经常因为写字笔顺的问题,跟我小声嘀咕:

“妈妈,一笔一划太麻烦了。只要我会写不就行了,何必讲究笔顺?”

我虽然嘴上没有同意他,内心其实也认为,字的笔顺没那么重要,直到听了孩子老师的一席话:

为什么要让孩子们遵守规矩,而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因为放弃很容易,但是坚持下来却很难。

上什么课不重要,教孩子从小学会坚持,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最重要。好的学习习惯,会受用终生。

其实,只要稍稍留心观察那些在各个领域出类拔萃的人,就会发现,他们不是比谁更聪明,也不是比谁更富有,而是他们更加懂得坚持学习的道理。

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距,是怎么拉开的?

是坚持学习。

懂得坚持的孩子,未来该有多燃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视频:

孩子说要做作业,爸爸偷偷去看之后,结果发现,孩子其实在偷吃零食!

孩子内心也很崩溃:明明在放假,为什么我要写作业?

其实,这不能全怪孩子,平时习惯于依赖学校和老师,在家学习难免有所懈怠。

但越是关键时刻,越能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都说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同桌过暑假。

懂得坚持的孩子,只需要一个假期,就赢在了起跑线。

世间最容易的事就是坚持,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最难的事也是坚持,因为要想做到,需要付出强大的毅力。

1 放弃有一百种理由,而坚持需要更大的勇气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一书里有这样一段话: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短平快、付出马上就有回报的立竿见影的事,也多的是需要长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坚持才有大成的事。只不过,对前一种人们常常趋之若鹜,对后一种人们却避之唯恐不及。

曾经有段视频在网上疯传,失去一条腿的少年,腋下夹着拐杖,在此起彼伏的加油声中,少年一下一下,拼尽全力向终点冲去,最后一名“跳”过了终点线。

这是云南罗平的一场体育中考,失去一条腿的高艳能本可以得到60%的总分免试,但他说:想坚持一下,说不定不止这么多。

这一坚持就迎来了1000米的挑战,而他居然就这么咬牙“跑”了下来。虽然离满分有不小的差距,但监考老师被高艳能勇于挑战自己,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临时决定给予满分的激励。

隔着屏幕,少年的精神打动了很多人,网友们纷纷喊话:不是第一的第一,这种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人生路上,风雨无处不在,要想孩子不被现实所淘汰,就要教育孩子如何成为一名强者,

而强者最大的品质就是遇事坚持。

懂得坚持的孩子,未来该有多燃

朗朗的父亲郎国任在《我和朗朗30年》中讲述了儿子练琴的艰辛。儿子2岁开始学琴,每天练习至少8个小时。

可对此,郎朗却很淡定:

有些能力的确是天生的,但是天赋并不意味着你会通过更少的努力获得更大的成就。

人生是一步一步来的,走了这一步才有下一步。

成功永远没有捷径可走。如果说放弃有一百种理由,那么坚持却需要更大的勇气。面对各种挫折,不要放弃自己的想法。坚持下去,很多事情终会有成果。

2 坚持不懈的人生有多燃

宫崎骏曾说:“有时候,坚持了你最不想干的事情,便可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纪录片《起点》讲述了黑人女孩米凯拉为了梦想一路坚持的故事。米凯拉的梦想是当一名芭蕾舞演员。但是黝黑的肤色和过于健硕的体型,对于芭蕾舞者来说是致命的“硬伤”。

懂得坚持的孩子,未来该有多燃

为了改善自己的不完美,米凯拉反复研究每个动作,细细拆分,千百次纠正,不管舞鞋换了多少双,脚磨破多少次,她从来不轻言放弃,直到完美。

终于,在美国赫赫有名的青年芭蕾舞大赛中,米凯拉冒着跟腱断裂可能要结束舞蹈生涯的危险,凭借着不凡的实力杀出了半决赛。她的坚持得到了评委的肯定,最终被大名鼎鼎的美国芭蕾舞剧院JKO学校录取,向梦想无限靠近。

成功绝非偶然,人生就是如此,坚持了别人不能坚持的,才能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

在综艺节目《书法大会》上,小选手们手持笔墨挥洒自如,让不少网友惊呼不已。因为,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的:

小萌娃张晓博,5岁开始练习书法,到现在已经有四五个年头了;

10岁的涂家诚,自学书法三年多,即便在水泥地上,也能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

每一个孩子成功的背后,都是用汗水和坚持换来的。

连倪萍都忍不住夸孩子们定力强,并且说,这样的孩子,以后再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轻言放弃。

坚持虽然难,但这份刻入骨子里的执着和自律,却能让孩子受益一生。

3 怎样培养孩子坚持的品质?

对于孩子来说,坚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相当大的毅力。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坚持的品质呢?

兴趣是第一内驱力

在《向往的生活》中,黄磊曾向张杰请教多多练琴的事。

他说多多不爱练习考试的曲子,更愿意自己找一些好玩、爱听的弹,这让他有点发愁。作为过来人的张杰建议,应该允许她这样做,弹琴还是有兴趣更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

父母要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孩子探索的越多越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一个人要有热情和兴趣才能长期投入一件事。只有这样,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才能因为享受过程本身,而不断地坚持下去。

家长的鼓励和支持是孩子坚持的动力

在知乎,有一则这样的提问: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是怎么样的体验?

一位父亲的回答,让许多人受到了触动,他分享了自己孩子从5-8岁三年来学画画的历程。

三年前,孩子第一次作画时,画的第一幅作品远远不如其他同龄的孩子,甚至连老师也觉得孩子没什么天赋,爸爸与老师沟通后,心情很糟糕。

可孩子非常喜欢画画,于是爸爸选择了继续支持,但是有个条件:必须每天画一个故事,兴致勃勃的孩子居然答应了。

一转眼,三年过去。这三年间,孩子的画在慢慢进步,而这位爸爸保存了孩子的每一幅作品,记录了他的每一个成长变化。

每当孩子想要偷懒时,爸爸便把所有的作品展示给孩子看,告诉孩子:所有的成绩和进步不过是长期坚持后的美丽体验。

看到了爸爸的支持和良苦用心,孩子终于有了继续努力的动力。

成长教育家兰海老师曾经观察过,中途放弃的孩子看似是失去了兴趣,其实是因为在活动中感觉不被接纳。

作为孩子成长的陪伴者,一份合适的鼓励就能让孩子更愿意去做,也有信心做得更好。因此父母应及时给予孩子正向的反馈,把孩子每一天的表现,用照片、录像等方式保存、记录下来,用不断的变化、提高和自我成就感,进一步鼓励孩子。

3、合理引导,和孩子一起战胜畏难情绪

每一次轻易的放弃就是给畏难的城堡添砖加瓦,培养孩子坚持的品质还要父母合理的引导。

俞敏洪曾经分享过他女儿的故事:

我女儿在学习钢琴几年后,也想过放弃。

但我并没有急于制止,而是先让女儿停下来,帮助她调整情绪。

我说:弹钢琴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一项爱好,当你和同学聚会时,有人唱歌你可以为他伴奏;当你孤单、有情绪时有琴为你抒发。你弹得那么好,如果放弃,这几年的功夫就浪费了。

结果,女儿的烦闷得到纾解之后,反而更积极地练起了琴。

俞敏洪看似不经心,其实是感同身受地向女儿传递了一个信息:懈怠是常态,不要让它成为放弃的理由,调整好情绪,想好了再做决定。

当孩子想放弃时,聪明的父母不会简单地说“可以”或者“不”,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与孩子感同身受。

作家桐华曾经说,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付出和收获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会逐渐形成两种人,

一种人因为努力而成功,

另一种因为懒散而失败。

愿每个孩子都能坚持到成功的那一天,也愿每位父母都能见证、陪伴孩子走过每一次坚持,收获意想不到的喜悦与成功。

懂得坚持的孩子,未来该有多燃

作者简介:璇玑,多平台原创作者,头条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宝宝树签约达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