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楚雲飛追殺錢伯鈞,為什麼要借用魏和尚的槍?

李三萬

摘要:在《亮劍》中,楚雲飛追殺企圖率部叛變的一營長錢伯鈞,為什麼要借用李雲龍警衛員魏和尚的槍?


《亮劍》中,楚雲飛追殺錢伯鈞,為什麼要借用魏和尚的槍?

在《亮劍》中,楚雲飛追殺企圖率部叛變的一營長錢伯鈞,為什麼要借用李雲龍警衛員魏和尚的槍?

答案很簡單,也很實際,因為魏和尚的槍最合適啊!

魏和尚拿的是一支日製四四式騎槍,也就是俗稱的小馬槍。一般來說騎兵要騎馬,武器太長總是個麻煩,古代騎兵的長兵器是專門有個得勝鉤掛著的,美國牛仔用長槍的話,也會在馬背上掛個長槍套,槍不用時朝裡面一插就行,但這裡面有個前提,這些人都有隨身的短傢伙,古代騎兵是腰裡掛著的刀劍,身上揹著弓箭。牛仔們同樣也有六響左輪。現代騎兵就不同了,就只有馬刀和一支長槍,長槍通常不隨身揹著而是掛在馬上,那就根本不能下馬,否則一旦遇襲,立即就是人槍分離的被動局面,所以還得自己背身上,騎兵需要隨身背的武器,都追求短小,古代是騎弓,現代是騎槍。正常情況,因為騎弓騎槍都比步弓步槍短,射程就趕不上步弓步槍。

我們知道日軍最著名的步槍是“三八大蓋”,定型於日本的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同時列裝的其實還有三八式騎槍,外形和結構跟三八式普通步槍沒什麼區別,只是把槍管縮短,槍身長度只有965毫米(三八步槍長度是1275毫米),以便於騎兵在馬上使用,也可以稱為“三八式卡賓槍”。但該槍重量仍然達到3950克,並且在顛簸的馬背上加裝三十年式刺刀較為困難,於是日軍騎兵要求研製專用的騎兵槍械。


《亮劍》中,楚雲飛追殺錢伯鈞,為什麼要借用魏和尚的槍?


日軍的騎兵部隊發端於幕府時期的貴族階層,在日本軍隊中,能當上騎兵的都不是等閒之輩。這些貴族後代對手中武器十分挑剔。對配發的短槍管三八式步槍,這些貴族意見很大,覺得槍身還是太長太重,不適合騎馬作戰。後來,有坂成章專門為騎兵設計了一款短小精悍的騎兵專用槍械,這就是“四四式步騎槍”。

雖說專為貴族訂製,可四四式步騎槍絕非浪得虛名,性能十分優異。在《亮劍》中,魏和尚後來給師部送文件途中偶遇一隊日軍步兵,他用四四式步騎槍連續幹掉三個鬼子。當時小編還為他捏了一把汗,擔心他怎麼從一隊日軍步兵眼皮下脫身,誰知,魏和尚竟然能夠在射擊位置已經暴露的情況下,不慌不忙地騎上戰馬、從容撤退。從這一細節中可以看出,魏和尚手裡的這把步騎槍確實不錯,擁有超高的便攜性和超遠的射程。

新型騎槍於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研製成功,因此被命名為“四四式騎槍”(日本稱為四四式騎銃),槍重雖然只降到3900克,槍長也仍然有966毫米,但設計更為緊湊,有效射程還有所增加。該槍最顯著的特徵是槍口部分,為了加裝可以摺疊的三稜形刺刀,它有一個與槍口頭箍相連的刺刀座,看起來像個鉤子。這款槍還算是日本二戰期間設計不錯的武器,生產成本較高,到1942年停產時總產量超過9萬支。

別看四四式步騎槍的槍身長度不到一米,可有效射程卻高達500米,比三八式步槍還多出40米。其原因在於,四四步騎槍採用了更為合理的槍管結構設計,減小了火藥能量損耗,而且其膛線繞距比三八式步槍更大,從而增大了射程。


《亮劍》中,楚雲飛追殺錢伯鈞,為什麼要借用魏和尚的槍?


四四式騎槍不僅裝備了日軍在東北和華北的騎兵部隊,還成為二線部隊或特種兵部隊(傘兵和裝甲兵)的制式武器,畢竟三八大蓋實在太長了,小個子的日本兵在裝甲車裡、戰馬上使用起來太不方便。八路軍當然從日軍手裡也會有繳獲,由於四四式騎槍也使用和三八大蓋一樣的6.5毫米有坂子彈,所以很受戰士們喜歡,同時數量畢竟不多,也只有魏和尚這樣的“老兵油子”才有資格得到,人家是李團長的警衛員嘛,長短傢伙都是槓槓的。後來魏大勇被黑雲寨山貓子截殺時,用的還是這支騎槍。

當然,四四式騎槍也有個明顯的缺點,就是槍口部分結構複雜,有點“頭重”,造成瞄準比較困難,無依託射擊時需要很好的臂力,這一點魏和尚沒有問題,人家是少林寺出來的練家子。楚雲飛也是個玩槍的高手,能夠被稱為“快槍手”足以說明楚雲飛的射擊水平,之前贈槍給李雲龍時曾經秀過槍法,因此也完全可以駕馭這款騎槍。


《亮劍》中,楚雲飛追殺錢伯鈞,為什麼要借用魏和尚的槍?


說完了槍,再說楚雲飛。

錢伯鈞叛變,楚雲飛只帶著警衛班就過去察看,其實他心裡有數,李雲龍一直惦記著他的部隊呢,就跟他也惦記著李雲龍部隊一樣,別看兩人私交不錯,立場都堅定著呢,各自的部隊都有意無意盯著對方,就等著有機會可以咬一口,所以錢伯鈞營部一旦傳出不正常的槍聲,第一時間就會引來了李雲龍的部隊。

錢伯鈞叛變失敗,只能騎著馬落荒而逃,雲飛兄也是跨上自己的大白馬去追,但是他不像李雲龍,匣子炮隨身帶,他平時講究瀟灑和風度,隨身就帶個小勃朗寧手槍,原來好歹還有雌雄雙槍,現在只剩支母的,公的給李雲龍了。現在要去追殺錢伯鈞,錢伯鈞帶著的是一把駁殼槍,無論火力還是射程都遠遠超過楚雲飛的勃郎寧。如果不帶把趁手的傢伙,楚雲飛別說什麼“清理門戶”了,搞不好自己都得被錢伯鈞給收拾了。所以,楚雲飛要再帶支硬傢伙,也就絲毫不奇怪了。

楚雲飛自己的警衛班士兵用的是英國司登衝鋒槍,這款槍雖然說是衝鋒槍,是可以連發的自動武器,但號稱二戰時期最爛的武器之一,射程近、精度差,並且還容易走火,以至於英軍規定帶司登的士兵必須走在隊伍前面,以免在隊列裡走火誤傷。英軍士兵甚至相信“只要將司登衝鋒槍扔出去,絕對會有走火的子彈能打傷敵人”。所以,用警衛班的司登衝鋒槍去和錢伯鈞PK,顯然也不合適。


《亮劍》中,楚雲飛追殺錢伯鈞,為什麼要借用魏和尚的槍?


而當時獨立團戰士們裝備最多的就是中正式和三八大蓋,但是單槍匹馬對決時,無論是中正式還是三八大蓋,都因槍身太長而不太方便,最合適的就是為騎兵專門設計的馬槍,比如魏大勇背的這把“四四式步騎槍”。

所以,當楚雲飛看到魏和尚背的四四式步騎槍,都是打老了仗的人,那還不知道這槍好?“兄弟,借你的槍用用”——這就太正常不過了。

而且雲飛兄自己槍玩的好,在跟李雲龍打交道時,對李雲龍的這個警衛員也很瞭解,知道魏和尚的直腸子,以及對武器裝備的態度很認真,借他的槍,用不著擔心保養不善啊,要重新校準啊一堆麻煩事,事急從權,魏和尚的槍應該很靠譜。要衝出去玩騎射追殺,拿盒子炮,拿警衛班的司登衝鋒槍,最關鍵是還不帥!這裡大概還有一個隱寓在裡頭,做給李雲龍看的:雲龍兄,還是你的部下好啊!我這幫手下不省心,盡給我添亂,不是我不如你李雲龍,是這幫廢物拖我後腿了!

錢伯鈞是忙著逃命,所以帶的只是精度和威力都很一般的駁殼槍。而楚雲飛是追殺,借了射程和精度遠超手槍的騎兵專用的馬槍,無論是心理還是武器,錢伯鈞都處於劣勢,最終被楚雲飛一槍爆頭毫不奇怪。這事其實不太公平,楚雲飛應該借李雲龍常用的駁殼槍去和錢伯鈞單挑,那才顯得不佔便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