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上世紀七八九十年代,入冬後,北風呼嘯,天寒地凍,莊稼己除過草、己施過農家肥,穀米歸倉,農田裡無農事可做,正是農閒時節,進入貓冬季節。那個時候的冬天好像特別冷,河裡、池塘裡的冰層結得特別厚。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磨粉子

可是忙慣了的農村人是閒不下來的,這時候正是下細粉的好時節。人們把秋後儲藏在紅薯窖裡的紅薯一籃子一籃子地提上來,下紅薯窖往籃子裡撿紅薯一般都是我們小孩子的事兒,籃子拾滿了就喊大人們把紅薯拉上去。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下紅薯窖撈紅薯是個看似簡單卻極具危險的活兒,因為紅薯的呼吸作用造成窖裡缺氧,會讓下到窖裡的人窒息。我們附近村裡就有小孩下紅薯窖因缺氧窒息死亡的。大人們用繩子繫著孩子的腰把孩子放到窖裡,有的用化肥袋子裝紅薯,有的用籃子撿紅薯,大人們忙完來拉紅薯時發現孩子早己窒息而亡。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那時候,母親蒸饃的時候篦子上蒸饃,篦子下煳紅薯,煳好的紅薯一半人吃一半餵豬。每隔幾天都會下紅薯窖裡撈一次紅薯,有一次我下到窖裡感覺呼吸困難,憋得喘不過氣來,就趕緊喊我母親把我拉了上去。後來,我家再下去撈紅薯就先把窖蓋子打開通通風再下去。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撈出來的紅薯,要放在一個大瓷盆或大缸裡洗乾淨,如果家裡人手夠的話,有人一邊壓著壓井水有人一邊洗紅薯,剛抽出來的井溫水溫溫的,還不太凍手。家裡人手不夠的話,只能先備一盆水或一缸水,然後開始洗紅薯,洗著洗著水溫變涼,碰上風霜雪雨天,就會凍得雙手刺骨似的地痛。後來,學能了就找一根木棍攪拌著水洗紅薯,等洗幾遍後差不多快乾淨了,再下手洗。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洗好的紅薯晾乾後,用紅薯推子推成紅薯片子,然後人工推磨或用驢拉磨盤磨成碎粉渣,用大瓷盆或大陶缸接著。後來農村通電後有了電動磨就方便了很多。磨好的粉渣有的家裡量大的就挖個池子進行過濾,有的量少的就放在簡制的過濾裝置上進行過濾,就是用木棍釘成十字型,用自家織成的老粗布剪成一塊四四方方的布,布的四個角系在十字的四個頭上,就成為一個簡易的過濾裝置。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把粉渣放在粗布上,一邊用力搖晃著過濾器,一邊往裡面添加壓井水,過濾出來的粉漿用盆子或什麼容器接著,等沉澱好後把上面的水倒掉,把裡面的粉漿再倒到粗布裡面過濾,程序反覆幾次直到裡面的水過濾得沒有了,就把這坨粉子掛在木杆上慢慢慢變硬變幹。變乾的粉漿坨子敲碎在放在布單子或塑料布上進行晾曬,曬散成顆粒狀,粉面子就成了。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弄好的粉面子一部分留著吃,用來拌肉做成小酥肉,用來拌梅豆角子做成油炸梅豆角,還用來拌其它食物食材。小酥肉加上梅豆角子加上粉條加上蘿蔔白菜,是上世紀七八九十年代那個時間感覺最好的美食了。大部分的粉面子被用來下細粉了。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下細粉

下細粉是個力氣活兒,需要幾家子人合夥來拾弄。在向陽背風的山牆前,用瓷盆和上一大盆粉面子,支上一口大鍋,添上一大鍋壓井水,燒上劈柴,煙霧繚繞,熱氣騰騰。水燒滾後,下細粉就需要幾個人來配合了。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有人往大鍋裡下細粉,有人從熱鍋裡撈出煮熟的細粉,有人燒鍋添材,有人壓水添水,有人冰鎮細粉(就是把撈出來的熱細粉放在涼水裡過濾一下,防止細粉粘連到一塊,這個過程的農村俗語實在想不起怎麼說了),有人再從涼水裡把細粉撈出來放在粉杆子上,掛在準備好的木架子上放到夜晚好上凍。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下細粉由於好幾家一起幹,勞動場面非常熱鬧,好像過年一般,一般要弄到夜晚時間很晚才能結束,夜晚的時候還要點上煤油燈照著亮繼續幹。下細粉的時候,為了緩解疲勞,下細粉是力氣兒活,一般由成年人來操作,還要隔一段時間換一個人來替換著幹,記得大人們還唱著“嗨吆、嗨吆、嗨吆”的勞動歌,類似於打夯歌一樣,可惜歌詞記不住了。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下細粉的人一手端著漏瓢,把和好的粉面糰子放在漏瓢裡,一手拿著小木槌敲打著粉面糰子,讓它從漏空裡漏出長長的條子下到熱鍋裡面。有的時候是一個人雙手端著漏勺,一個人拿木槌拍打粉面團,有的兩個各拿一個木槌輪番打擊著粉面糰子。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下細粉的過程,是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過程,圍繞著大鍋,柴火在鍋底熊熊地燃燒,非常暖和,而且還會有好吃的細粉,剛出鍋的熱細粉,拌上蒜汁,我能吃上滿滿兩大碗,再一個還能吃上粉卜就子,就是下不成細粉剩下的一點點粉面糰子被大人們一塊一塊地丟到鍋裡一直到煮熟煮到漂起來,過一過水吃起來非常潤滑可口。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還有的把和好的粉面子團成團團在小棍上,放在火裡烤,烤熟的粉面糰子也香氣逼人、味美誘人。還有的人把幹細粉放在火上烤,變成膨脹的粉條,香酥焦脆。雖然下細粉的時候,我們小孩子最喜歡吃,可是大人們不讓我們多吃,說是不好消化,容易積食。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下完細粉的第二天,大人小孩全家人可別想睡懶覺,天灰濛濛的還不亮全家人都得起床去幹活了。要把前天夜晚放在外面架子上凍成冰坨的粉條化化凍,爺爺、父親等長輩們拿著磨得亮晃晃的鋼鍬到河裡把冰面鏟破,然後大家把凍好的細粉用架子車裝好拉到河邊,浸泡在河水裡進行化凍。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等把粉條一杆子一杆子放到河水裡面之後,女人們回家開始做早飯,男人們挎著籃子去拾糞,等拾完一籃子馬糞、牛糞回到家裡,飯也做好了。吃罷早飯的人們,又開始忙活起來。把河水裡浸泡的粉條一杆子一杆子再撈上來,再裝上架子車,拉到綁好的麻繩上進行晾曬,直到曬得幹蹦蹦的,硬硬的,非常有彈性,折而不斷。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賣細粉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紅薯因其產量高,有著“紅薯下蛋,不產八千產一萬”的說法。尤其在我們老家汝南縣留盆鎮黑土地特別適合紅薯的生長,紅薯結的又大又多,我們村生產隊一度獲得全鄉的產量冠軍,受到上級部門的表揚,可惜“福禍相依”,幾十萬斤紅薯被一夜偷得顆粒不剩。

上個世紀80年代,我們那裡生產的紅薯細粉非常受歡迎,周邊平輿縣、上蔡縣、遂平縣、新蔡縣連安徽臨泉縣的農民都跑到我們那裡去買紅薯苗回去種植紅薯。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曬乾的細粉捆紮成捆,存放在家裡,等天氣暖和了裝一架子車拉著趕集去買細粉。有時候為了多買幾塊錢,他們拉著一架車細粉走幾十公里到駐馬店市區,走幾百公里到周口市區,到信陽明港。

前段時間把父母親從老家接到市裡來,父親感慨說,從老家到市區這條路不知道用腳量過多少次了,又講起了我爺爺、他自己到信陽市明港鎮賣細粉、賣豬肉的經歷。

有一年冬天,他和爺爺拉一架子車細粉到明港去賣,頭天下午大概五點多的時候出發,走一夜到第二天大概下午1點鐘左右到達明港。路上累了,就停下來抽根菸休息休息,渴了就到路邊農戶家裡壓井壓點喝。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還有一年,他自己殺了一頭豬,自己拉著車走了一夜加半天,到明港的時候下午兩點多,可是等到快天黑了還沒有賣出一塊肉。最後一個熱心的信陽大哥告訴他,信陽人買肉喜歡長條狀的,越長越好,越長顯得越排場,那個大哥教我父親怎麼樣切割豬肉,父親一不小心用尖刀把那個熱心的大哥手戳得鮮血直流。父親割一塊豬肉想賠償那個大哥,人家死活不要。別人的恩情幾十年過去了,父親仍然是念念不忘,不知道給我們講過了多少次。

有一天,我開著車大概丈量了一下我父親、我爺爺當年去明港賣粉條、賣豬肉的路程,整整100公里多那麼一點,開著車也就三四個小時而已。我用導航地圖測算了一下,步行的話這個距離需要22個小時。按我父親的說法他們走到時間大概20個小時左右,可以想象以這樣的速度,他們幾乎沒有休息,一路徒步拉著裝有幾百斤細粉或豬肉的架子車走了100公里,況且那時的道路不像現在,有的地方不通柏油路,還有走一些坑窪不平的土路,路上遭的罪就別提了。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我非常好奇他們為什麼要跑這麼遠去賣粉條、賣豬肉呢?原來上個世紀80年代,信陽市明港鎮是一個工廠林立的地方,有很多職工,在那裡賣東西能多賣一些錢,其實能多賣多少錢呢,也就是三到五塊錢的樣子。

放在現在,你很難想象,在冬天漆黑的寒夜裡,北風呼嘯,寒風刺骨,一個人,一輛架子車,為了多賣三五元怎麼就那麼有毅力、有恆心走那麼遠的路,受那麼難的苦、遭那樣痛的罪?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看了曾國藩和曾國藩父親曾麟書的經歷,曾麟書徒步趕100多里的山路17次到縣城參加童試,曾國藩徒步6次到縣城參加考試,然後再徒步200多里到省城參加鄉試。

我在旁邊聽著,心裡算著:一塊零八到一塊一,每斤才差兩分錢。

這裡一共150斤米,總共也就三塊錢的事情,路這麼遠,何必再挑回去呢?我的肩膀還在痛呢。

我輕輕對母親說:“媽,一塊零八就一塊零八吧,反正也就三塊錢的事。再說,還等著錢給爹買藥呢。”

“那哪行?”母親似乎有些生氣了,“三塊錢不是錢?再說了,也不光是幾塊錢的事,做生意也得講點良心,咱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米,質量也好,哪能這麼賤賣了?”

上述一段話是引用北大才女張培祥的《賣米》中的內容,“那哪行?”母親似乎有些生氣了,“三塊錢不是錢?再說了,也不光是幾塊錢的事,做生意也得講點良心,咱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米,質量也好,哪能這麼賤賣了?”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在賺錢艱難的歲月裡,三五塊錢就能解決大問題,三五塊錢也能壓垮一家人。當民辦教師的一個親戚月工資才五塊錢,我母親說當年找生產隊的會計借五塊錢,上午剛借,下午隊長就追到家裡讓還回去。在那個艱苦歲月裡,我們這裡有個人高中畢業參加高考,卻沒有錢交報名費,好心的老師借給他五塊錢,他拿著老師給的這五塊錢,交上報名費、理個髮、洗個澡,高高興興地參加高考。

我曾經心中暗自嘲笑父母是要錢不要命,為了那麼幾塊錢、幾十塊錢,拼命地幹活,拼命地勞動,沒有白天沒有黑夜地拉土抹磚坯子燒磚頭,到縣城裡求親戚排隊拉酒糟回來餵豬,拉著架子車徒步來,徒步去。為賣個西瓜跑上上百里到上蔡縣、到平輿縣、到新蔡縣、到周口項城縣,夜裡半夜才回來。在外面一口吃的也不捨得買。

他徒步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里,只為一架子車粉條多賣三五塊錢

想想他們的經歷,也就明白他們為什麼把錢看的這麼重要了!他們把錢看得重,只是對自己的時候,對自己一分一釐都不捨得花,但對子女卻是毫不吝嗇,這就是我們那受苦受難受罪的可親可愛可敬的父輩、祖輩們他們那段艱苦的生活,那段艱難的歲月!

致敬我們最親最愛的祖輩們、父輩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