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炒期货86:关于豆粕,你需要了解哪几个方面?


教你炒期货86:关于豆粕,你需要了解哪几个方面?

对于豆粕来说,今年真的是话题性比较多的一年,阿根廷减产以及贸易拉锯的爆发导致了暴涨,随后贸易拉锯开始缓和,又开始暴跌,追进去的交易者有的止损了,有的还在抗,有的交易者依然看多,有的交易者开始看空。其实,别人的观点,真的不重要,交易者没必要去找其他人来做精神支撑,相信自己的判断,执行自己的计划,就可以了,你和别人的持仓比例、成本价格、目标价格、预期持有时间都不一样,问别人对你没有多大帮助,不过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我没见过一个听从他人意见而赚大钱的交易者,所以,如果你想要赚大钱,请保持独立,相信自己!


豆粕的季节性规律

然后简单聊一下豆粕,也不知道聊什么,就聊聊豆粕的一些基本规律吧,先从季节性规律说起。豆粕价格的积极性波动,主要是受到进口大豆价格和天气的影响,具体规律是这样的:


1月份,国内传统节假日的影响,终端饲料厂总体备货节奏有所放缓,南美早熟大豆收割保持供应,豆粕价格多为震荡。


2月到3月初,南美大豆生长季节,天气因素成为炒作热点,有一定上涨的动力,同时美国农业部也会公布种植意向的报告,也会为市场提供炒作热点。


4月份,南美大豆进入收获季,产量确定之后,炒作的热情就会消失,上涨概率较小。


5月份,美国大豆开始种植,种植进度、天气等因素为下一阶段美豆炒作进行了预热。


6月到8月,豆粕的主升阶段,是天气炒作的重要节点,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导致CBOT大豆价格上涨,从而带动国内豆粕价格上涨,在此期间,美国农业部会公布月度供需报告以及每周作物生长报告,都有可能成为市场炒作的热点,每年的这个时候,豆粕波动往往比较剧烈。


9月到10月,由于进入美豆收获季,产量和单产等数据基本上都要尘埃落定,炒作热点消失,所以CBOT大豆在这个时候见顶的概率比较大。


11月到12月,南美大豆种植期,CBOT大豆价格也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而波动,这时国内临近年底,出于执行合同的需求,国内油厂开工率一般较高,豆粕库存会缓慢增加,在此期间,豆粕有一定上涨的概率,但由于库存压制,收益率有限。

从需求角度看豆粕

了解了豆粕的季节性规律之后,我们再看一下豆粕的需求,都知道豆粕是养殖饲料,养猪、养鸡基本上都需要用豆粕。其实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注重供给,很少谈及需求,但这并不代表需求不重要。关于需求,我想谈以下几个方面:


1.禽流感的影响。养猪、养鸡的有时候容易给你来个禽流感或者其他的病,这对豆粕的需求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可能会导致需求的大幅下降,所以这个时候不能傻傻地只看供给,不看需求。


2.猪肉价格与豆粕价格的关系。你问一个交易者猪肉价格低迷,对豆粕有什么影响,基本上所有的交易者都会说:豆粕价格会跌。当你再追问为什么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能给你说明白,这里提供两个截然不同的解释,大家看看能不能分辨出问题出在哪里。


解释1:猪肉价格过低——>猪肉供应过剩——>养猪过多——>豆粕需求增加——>豆粕价格上涨


解释2:猪肉价格过低——>猪肉供应过剩——>杀得猪多了,剩的猪和新养的猪少了——>豆粕需求减少——>豆粕价格下跌


3.市场定价权在是谁手里?国内的豆粕应该属于卖方市场,定价权掌握在国内几家大的油厂手中,主要有中粮、中纺、益海、九三等几家企业。饲料企业通常只能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议价能力较弱。

行情回顾与展望

节后阿根廷大豆减产,带来了国内豆粕第一波的上涨,至今这个跳空缺口还没有完全修复,接下来贸易拉锯的突然爆发,加速了豆粕的上涨,国内豆粕一度摸到3400,然后迅速开始下跌,随着贸易拉锯的缓和,豆粕几乎快要跌回了起涨点。


从逻辑角度来看,阿根廷减产导致的豆粕价格上涨,是供求关系发生改变带来的上涨;贸易拉锯引发的上涨是基于交易者的预期进口成本价格上升带来的上涨;下跌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贸易拉锯缓和吗?当然,绝对不是,而是国内的产业客户疯狂套保所致。


我是这样理解的:贸易拉锯刚开打时,国内豆粕疯狂跳涨,CBOT美豆疯狂下跌,这给国内产业客户提供了很好的套保机会,在国内期货市场上做空豆粕,同时趁美豆大跌,成本大幅降低之时,大量进口美豆,然后压榨成高利润的豆粕,直接在期货市场中交割获利。有两点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一是贸易拉锯之后,美豆出口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出口情况不错;二是中粮期货加了不少空头的仓位。


投机客户为什么会选择做空呢?主要是到港大豆比较多,油厂胀库现象出现,库存压力还是存在的。为什么有的投机客户选择做多呢?阿根廷减产已成事实,接下来关键看美豆的情况,种植面积、天气如果发生意外,都可能导致全球大豆供应偏紧,做空更多的可能关注的是短期行为,做多可能更多的是关注长期结果,虽然互为对手盘,但是期限上存在错配。

简单聊聊贸易拉锯

作为一个交易者,我们不应该去预测贸易拉锯打还是不打,而应该是做好对策:如果贸易拉锯打的话,结果会怎么样,我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如果贸易拉锯不打的话,结果会怎么样,我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我不关心外界的结果会是怎样,我只在乎我是否对于外在的一切结果做好了应对方案,交易本该如此,对一切可能的结果做好应对措施!


1.贸易拉锯打起来。我们的措施就是对美国进口的大豆加关税,那么国内压榨企业成本增加,要么从南美多增加进口,要么从国内多增加种植,之前北美大豆到港成本在3200-3400之间,南美大豆在3500-3600之间,国产大豆成本在4175-4375之间,基本上只要贸易战开打了,大豆成本必然会上升,豆粕的上涨是必然的。有的交易者说,其他国家买美豆,然后再卖给我们国家,这种可能性很低,如果真的对美豆加关税了,转口贸易不会让你那么轻松进来的,需要提供原产地证明;我觉得有可能操作的方式是这样的,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他们把本国的大豆高价卖给中国,然后低价买美国大豆自己压榨使用,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


2.贸易拉锯不打了。贸易拉锯不打的话,那么对于美豆来说是重大利好,需求的担忧会消除,那么CBOT美豆价格会上涨,这样一来的话,国内进口的价格会随着CBOT大豆价格上涨,成本还是会增加,理论上对豆粕价格还是存在一定的成本支撑作用。但问题是,如果贸易拉锯的预期消除,可能会导致美豆种植面积继续增加,美豆未来的产量可能有望持平或者创新高。最近公布的种植进度显示超过预期,但最终结果还不确定种植面积到底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需要看6月份最终的报告。当然,如果贸易战不打了,对豆一是个大利空,毕竟因为担忧贸易拉锯,国内增加了好多国产大豆的种植。


眼下豆粕的一个问题就是库存偏高,但价格已经比之前相比具有了更多的优势。对于做空来说,高库存是你的有利因素,低价格是你的不利因素,对于做多来说,低价格是你的有利因素,高库存是你的不利因素。短空对长多,看似对手盘,但实际上可能都赚钱离场。所以,我们不要轻视对手盘,需要尊重他们,因为不同的交易者做得长短不同、交易的逻辑不同、目标也不同。

对交易者的一些忠告

第一,一个不敢于自己做决定的交易者,永远也赚不了大钱。交易有时候确实是容易让人失去信心,尤其是连续亏损的情况下,很多心理素质不好的交易者,连续错个几次,往往不敢下单了。甚至有的交易者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询问他人的观点和看法,不要询问权威,他们也不知道答案! 交易者要学会担当,学会接受。所谓担当就是敢于自己独立去做决策,所谓接受就是无论成功和失败都没有关系,但都必须是在可控和计划范围之内。我接触的一些做得不错的交易者,很少问人该不该做多,可不可以做空,相反,那些亏钱的交易者,往往都喜欢这样问。


第二,警惕交易界的明星。期货公司或一些机构经常会捧出一些草根交易者的逆袭之路,当然有真有假,期货公司的目的无非是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市场,而这些草根明星就值得研究了,有的确实能让你受益匪浅,讲了一些自己对商品的理念和看法,确实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思考,例如刘福厚、傅海棠、林存福这类人。但是有的交易者,你只见过他吹牛逼,从来没听过他讲自己的理念或者体系,到处在宣传培训、辅导、带盘,这种十有八九就是骗子,例如王春禄这类人。为什么这样说呢?举例来说,如果你告诉人们事情的时候,总是告诉他们原因,他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你说的话,就会更加重视你说得话,也会更加倾向于听从你的话。就算他们不理解你的理由,他们也会更倾向于听你的话。 这就是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