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弟弟的後裔,投靠了滿洲國的郭爾羅斯前旗末代旗王

在今天的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查干湖畔有一座氣勢磅礴、富麗堂皇的大型仿清建築群,蒙地少有的宮殿式府宅,這就是郭爾羅斯前旗王府,讓我們步入這座王府,拔開重重迷霧,走進一段塵封已久的歷史。

成吉思汗弟弟的後裔,投靠了滿洲國的郭爾羅斯前旗末代旗王

查干湖

在額爾古納流域有一個古老的蒙古部落,叫“豁羅喇思部”,在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強盛起來以後,就歸附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建立大一統的蒙古帝國以後,把帝國的土地分封給了諸子弟及功臣,其中胞弟哈布圖哈撒爾就被分封到了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一帶,這就樣,豁羅喇思部被融入到了哈撒爾的部落之中。

明嘉靖年間,為了避韃靼之亂,哈布圖哈撒爾十四世孫奎猛克塔斯哈喇隨蒙古大汗達賚遜庫登南遷到了嫩江流域,自稱嫩科爾沁。奎猛克塔斯哈喇長子博第達喇有九個兒子,都被分到嫩科爾沁各處,其長子齊齊克分管科爾沁右翼、次子納穆塞分管科爾沁左翼、五子愛納嘎分管杜爾伯特、阿敏分管扎賚特,而三子烏巴什分得了郭爾羅斯之地,就成為了郭爾羅斯的始祖。

成吉思汗弟弟的後裔,投靠了滿洲國的郭爾羅斯前旗末代旗王

嫩科爾沁十部

期間,蒙古大汗林丹汗崛起,一心想統一蒙古,重建成吉思汗霸業,對蒙古各部落不斷開戰;而位於東方地區的女真人努爾哈赤征戰四方,統一了女真各部。努爾哈赤在進一步擴張過程中,與林丹汗部不斷交戰,處於林丹汗和努爾哈赤之間的嫩科爾沁各部深受戰爭之苦,為求自保,嫩科爾沁首領,博第達喇曾孫奧巴,主動示好努爾哈赤,歸附於後金政權。

1636年,奧巴和漠南蒙古各部落首領,齊聚後金盛京(今瀋陽),尊皇太極為蒙古諸部共主。清政府將歸附的蒙古各部設旗建置,分封爵位,委任札薩克。把嫩科爾沁分為左、右兩翼共十旗,其中,烏巴什之孫固穆因征討明朝有功封為郭爾羅斯前旗的札薩克輔國公,其從兄布本巴被封為郭爾羅斯後旗的札薩克鎮國公,其爵位世襲罔替。

成吉思汗弟弟的後裔,投靠了滿洲國的郭爾羅斯前旗末代旗王

郭爾羅斯前旗始祖

郭爾羅斯前後兩旗同出一祖,但兩旗並無統屬關係。嫩科爾沁十旗定期在哲里木(今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西哲里木)進行會盟,會盟期間,各旗札薩克在此處理事務,化解各旗之間的矛盾衝突,舉行祭祖、那達慕活動。其盟長由各旗推薦而來,並不直接干涉各旗政務、軍務,全賴蒙古王公自理旗政,這便是“哲里木盟”的來歷。

清朝初期,郭爾羅斯前旗遊牧地域廣闊,據《清史稿·地理志》記載, 郭爾羅斯前旗: “牧地當嫩江與松花江合流之西岸,在吉林伊通河邊門外長春廳西。”即今德惠、長春、長嶺、農安、乾安都是郭爾羅斯前旗的遊牧之地。

清朝末年,隨著官墾放荒制度的推行,在郭爾羅斯前旗先後設立了長春廳、農安縣、長嶺縣等地,郭爾羅斯前旗地域不斷縮小,隨之“哲里木”會盟制度也土崩瓦解,再後來,通遼建制,稱哲里木盟,直到1999年,哲里木盟撤盟建市後,哲里木盟徹底成為了歷史。

成吉思汗弟弟的後裔,投靠了滿洲國的郭爾羅斯前旗末代旗王

王府

郭爾羅斯前旗的治所在古爾坂插漢 (今吉林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西南)。後駐王府屯 (今縣南王府站鎮),郭爾羅斯前旗初期的札薩克也隨牧民逐草而居,沒有修建固定的王府,隨著蒙古包的搬離,遺蹟很快就消失的一乾二淨。一直到了固穆的十二世孫,郭爾羅斯前旗的末代王爺齊默特色木不勒時期,才在今天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的哈拉毛都修建了王府。

成吉思汗弟弟的後裔,投靠了滿洲國的郭爾羅斯前旗末代旗王

王府內部

隨著辛亥革命的勝利,蒙旗王公的權勢日趨衰弱,外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在沙俄支持下宣佈“獨立”,成立所謂“大蒙古國”,並向內蒙古各旗宣示,號召歸順。1912年,內蒙古哲里木盟原副盟長、科爾沁右翼前旗的札薩克多羅扎薩克圖郡王烏泰決定響應外蒙的呼喚,宣佈“獨立”,公開叛亂。烏泰兵分三路:中路軍由錫勒圖喇嘛為元帥,由科爾沁右翼前旗王府出發,直取洮南;左路軍由葛根喇嘛為元帥,從葛根廟出發,進攻靖安(今白城子);右路軍由嘎欽喇嘛為統領,攻取突泉並夾攻洮南。烏泰分裂祖國的戰火燃燒到了郭爾羅斯前旗邊境,郭爾羅斯前旗的末代王爺齊默特色木不勒隨即發表了擁護共和、反對叛亂,通告全盟各旗抑制烏泰叛亂。

成吉思汗弟弟的後裔,投靠了滿洲國的郭爾羅斯前旗末代旗王

烏泰叛亂示意圖

最終,民心盡失的烏泰叛亂被袁世凱鎮壓。而齊默特色木丕勒因為制止叛亂、穩定大局有功,而被加封為親王的爵位。

在偽滿時期,失去優厚待遇的郭爾羅斯前旗王爺齊默特色木不勒時刻盼望清朝復辟,他不管坐在“皇帝”位置的溥儀是不是傀儡皇帝,在日本間諜分子川島浪速等策劃下,參加"滿蒙獨立盟約",進行著賣國求榮的勾當,先後任滿洲國興安局局長、蒙政部大臣等職,並向滿洲國皇帝博儀獻上"蒙地奉上書",表示自願把蒙地交給偽滿洲國。

成吉思汗弟弟的後裔,投靠了滿洲國的郭爾羅斯前旗末代旗王

1937年,全國抗戰開始,齊默特色木丕勒繼續為日本侵略者賣命,任偽參議府的參議,一直到了1941年3月,才又改任日本人給他安排的“滿洲電信電話株式會社”副總裁。一年後,年事已高的齊默特色木丕勒離職,回到了郭爾羅斯前旗。1942年8月1日,齊默特色木丕勒在郭爾羅斯前旗王府病逝,終年68歲。

1947年,土改時期,郭爾羅斯前旗王府被摧毀,兩個側府“七大爺府”和“祥大爺府”依然存在,仍是雕樑畫棟,古色古香。2006年,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為了開發旅遊,銘記這段歷史,在旅遊景區,聖水湖畔易地重建了新的王府,查干湖景區又增添了一處文化底蘊厚重和充滿民族特色的旅遊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