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说:我努力地想当个吉祥物,怎么却成了灾星

蝙蝠分类

蝙蝠,哺乳纲,真兽亚纲,翼手目,又分大蝙蝠亚目和小蝙蝠亚目,共19科185属961种。


蝙蝠说:我努力地想当个吉祥物,怎么却成了灾星

大蝙蝠又称果蝠或狐蝠,果蝠仅狐蝠科1科188种。通常视力较好,眼睛较大,主要依靠视觉来辨认物体。

小蝙蝠亚目现存15科(有人将吸血蝠亚科分出叶口蝠科,升格为吸血蝠科,将蹄蝠亚科分出叶口蝠科,升格为蹄蝠科,所以一说为17科)。中国有6科20属68种。以食昆虫为主,少数食花果或吸血。通常视力退化,眼睛小,主要依靠声纳来辨认物体。

曾经很成功

蝙蝠不仅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而且拥有着令人类羡慕的长寿。

科学家们早就发现,动物的心率与其寿命成反比。动物越小,血管越短血液薛环快,另外心脏小,动力不足,心率加快。小型哺乳动物如鼠类、兔类等心率很快,每分钟可达数百次,但它们的寿命仅1~3年,然而老鼠般大小的蝙蝠寿命长达几十年。


蝙蝠说:我努力地想当个吉祥物,怎么却成了灾星

“悬崖多蝙蝠,往往寿千年”。在我国源远流长的祈福文化中, 形状与颜色并不美甚至丑陋的蝙蝠独占鳌头。我们通常认为蝙蝠的“蝠”和“福”谐音,因此蝙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奉为吉祥之物,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吉祥的符号。


蝙蝠说:我努力地想当个吉祥物,怎么却成了灾星

“五福捧寿”是在五只蝙蝠中间雕一寿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福至心灵”由蝙蝠、寿桃、灵芝组成。“多福多寿”是把多只蝙蝠与寿桃刻在一起。“福禄寿僖”将蝙蝠和梅花鹿、寿桃、喜鹊为伍。红色蝙蝠,寓意“鸿福齐天”或“鸿福无量”。蝙蝠口衔盘再伴以祥云,象征福之绵绵无穷。

唐代李白更有诗云:“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蝙蝠说:我努力地想当个吉祥物,怎么却成了灾星

益于生态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原始森林中,大多数热带植物幼体根本无法在亲本的阴影里正常发育,一些母树甚至产生毒素阻止其幼树成熟。果蝠将整个果实吃掉,种子随后被蝙蝠排泄到各处。研究表明,有些无花果只有经过果蝠或鸟类胃的消化才能发芽。

很多植物也依靠动物传播花粉,蝙蝠也是重要的传粉者,如葫芦树和仙人掌。

一只蝙蝠每个夜晚能吃掉相当于三分之一自身质量的昆虫,这样,一只20克的蝙蝠一夜可吃掉200~1000只昆虫,在蝙蝠数量丰富的地区,它们对害虫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

在医学上,从吸血蝙蝠唾液中提取的抗凝血蛋白质溶解血栓的速度比目前临床所用的药物快一倍。而食虫蝙蝠的粪便在中药中被称为“夜明砂”,有清热明目的功能。

高烧的病毒库

目前发现的最久远的蝙蝠化石距今5000万年,这说明在5000万年以前已经有古蝠了。而作为最少存活了5000万年的老妖怪,在漫长的进化之旅中已经变成了一个病毒库,名副其实的“毒王”。

到目前为止,在蝙蝠体内分离到了180种已知病毒,包括疱疹病毒、腺病毒、黄病毒、肝炎病毒、环病毒、逆转录病毒、副黏病毒、正粘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丝状病毒、冠状病毒等。


蝙蝠说:我努力地想当个吉祥物,怎么却成了灾星

在《细胞宿主与微生物》(CellHostandMicrobe)杂志2018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中国和新加坡的科学家报告了他们对蝙蝠基因的调查。科学家认为,蝙蝠的飞行需要的非常大的能量,其体温经常保持在38—40度左右,这个温度就是我们人类免疫系统主动发烧攻击病毒的体温,这个温度也足以让病毒繁殖速度减缓。

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将所有病原体消灭干净了,而是将这些这些病菌压制住了。那么可以想像,被强力镇压的病菌在蝙蝠免疫系统超常的“锻炼”下,会变得怎样的强大。这与滥用抗生素诞生的“超级细菌”类似,蝙蝠的身体反而成了培养“超级病原体”的容器。

远离野生动物

想消灭蝙蝠是不可能的,随便一个山洞中都有数百万中蝙蝠。所以最好的防控方法还是远离野生动物(无论是非法捕食还是任何形式的接触)。

同种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在营养成分的组成上是没有什么显著差异的。因此不存在“野生动物比家养动物更有营养”的说法。事实上,野生动物可能还受到寄生虫等的影响,食用野生动物反倒不安全。而认为野生动物“好吃”,更多的是心理作用。


蝙蝠说:我努力地想当个吉祥物,怎么却成了灾星

我们不知道蝙蝠体内还有多少潜伏着的可怕死神,不过只要管住自己的口腹之欲,就可以基本保证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