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掃描﹒景觀」牛百口村有塊神鷹石


「社會掃描﹒景觀」牛百口村有塊神鷹石


萊陽市五龍河為膠東第一大河流,由白龍河、蜆河、清水河、墨水河、富水河五大支流於五龍村附近的五龍峽口匯聚,然後注入黃海丁字灣,稱為“五龍河”。河流主要流域為丘陵區,繞山而流,十曲九彎迂折縈迴。下游沿河均有互不連接的低山丘陵。鳳凰山、龍虎山、臥牛山、荊山等山分佈於五龍河畔兩岸,山谷開闊,山坡陡峭,頂部漸趨渾圓。山上岩石外露,鬼斧神工,石貌逼真。近日,我和好友文英結伴來到呂格莊牛百口村,在村北看到神形逼真的象形石———鷹石。鷹立山嵐中,俯視五龍河,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五龍河畔的風光秀麗。 


「社會掃描﹒景觀」牛百口村有塊神鷹石


荊山,位於呂格莊鎮牛百口村北1.5公里,海撥200.8米,東西1.2公里。當地有句俗語:“不看鷹嘴鉤鼻石,來了荊山沒開眼。”在荊山南麓牛百口村西,五龍河轉彎處北大頂最頂端,一巨石直立向南遠眺,石下三大巨石相擁,地上荊條叢生,荊花點點。這就是五龍河畔牛百口有名的象形石———“鷹視五龍”,當地人稱“神鷹石”。遠看神鷹活靈活現立於山崗,欲展強健翅膀飛翔。近觀,眼神利爪十分逼真。 

 有詩為證:“坐立荒草間,颯然凝凜秋。荊榛蟄樹中,此處將安歸”。鷹石主體高達3米,呈蹲立式。通體青銅色,頂部有一縷黑色,鷹眼神靈活現,鷹鉤有紅色狀石。胸圍厚實渾圓,背上的道道石紋紋理分明,很像鷹那滑光油亮的羽毛。鷹石下,有三大巨石相依,重達十幾噸。好友文英告訴我,鷹嘴處曾有一天然鉤石,完美地顯示了鷹嘴鋼鉤之英姿。可這一千古奇景如今卻看不到了。她聽村裡人說,“文革”期間,大興水利建設熱潮,村裡在鷹石下修建三級揚水站,人為地將鷹鉤嘴打掉。據村裡的老人講,打掉鷹嘴後,天降三天細雨,鷹嘴處流了三天血淋淋的紅色物,村人為之驚悚。一自然美景遭人破壞,讓村人無不惋惜痛心。 


「社會掃描﹒景觀」牛百口村有塊神鷹石

相傳很久以前,這裡是一片汪洋沼澤,海水倒灌,魚鱉蝦蟹橫行,致使風雨失調,黎民苦不堪言。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降旨天庭神鷹下凡萊陽南鄉,治水除妖。神鷹下凡變化成人,深知自己面臨嚴峻的生死考驗,他率領眾人開河疏水,治災平妖。無人看到的時候,神鷹變回原形,用短而有力的喙,一對強大而雄厚的翅膀以及一雙尖利的爪子,將已修煉成精的老鱉翻肚暴曬,除一儆百,護一方平安。環境的惡劣,洪水的泛濫,逼迫神鷹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潛在的能力,天天巡視五龍河,雄立山頂上,天長日久,鷹化為巨石,永遠地站立山頂之上,“艱難守護,玉汝於成”。現在,五龍河上下游依舊有鱉蝦蟹生存河中,可是到了牛百口河段,竟沒有人看到河中有鱉,岸上有蟹,這是一個謎。“鷹在山上立,鱉子不過灘”,這是神鷹在守護人們安居樂業享受生活。牛百口人現在罵人習慣稱“死鱉孫”,這是保留了一箇舊習俗。 

 

「社會掃描﹒景觀」牛百口村有塊神鷹石

沿古戰道登上山頂,只見圍山牆遺蹟龐大宏偉。離山頂50米處,第一道圍山牆高2米許,寬1米,石壘圍牆繞山一週。圍牆全用大石塊整齊壘砌,無任何粘接物,隔十幾米便有一觀察孔。第一道圍山牆向東留有大門,門下建築幾道低些的附圍牆。間隔3米為第二道圍山牆,低窄了許多。至山頂一共有8道古圍山牆,全部石料壘成,工程巨大。是誰、為什麼要在荊山頂修建圍牆?數量龐大的石料釆自何處?這些,如今依舊是個不解之謎。

 在山下,我們看到了傳說的藏兵洞,洞口極為隱蔽,藏在山下南方深溝。洞深百米,石柱下垂,直通北方可以直立行走,洞中有水坑石、蹲耳洞。據《萊陽市志》記載,明崇禎二年(1629),境內人士董大成聚眾起義,登鎮總兵張可大率軍大舉鎮壓,義軍失敗南逃,董大成下落不明。後人猜測董大成落草荊山,修牆護營養兵,等待時機再舉義旗。這一說法有待考證。


「社會掃描﹒景觀」牛百口村有塊神鷹石

【作者簡介:劉世俊,鄉下人,萊陽市自由撰稿人,愛好文學。己在《山東青年》《青年月刊》《揚帆》《醫食參考》《今古傳奇》《特別健康》《膠東文學》《芝罘文藝》《最美萊陽》雜誌,《農民日報》《齊魯晚報》《農村大眾》《聯合報》《煙臺日報》《煙臺晚報》《今晨6點》《今日萊陽》日報等刊出300多篇幅作品,已有多個作品獲獎。劉世俊的願望——努力做一個可愛的鄉下人,不埋怨誰,不嘲笑誰,也不羨慕誰,陽光下燦爛,風雨中奔跑,做自己的夢,走自己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