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赤峰“小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歷程

40年前的一個冬夜,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18戶農民在一紙“大包乾”契約上,按下了18個鮮紅的手指印。誰能想到,這18個忐忑的“紅指印”,似火種般燎燃了中國農村改革的火炬,悄然按下農村改革的開啟鍵,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如春潮奔湧,滾滾向前……

幾乎是在同時,遠在千里之外的赤峰市敖漢旗新地公社德力衚衕大隊(現新惠鎮德力衚衕村)的社員也衝破“大鍋飯”的藩籬,在全旗率先實行了“包產到組、責任到戶”生產責任制,敖漢旗的農村改革從此拉開序幕。


那段“填不飽肚子”的日子

重溫赤峰“小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歷程


重溫赤峰“小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歷程


重溫赤峰“小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歷程


40年前的德力衚衕村緊鄰省道,地勢好,又有孟克河水穿村而過。可那時就是填不飽肚子,年年“三缺”(人缺糧食,地缺種子,牲口缺飼料)。1979年,德力衚衕大隊有耕地9000多畝,山地畝產只有五六十斤,最好的地塊畝產也不超百斤。地產瘠薄,工分分值少得可憐。


重溫赤峰“小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歷程


時任大隊主任高克學家算得上是“高收入”。讓我們來算算他們家的收支賬:當時村幹部年計工分3600分,每個工合0.5元,年收入180元。高家老少8口人,父母妻子,2個妹妹,2個孩子。母親身體不好乾不了活,兩個妹妹幹活不多,她們合計年掙工分6000分,每個工合0.15元,合計收入90元,全家勞力年收入總計270元。看似一筆鉅款,七扣八扣後根本到手不了現金。分錢一斤的玉米或高粱,8口人每人100斤,每年要花72元購買返銷糧,分秸稈、穀糠、青菜之類每年還要扣去至少20元……

這種生產模式,造成了一種怪現象,一年辛苦勞作打下來的糧食有時候連種子口糧都不夠,更別說能有盈餘了。

回顧那段貧困的歷史,其深層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其一是時代悲劇,七十年代後期文革剛剛結束,以階段鬥爭為綱的左傾思想依然充斥人們的頭腦,說真話、抓生產、搞建設的人微乎其微。其二是大鍋飯思想餘威尤在, 人民群眾平均主義思想嚴重,出工不出力,等靠要混日子,精神狀態異常低迷。其三土地瘠薄,地力日下。從集體到個人均不捨得、不重視對土地的投入,水利設施荒置,種子選育幾乎不存在。靠天吃飯,廣種薄收,民生多艱。


重溫赤峰“小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歷程


可是艱難的生活並沒有磨垮德力衚衕村人的生活意志,勤勞勇敢智慧的他們千方百計搞活自己的生產生活。如果說後來的土地改革大膽破冰是緣於他們擁有了天時和地利,那麼這種堅毅頑強的品質特性卻是深植於血脈之中的不變傳承。


“偷偷摸摸”的大變革

說起這場“偷偷摸摸”的大變革,人們總會不約而同提及兩個關鍵人物,董家新(時任新地公社黨委書記)、王立業(時任新地公社黨委宣傳幹事)。還有一個關鍵地點,供銷社後院——此地儼然已成為這場時代變革的發源地。

1978年起,王立業就敏銳地捕捉到形勢政策將有大變化的信號,而他和董家新,還有田奎、王永林(均為公社幹部)都是德力衚衕大隊土生土長的人。下班回家,鄉親們喜歡跟他們閒聊。不知是有意明示,還是無心會意,幾個膽大的社員漸漸聽懂了閒聊中的弦外之音。就這樣,在幾個公社幹部似有若無的信息傳遞中,高克學、範廷寶等人下定決心,要劈出一條新路來。就這樣,從1978年末人們議論紛紛到1979年春天付諸實踐,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村土地改革在幾個農民的推動下像模像樣地開始了。


重溫赤峰“小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歷程

回憶起包產到組時的情景,高克學老人歷歷在目。那時的情景,雖然沒有小崗村的驚心動魄,但也是擔驚受怕,如履薄冰。“農村改革探索最艱辛的主要是‘人心’”,高克學深有體會。

改革初期,社員思想不統一,有人怕犯錯誤,擔責任,有人擔心卯足勁種好的莊稼秋收時再給收回集體,還有人擔心如果大田遭了災會餓肚子,白投入。凡此種種,非一言“小農意識”可以弊之,其中不乏深層次社會原因,這究竟是社會的進步還是倒退?不止社員有疑問,個別社隊幹部同樣思想有死角。面對種種疑慮,決策者們著實捏了一把汗。他們抓住大多數社員的迫切願望,制定明細辦法,逐一思想滲透,終於幹群擰成了一股繩,在平凡的土地上邁出了歷史性的步伐。


重溫赤峰“小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歷程

“包產到組”改革一出,德力衚衕大隊各小隊的大田裡頓時熱鬧起來。“連小腳老太太都拿著鏟子打碎土坷垃,人們起早貪黑上山蒔弄地,從前集體勞動時一天歇四回,如今一天一回都捨不得歇著,一畝地種成了一畝二,這樣種莊稼不豐收才怪呢!”高克學老人說起當時的情景還是很激動。


重溫赤峰“小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歷程


人勤地壯,1979年當年石頭溝兩個作業組糧食產量就翻了番,達到了24000斤,“種一粒,打一粒,最後落根棍”的窘境一去不返。德力衚衕大隊1979年年產糧食達到300萬斤,一舉解決溫飽問題。


重溫赤峰“小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歷程


糧食豐收了,廣大群眾最迫切的願望就是填飽自己的肚子,夜間下場吃餄餎,曾有人一頓飯吃一斤四兩蕎麥麵的餄餎,沒有餐具抓起水瓢連吃五碗。割地拾穀穗回到家兩口人一頓飯三斤小米撈飯連嘎吱都沒剩。這一餐和著心酸伴著幸福的飽飯,映射出敖漢“小崗村”的鄉親們多麼了不起的壯舉!

包產到組有聲有色地搞了兩年,人民群眾生活明顯改善。直到1982年1月1日,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關於農村工作的一號文件出臺,明確指出包產到戶、包乾到戶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隱蔽了兩年之久的德力衚衕大隊敢為人先的做法終於浮出水面,全旗各地紛紛迎頭趕上,德力衚衕和全旗人民一道迎來了包產到戶的歷史性時刻。


改革歷史的新局面

重溫赤峰“小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歷程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一個好政策的出臺讓人民群眾分享到了改革的紅利。40年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取消農業稅、糧食直補、統籌城鄉發展、“三權分置”、鄉村振興……一系列耳熟能詳的關鍵詞,標註了農村改革的光輝印記,推動農業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重溫赤峰“小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歷程

重溫赤峰“小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歷程


看,如今的德力衚衕村,大型機械替代了耕地的馬拉爬車,農戶們都住上了磚瓦結構的新房,有的還進城住上了樓房。出行有客運班車、家用轎車,田間耕作也是農用三輪車代步……

40年前那場驚心動魄的改革,讓德力衚衕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背景下,德力衚衕村將繼續以時而不息的韌性,頑強拼搏,建設美麗鄉村,不斷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