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赤峰“小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历程

40年前的一个冬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大包干”契约上,按下了18个鲜红的手指印。谁能想到,这18个忐忑的“红指印”,似火种般燎燃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火炬,悄然按下农村改革的开启键,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如春潮奔涌,滚滚向前……

几乎是在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赤峰市敖汉旗新地公社德力胡同大队(现新惠镇德力胡同村)的社员也冲破“大锅饭”的藩篱,在全旗率先实行了“包产到组、责任到户”生产责任制,敖汉旗的农村改革从此拉开序幕。


那段“填不饱肚子”的日子

重温赤峰“小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历程


重温赤峰“小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历程


重温赤峰“小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历程


40年前的德力胡同村紧邻省道,地势好,又有孟克河水穿村而过。可那时就是填不饱肚子,年年“三缺”(人缺粮食,地缺种子,牲口缺饲料)。1979年,德力胡同大队有耕地9000多亩,山地亩产只有五六十斤,最好的地块亩产也不超百斤。地产瘠薄,工分分值少得可怜。


重温赤峰“小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历程


时任大队主任高克学家算得上是“高收入”。让我们来算算他们家的收支账:当时村干部年计工分3600分,每个工合0.5元,年收入180元。高家老少8口人,父母妻子,2个妹妹,2个孩子。母亲身体不好干不了活,两个妹妹干活不多,她们合计年挣工分6000分,每个工合0.15元,合计收入90元,全家劳力年收入总计270元。看似一笔巨款,七扣八扣后根本到手不了现金。分钱一斤的玉米或高粱,8口人每人100斤,每年要花72元购买返销粮,分秸秆、谷糠、青菜之类每年还要扣去至少20元……

这种生产模式,造成了一种怪现象,一年辛苦劳作打下来的粮食有时候连种子口粮都不够,更别说能有盈余了。

回顾那段贫困的历史,其深层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其一是时代悲剧,七十年代后期文革刚刚结束,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左倾思想依然充斥人们的头脑,说真话、抓生产、搞建设的人微乎其微。其二是大锅饭思想余威尤在, 人民群众平均主义思想严重,出工不出力,等靠要混日子,精神状态异常低迷。其三土地瘠薄,地力日下。从集体到个人均不舍得、不重视对土地的投入,水利设施荒置,种子选育几乎不存在。靠天吃饭,广种薄收,民生多艰。


重温赤峰“小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历程


可是艰难的生活并没有磨垮德力胡同村人的生活意志,勤劳勇敢智慧的他们千方百计搞活自己的生产生活。如果说后来的土地改革大胆破冰是缘于他们拥有了天时和地利,那么这种坚毅顽强的品质特性却是深植于血脉之中的不变传承。


“偷偷摸摸”的大变革

说起这场“偷偷摸摸”的大变革,人们总会不约而同提及两个关键人物,董家新(时任新地公社党委书记)、王立业(时任新地公社党委宣传干事)。还有一个关键地点,供销社后院——此地俨然已成为这场时代变革的发源地。

1978年起,王立业就敏锐地捕捉到形势政策将有大变化的信号,而他和董家新,还有田奎、王永林(均为公社干部)都是德力胡同大队土生土长的人。下班回家,乡亲们喜欢跟他们闲聊。不知是有意明示,还是无心会意,几个胆大的社员渐渐听懂了闲聊中的弦外之音。就这样,在几个公社干部似有若无的信息传递中,高克学、范廷宝等人下定决心,要劈出一条新路来。就这样,从1978年末人们议论纷纷到1979年春天付诸实践,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村土地改革在几个农民的推动下像模像样地开始了。


重温赤峰“小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历程

回忆起包产到组时的情景,高克学老人历历在目。那时的情景,虽然没有小岗村的惊心动魄,但也是担惊受怕,如履薄冰。“农村改革探索最艰辛的主要是‘人心’”,高克学深有体会。

改革初期,社员思想不统一,有人怕犯错误,担责任,有人担心卯足劲种好的庄稼秋收时再给收回集体,还有人担心如果大田遭了灾会饿肚子,白投入。凡此种种,非一言“小农意识”可以弊之,其中不乏深层次社会原因,这究竟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不止社员有疑问,个别社队干部同样思想有死角。面对种种疑虑,决策者们着实捏了一把汗。他们抓住大多数社员的迫切愿望,制定明细办法,逐一思想渗透,终于干群拧成了一股绳,在平凡的土地上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


重温赤峰“小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历程

“包产到组”改革一出,德力胡同大队各小队的大田里顿时热闹起来。“连小脚老太太都拿着铲子打碎土坷垃,人们起早贪黑上山莳弄地,从前集体劳动时一天歇四回,如今一天一回都舍不得歇着,一亩地种成了一亩二,这样种庄稼不丰收才怪呢!”高克学老人说起当时的情景还是很激动。


重温赤峰“小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历程


人勤地壮,1979年当年石头沟两个作业组粮食产量就翻了番,达到了24000斤,“种一粒,打一粒,最后落根棍”的窘境一去不返。德力胡同大队1979年年产粮食达到300万斤,一举解决温饱问题。


重温赤峰“小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历程


粮食丰收了,广大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填饱自己的肚子,夜间下场吃饸饹,曾有人一顿饭吃一斤四两荞麦面的饸饹,没有餐具抓起水瓢连吃五碗。割地拾谷穗回到家两口人一顿饭三斤小米捞饭连嘎吱都没剩。这一餐和着心酸伴着幸福的饱饭,映射出敖汉“小岗村”的乡亲们多么了不起的壮举!

包产到组有声有色地搞了两年,人民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直到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隐蔽了两年之久的德力胡同大队敢为人先的做法终于浮出水面,全旗各地纷纷迎头赶上,德力胡同和全旗人民一道迎来了包产到户的历史性时刻。


改革历史的新局面

重温赤峰“小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历程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个好政策的出台让人民群众分享到了改革的红利。40年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统筹城乡发展、“三权分置”、乡村振兴……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关键词,标注了农村改革的光辉印记,推动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重温赤峰“小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历程

重温赤峰“小岗村”那段如履薄冰的改革历程


看,如今的德力胡同村,大型机械替代了耕地的马拉爬车,农户们都住上了砖瓦结构的新房,有的还进城住上了楼房。出行有客运班车、家用轿车,田间耕作也是农用三轮车代步……

40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改革,让德力胡同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德力胡同村将继续以时而不息的韧性,顽强拼搏,建设美丽乡村,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