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背后的故事!在没有雷达之前如何侦测飞机!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声学定位被用于通过拾取发动机噪声来被动检测飞机。被动声学定位涉及对被检测对象产生的声音或振动的检测,然后对其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讨论对象的位置。喇叭既增加了声学增益,又提高了方向性。与人耳相比,增大的角间间距提高了观察者定位声音方向的能力。声学技术的优势在于,由于声音折射,它们可以在拐角处和山上“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期间,由于雷达的引入,这项技术变得过时了,这种雷达更加有效。


照片背后的故事!在没有雷达之前如何侦测飞机!

德国声学定位器沃特博斯特尔

使用德国声学定位器。该设备基于埃里希·冯·霍恩博斯特尔的研究。1915年,他与马克斯·韦特海默一起开发了一种定向监听设备,他们将其称为沃特博斯特尔。直到1934年,他们仍在与制造商讨论许可费用时,该设备似乎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照片背后的故事!在没有雷达之前如何侦测飞机!

德国的声音定位

1917年在德国的声音定位。这张照片显示了来自身份不明的费尔德炮兵团的一名低级军官和一名士兵,身着组合式声光定位装置。显然是设置了小口径的护目镜,这样当转动头确定声音时,飞机就可以看见了。


照片背后的故事!在没有雷达之前如何侦测飞机!

捷克声音定位器

捷克定位器,1920年代。勺形反射器将声音引导到大直径管中。由戈尔兹制造。在瓦尔斯多普的荷兰军事研究站进行测试时,发现它“存在基本缺陷”。


照片背后的故事!在没有雷达之前如何侦测飞机!

美国Bolling Field的双喇叭系统

飞机发动机发出前所未有的声音,因此为了远距离听到它们,战争努力开发了监听装置。1921年在美国Bolling Field的双喇叭系统。


照片背后的故事!在没有雷达之前如何侦测飞机!

荷兰的个人声音定位器

荷兰的个人声音定位器,1930年代。此为个人声音定位器由两个扩音器部分组成,大概是用铝制成的,以减轻重量。它们的安装距离是固定的,但是人头的大小有所不同,为了适应这种情况,该仪器似乎装有可充气的耳垫。根据1935年的一份报告,该设备至少投入了有限的生产。


照片背后的故事!在没有雷达之前如何侦测飞机!

荷兰人的个人号角:1930年代。无疑,由于其更大的面积,该设计获得了更多收益。它在操作员后面的柱子上旋转。在右侧,在左侧是设计的更高版本。请注意,在喇叭的顶部添加了额外的交叉支撑。后部伸出两个配重。橡胶圈使操作员的耳朵感到舒适。


照片背后的故事!在没有雷达之前如何侦测飞机!

1930年代英国声音定位器处于操作位置。


照片背后的故事!在没有雷达之前如何侦测飞机!

1930年代英国声音定位器处于操作位置。

1930年代英国声音定位器处于操作位置。(暂未查到详细介绍)


照片背后的故事!在没有雷达之前如何侦测飞机!

英国四角声定位器

1930年代英国再次推出了四角声定位器。共有三名操作员,其中两个带有听诊器,两个听诊器与成对的喇叭相连,用于立体声收听。


照片背后的故事!在没有雷达之前如何侦测飞机!

法国,佩林声学定位器

佩林声学定位器正在法国试用。1930年代。该机器是由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让·巴蒂斯特·佩林设计的。四个组件中的每个组件都带有36个六边形小号角,分为六组,每组六个。大概是为了增加仪器的增益或方向性。


照片背后的故事!在没有雷达之前如何侦测飞机!

日本,“战地大号”声学定位器

裕仁天皇对三辆日本声学定位器(俗称“战地大号”)安装在四轮车上。正在接受日本天皇昭和的检查。


照片背后的故事!在没有雷达之前如何侦测飞机!

日本“战风大号”声学定位器

1932年日本士兵展示了“战风大号”的使用。在更远的距离处检测到发动机噪音会占用更多时间来准备响应。大型且精巧的检测器是实验性的,其效率差异很大。许多设计都非常引人注目,例如绰号为“战风大号”的日本声学定位仪。


照片背后的故事!在没有雷达之前如何侦测飞机!

德国的声音定位设备,它由四个声学喇叭组成

1939年在德国的声音定位设备。它由四个声学喇叭组成,一个水平对和一个垂直对,通过橡胶管连接到左右两个技术人员佩戴的听诊器式耳机。立体声耳机使一名技术人员能够确定飞机的方向,而另一架则可以确定飞机的仰角。


照片背后的故事!在没有雷达之前如何侦测飞机!

声学定位器

声学定位器可以根据天气条件,操作员的技能以及目标编队的大小,在5至12 km的距离处检测目标。它提供了大约2度的方向精度。


照片背后的故事!在没有雷达之前如何侦测飞机!

瑞典,声学定位器

1940年,瑞典士兵操作了声学定位器。(暂无资料)

以上就是各国在雷达出现之前研发的声音定位器!直到真正意义上的雷达出现,这些声音定位器才逐步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感谢大家观看,喜欢记得点赞和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