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趣当生,奚遑死后

生,暂来 ;死,暂往

杨朱说:

“活一百岁是年寿中最完美的,然而千年之中也难得有一人如此幸运。

假如现在有一个活一百岁的人,看起来是活得够长了,但是用下面的算法来看又不尽然。

他的一生,幼年和老年几乎占去了一半,而晚上睡觉所花的时间和白天所浪费的时间,又差不多占去所剩的一半。

其他如疾病、哀伤、痛苦、迷惘、忧惧的时候又占去所剩的一半。

且趣当生,奚遑死后

算一算,十数年之间,能很自在无牵挂的时候,只剩那么一点点而已。

那么,人的一生,为的是什么呢?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当然,或许有人会说为了丰富厚足的衣食,为美妙秀丽的声色。

但是,衣食不缺,并不能长久满足一个人,声色之欲也无法长久使人寄托其中。

于是又制造刑罚奖赏等条文来禁止人心的贪求,用名分刑法来限制人的进退。

匆匆忙忙的一生,就为了追求短时的虚誉,好让他死后能存留一些给后人追念的光荣。

这样一来,一辈子都无法顺着自己耳朵的好恶去听,无法顺着自己眼睛的美丑去欣赏。

不能随着自己的心意去辨明对错,结果白活了一辈子,失去了当年真正的快乐,不能尽情地过自己的生活,这和犯了罪被人重重桎梏着又有什么差别呢?

“上古时候的人,明白‘生’只是暂时来到这个世界,明白‘死’只是暂时离开而已,所以能够随心意所往而向前进,丝毫不违背自然。

碰到自己所喜好的,就应该愉悦地接受它,不要拒绝它,能够如此,才不会被名所拖累,才能够依本性去生活,才能不违背万物。

且趣当生,奚遑死后

至于死后的好名声,不是你活着的时候可以得到的,死后的坏名声就是刑罚也奈何不了你啊!”

综合上面所说,一个人名誉的好坏,在生前享有,或死后享有都无所谓,至于寿命的长短,更是不可预测的。那么,看开这暂来的生,好好地过生活吧!

且趣当生,奚遑死后

万事万物完全不同的是“生”这件事,而完全相同的则是“死”这件事。

想想看,有的人生在有钱人家,有的人生在贫穷人家,有的人生下来贤能又尊贵,有的人生下来却愚笨又卑贱。

且趣当生,奚遑死后

这是活着的时候免不了的差别,但死了以后却完全相同,统统发臭腐坏消灭无存。

虽然如此,贤能的、愚昧的、尊贵的和卑贱的并不能自己求得,而臭腐消灭也不是自己所能抗拒的。

所以生存并不是自己可以使它生存,死亡也不是自己可以使它死亡;贤能并不是自己可以使它贤能,愚昧也不是自己可以使它愚昧;

同理,尊贵并不是自己可以使它尊贵,卑贱也不是自己可以使它卑贱。

这一切都是命,都是不相同的生。因此,天地万物的生存、死亡、贤能、愚昧、尊贵、卑贱都是齐一的。有的活十年就死了,但活百年也是死。

仁德圣智的死了,而凶恶愚昧的也死;活着的时候是尧舜那么受人爱戴推崇,死后也只是一把腐朽的骨头。

且趣当生,奚遑死后

活着的时候是桀纣那么被人厌恶唾弃,死后也是一把腐朽的骨头,所有腐朽的骨头都是一样的,又有谁知道它生前有什么差别呢?

所以我们应该把握住活着的时候,何必想到死后的事呢?

这段是杨朱感慨人生短促,贤愚贵贱同为枯骨,所以颓废灰心,认为在这短暂的岁月里,应该尽情享乐,以了此生,不必用心于世事。

本文摘自:《列子·御风而行的哲思》罗肇锦 编撰,九州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