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十五名流調專家在武漢奮戰,“醫學偵探”大顯身手

流行病學調查是抗擊疫情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在武漢,十五名來自吉林省的流調專家正協助當地展開流調排查和巡迴督導等工作,為切斷病毒傳播途徑,進而消滅病毒貢獻著他們的力量。

在武漢市洪山區,由吉林省疾控中心五名流調專家組成的吉林省應急防疫隊正與來自四川和寧夏的同行們一道開展工作。

吉林省十五名流調專家在武漢奮戰,“醫學偵探”大顯身手

吉林省疾控中心慢病所副所長侯築林手中拿著一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個案調查表》,其中包含有個人詳細信息、密切接觸人員的接觸地點、接觸方式等諸多內容。他說,流調人員又被稱為“醫學偵探”,既是抗“疫”戰場上的“偵察兵”,同時也是密切接觸人員的“追蹤者”

吉林省十五名流調專家在武漢奮戰,“醫學偵探”大顯身手

侯築林說:面向四大類人員,包括確診患者,疑似患者,檢測陽性但是無症狀的人和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觸人員都是我們流調的對象。我們抽絲剝繭,把四大類人員信息梳理成一條線,擴展成一個面,發現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控制易感人群,到最後可能要比他本人還要了解他。

吉林省十五名流調專家在武漢奮戰,“醫學偵探”大顯身手

完成信息採集後,流調專家要進行綜合分析,將一個個看似毫不相關的片段,串成一條條緊密相連的傳染鏈,第一時間撰寫流行病學調查報告,梳理患者整個行蹤軌跡,尋找可能感染來源,並提出下一步防控建議。

侯築林介紹:一線的醫護人員救治已知的患者,叫去存量。我們疾控工作主要在疾病發生前,找到它、控制它,叫去增量。我們去的都是未知的環境,密切接觸者也不知道他能否發病,防護更加重要。必須按照所有防護標準,做好防護措施。

吉林省十五名流調專家在武漢奮戰,“醫學偵探”大顯身手

截止到目前,我省共派出三批17名疾控人員在武漢參與防疫工作,其中15人在武漢市洪山區和青山區從事流行病學調查,另外2人在湖北省恩施州巴東縣進行核酸檢測。5名在武漢市洪山區工作的流調專家現已預警核卡1710次,流調排查1116人、密接追蹤1128人、應急處置9次、督查指導32家單位、分析研判10次、形成方案及報告18份。

吉林省疾控中心支援湖北應急防疫一隊隊長,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姚來順介紹說,吉林應急防疫隊到達受援地之後,充分發揮監測預警、流調追蹤、應急處置、分析研判四大專業優勢,當好醫學偵探、偵察兵和排雷兵。目前洪山區病例日報告數由剛來時的三位數降到個位數,防控工作已經初顯成效。

吉林省十五名流調專家在武漢奮戰,“醫學偵探”大顯身手

姚來順:我們會眾志成城、不辱使命,切實實現防疫隊員零感染、安全事故零發生、確診病例零報告目標,為重新啟動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的按鍵貢獻我們的全部力量!

吉林省十五名流調專家在武漢奮戰,“醫學偵探”大顯身手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