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什麼立國號為大明而不是大吳?

我們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從一個窮苦平民一路逆襲,最終當上了皇帝,成為了九五至尊,並立國號為大明,開創了大明王朝276年的江山。

朱元璋為什麼立國號為大明而不是大吳?

根據史料記載,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元旦,朱元璋被百官推舉為吳王,建百官司屬,仍以龍鳳紀年,以“皇帝聖旨,吳王令旨”的名義發佈命令。因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張士誠早已自立為吳王,故歷史上稱張士誠為東吳,朱元璋為西吳。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對“吳”貌似情有獨鍾,不惜與張士誠建立的政權重名也要取“吳”為王號並稱自己建立的政權為“西吳”。

朱元璋向小明王韓林兒請封自己為吳王,並將建立的政權稱為吳政權其實比較好理解,除了朱元璋可能對“吳”情有獨鍾外,主要還是因為當時朱元璋統治的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基本在三國時吳國範圍內,有史可鑑,自然沒問題。

不過,既然朱元璋對“吳”情有獨鍾,在西吳政權基礎上建立吳朝政權應該是說理成章的事情,為什麼朱元璋最終立國號為“大明”而不叫“大吳”呢?

朱元璋為什麼立國號為大明而不是大吳?

筆者經思索並查閱相關資料,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

一是“明”的深刻含義。有觀點認為,唐朝是土德,宋朝是木德所以宋朝能取代唐朝。在乾卦卦辭中“元、亨、利、貞”的第一個就是元,五行屬金。所以元能取代宋。五行中火克金,所以朱元璋建國的國號要屬火才行,“明”即日月,象徵光明,能給世界帶來光明和溫暖所以屬火,於是就把國號定為"大明"。同時,也可以理解為日月象徵永久光明,不會有黑暗的時候,預示著大明王朝能千秋萬代,永不絕滅。

二是宗教信仰。我們看倚天屠龍記電視劇也都知道,朱元璋是明教教徒,信奉明王。韓林兒就被稱為“小明王”,朱元璋救韓林兒意圖攜天子以令諸侯,這說明朱元璋肯定是承認明王是合法的天子,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威,因此,後面取國號為“明”也是自然之理。

朱元璋為什麼立國號為大明而不是大吳?

三是名號忌諱。吳王是朱元璋在韓林兒手下做事時,韓林兒賜予的封號。吳王作為諸侯王的封號沒問題,當時因形勢需要向外界宣示自己臣服於明王,要作為勤王的主力軍號令各方諸侯。但是建國後仍用吳國號等於向外界宣示自己叛主謀逆,自立為帝,名不正言不順。不如直接說自己就是明王,順天應命,合情合理,於是把國號定為“大明”。

四是吳國號的侷限性。如前所述,取“吳”是因為朱元璋當時實際統治的長江中下游區域是吳地。正因如此,如果用“吳”國號地域侷限性太明顯,如統一南北建立國家之後還用吳,太過小家子氣,以朱元璋霸氣獨斷的個性,斷然不會繼續延用吳的稱號,立國號為大吳。

你們還有更好的理由嗎?歡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