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老板让我回去上班,我很犹豫,该这么办?

没伞要努力奔跑


【汪Sir观点】建议你继续留在现单位锻炼自己,跳出舒适圈,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朝着未来美好生活前进。工作不止当下的收入,更要着眼未来的幸福。千万不要用自己宝贵的光阴,换取短暂的收益。

为什么要工作?

1.通过工作,成长自己

举个例子:现在IT界,经常说35岁的基层程序员很容易被淘汰。为什么呢?因为这批程序员日以继夜埋头在本职工作中,没有与时俱进,固守自己擅长的编程语言,或者没有时间学习新语言。随着年纪的增值,增加的是工龄工资,而不是能力工资。从企业角度思考,都是用一样的编程语言,为什么不选一位年轻又工资低的程序员呢?为什么不招一位使用更高效语言的应届毕业生呢?程序员到35岁前,应该通过工作锻炼自身,不断自我学习,让自己发展成为高级工程师、系统架构师、产品设师等等。

我们很多人工作,第一位永远是收入,也知道收入是靠自己的能力换来的。但是却忘记了,只有持续提升能力、成长自己,才能不断提高收入。一味用苦劳换来的,永远只有怜悯与叹息。所以我们考虑换工作的时候,首先要想想目前的工作对自己,还有成长空间吗?接下去,要找什么工作,能让自己得到更多地锻炼?

2.获得利益,收获名声

通过工作获得工资,这点大家肯定都懂。但我这里讲的利益,可不是仅仅指薪资,还包括职务带来的各种方便,因各种商务交流建立的人际资源,还有用积累的经验建立的副业等等。这些都是通过本职工作,获得的利益。除了利益,我们还将收获名声——职场口碑。职场人往往只顾着收益,而会忽略这一点。因此有人会利用同事而不予以回报,有人会痛宰客户而不去做长久经营,有人会破坏制度,有人会打破行规,更有甚者铤而走险,触碰法律底线。而懂得经营自己的人,会被人

尊称为某某公司的大牛,某某领域的万事通,同事的知心姐姐,谈判桌上的王者。

3.不断成长,名利双收

最最完美的是这一点,工作既能保持自己能力的持续提升,又能为自己带来名利双收。世上有这么完美的工作吗?当然有,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个好的平台”,特别是大公司、跨国企业,这类公司有完善的机制与培训系统,甚至是商学院,在这里你的能力会不断得到锤炼。这类公司还有很高的知名度,为你的职场口碑、工作能力作背书。比如很多大V的头条号,都会有在某某公司担任某某职务的认证。我们看到他们的文章是不是潜意识里会觉得可信度、实用度都要高一些?

所以我们选择工作,不能仅仅盯着薪资,更要看到这份工作带来的能力提升、名利收获、发展潜力。

现工作与旧工作对比

1.现工作的优劣势

现在这份工作存在工作忙,薪资目前略低的劣势。但是公司规模大,子公司已经有300多人,整个集团肯定规模更大。这就有了

职业发展的空间,可以往更高层发展。第二,人多意味着人事关系更加复杂,这能锻炼与人的沟通、管理能力。第三,虽然是人力资源专业岗位,但是要管行政事务。看上去“不务正业”,但是跨专业工作,可以锻炼人的综合能力,思考问题可以更广,获得信息更多。总体而言,现工作很锻炼人,又有发展空间,就是目前薪资不满意。

2.旧工作的优劣势

旧工作存在工作内容杂,公司规模微型。但是工作环境愉快,薪资略高。公司规模微小,限制了个人的发展空间。工作内容杂,让人头疼,但是工作环境愉快可以互相抵消。所以唯一的优势就剩下满意的薪资了。

3.综合比较

a.能力锻炼:现工作有更多锻炼机会;

b.职业发展:现工作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c.名利收获:旧工作薪资目前略高,现工作有更好的职业口碑与加薪潜力;

d.平台依靠:上任公司规模太小,未聚集平台能力,现公司规模大,具备平台效应。

【总结】现在的工作虽然暂时收入少,但是随着能力的锻炼,职位的提升,收入一定会大幅提高。老一辈人常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在吃苦努力的岁月,如果选择安逸,那后面等待我们的就是不断的伤悲。特别是在职场的头十年,经济压力小,就更应该努力提升自我,让自己有安身立命的本领。李嘉诚说,“年前是我们唯一拥有权力去编制梦想的时光。”千万不要等到“上有老、下有小”,才幡然醒悟。综上所述,我建议你继续留在现公司工作。


我是汪Sir,希望我的经验分享可以帮助你及每一位职场人。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汪Sir聊HR


作为一名企业HR,我来给予您一些实际的建议吧:

从您情况的描述来看,在两家企业之间其实您是可以做出抉择的。

首先,我们要去分析雇佣自己的老板。

我们假设你现在所在的300人企业为A,邀请您回去的30人企业为B,而根据描述您的职业发展为企业专业人力资源方向。那么我们要清楚,决定我们在一家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专业度和深度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是企业的负责人。当一家企业人数规模超过300人了,但人力资源部门的规模含了行政工作仍然只有2人的情况下,您认为当前的这家A公司对于人力资源工作是否重视?如果不重视,你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你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会有多少?你人力资源工作的专业度和深入度会有多少?但相反的,30人规模的B公司目前仍然处于初创阶段,对于这样还小的公司,我们并不能苛求它立即拥有自己的人力资源部门,因为它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活下来的问题。B公司的企业老板认可你、欣赏你,意味着只要你没看错这名老板,企业有发展,你就会成为这家企业的初创团队成员。对于这样快速发展的企业,老板给予到你的职位一定都只是暂时的,当下的,而非未来的,长远的,只要企业的方向对,你会成为这家企业第一名正式的HR,也会成为未来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

其次,我们工作的效率来自于内心对这份工作的认可。

通过描述我能够感知到,您在A公司工作得并不快乐,甚至有些烦躁和抵触,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的工作效率是低下的,但如果A公司有一名你的同事,他对于这份工作乐此不疲,那么你们两位的差距将在一年内被拉开地非常明显:你碌碌无为,绩效平庸,个人缺少成长;而他却成长为了企业的核心骨干。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大学毕业的室友能够在毕业后十年差距甚大的原因,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为内心而工作,兴趣决定着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成长。这份对工作的接受,我在你对B公司的工作描述中看到了,因而诚信地建议您选择B公司。

最后,谈谈对于薪资的看法。

许多人把薪资看得特别重要,哪儿薪资高就去哪儿。我不能说不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我总会对自己带教过的员工提醒一句,当你们还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的家庭条件和你个人的收入能够满足你日常的消费,那么在选择工作机会的时候,请把薪资放到对这家企业发展潜力和你个人岗位发展机会的后面来考虑。当我们选对了企业、选对了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公司对你认可,薪资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终上所述,建议您选择B公司。


职场HR老王


看自己实际需要。

如果你离职以后境况一般,也就是说你的新工作在薪资和福利方面不如从前,或者人际关系有些紧张,或者职业前景堪忧,那么这个时候上任老板让你回去上班,就相当于雪中送炭,你可以考虑一下。如果你现在的状况很不错,方方面面都感觉很舒服,那么你就婉言谢绝。这种事情主要还是看你的个人意愿,如果你犹豫了,说明你还是挺在乎之前的那么工作的,或者是很在乎与上任老板之间的友谊。不过你也应该明白,一般情况下都是好马不吃回头草的。如果你回去了,好处是方方面面都很熟悉,坏处是可能遭遇一些不必要的尴尬和麻烦,会听到一些风言风语等等。

如果这些都在你的承受范围之内,那你就可以考虑,如果你感觉有些吃力,那还是三思为上。


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调戏你的,别回去


俗话说20


这个需要你自己冷静分析比较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且要考虑风险和运气的成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