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纳嫂子入宫,洋洋得意,大臣委婉提醒,李世民:送她回家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将兄长李建成、四弟李元吉诛杀,李渊被迫退居太上皇,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杜绝后患,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全部诛杀。当清理二人的家眷时,李世民想到了他的四弟妹、李元吉之妻杨氏。最终,李世民公开将杨纳入后宫,史称杨妃,后来还为李世民生下第十四子李明。

李世民纳嫂子入宫,洋洋得意,大臣委婉提醒,李世民:送她回家

李世民之所以要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杨氏相貌出众,让李世民颇为心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杨氏出身隋朝宗室,李世民借此向隋朝旧臣示好。

李世民纳弟妹为妃,在现在看来,有悖人伦。但在隋唐年代,这种事并不违和,而且李世民有鲜卑血统,继承兄弟的妻妾也不奇怪。实际上,李世民不止纳了弟妹入宫,还曾纳了一位嫂子,不过最后听了大臣的委婉提醒,又将这位嫂子放了回去。这位嫂子就是李世民的堂兄李瑷之姬妾。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名叫李虎,是西魏名将,李虎少年成名,后来追随宇文泰平定叛乱,封太尉,成为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生有八个儿子,其中第三子名叫李昞,第七子名叫李蔚。李昞就是李渊的父亲,而李蔚是李渊的七叔。李蔚有个孙子,名叫李瑷,和唐太宗李世民同辈。为理清李氏家族的关系,小编画了一份人物关系草图:

李世民纳嫂子入宫,洋洋得意,大臣委婉提醒,李世民:送她回家


李瑷是李世民的堂兄,他比李建成大3岁,比李世民大8岁,他们是同一个曾祖父的。可能因为年龄和李建成相近,而李建成又是太子,是未来大唐的皇帝,所以李瑷一直和李建成关系较好。李渊称帝时,对家族的宗亲都较为照顾,不仅追封李瑷的父亲为济南王,还封李瑷为庐江王,在朝中担任刑部侍郎。

武德四年,名将李靖攻打萧铣,李瑷随行,只可惜李瑷生性胆小怯弱,没有立下什么功勋。后来,李渊派李瑷担任幽州都督,镇守幽州。《旧唐书》云:

朝廷以瑗懦曌,非边将才,遣右领军将军王君廓助典兵事。

也就是说,李渊虽然对堂侄李瑷委以重任,但也知道李瑷性格怯懦,并非将帅之才,所以给他配了一位大将辅佐,此人就是王君廓。

李世民纳嫂子入宫,洋洋得意,大臣委婉提醒,李世民:送她回家

王君廓是唐朝初年的名将。在《兴唐传》《隋唐演义》等小说中,有一位英雄,人称“大刀王君可”,此人后来成为瓦岗寨五虎上将第二名,手持大刀,曾斩杀隋朝“四猛”之一的铁枪将来护儿。王君可虽然是文学形象,但他的历史原型就是王君廓。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王君廓却非泛泛之辈。

李瑷在王君廓的辅佐下镇守幽州,手下拥有十万兵马,实力不容小觑。在幽州期间,李瑷和王君可推心置腹,并且还结成了亲家。

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爆发,李建成身死。因为李瑷一直支持李建成,李世民怕李瑷举兵谋反,立即以李渊的名义下旨召李瑷进京。李瑷害怕李世民报复,担心自己有去无回,于是在王君廓的怂恿下,起兵谋反。

李世民纳嫂子入宫,洋洋得意,大臣委婉提醒,李世民:送她回家

李瑷最终被王君廓暗算,李瑷刚一起兵,就被王君廓出卖,王君廓将李瑷活活勒死,用李瑷的尸体来邀功。因此,李瑷成为叛贼,而王君廓暂时成为“忠臣”。(王君廓后来因为骄纵不法,被李世民治罪,逃到突厥,半路被野人所杀,这是后话。)

公平地说,若无玄武门之变,若李建成最后登基,李瑷的命运或许大不相同。只是,面对李世民,李瑷内心忐忑,因此才起兵造反。作为“叛臣”,李瑷并不冤枉,因此李瑷之死,也并不令人惋惜。

只是,李瑷死了,留下了一位小妾,被押往京城。这位妾室长得非常秀美,她本出自良家,后来嫁给一个军户做妻子。李瑷杀了那军户,夺军户之妻留在身边,纳为姬妾。也就是说,这位姬妾,是李瑷“杀其夫而纳之”。只是,李瑷平时非常宠爱这位小妾,把她当正妻看待。

李世民纳嫂子入宫,洋洋得意,大臣委婉提醒,李世民:送她回家

李瑷死后,小妾命不由己,李世民看这小嫂子长得漂亮,便纳入皇宫,近身伺候。

贞观二年十二月初十,李世民闲来无事,召见黄门侍郎王珪,二人闲聊,李世民便让一位美人在旁边服侍自己。王珪非常有些尴尬,李世民指着这位美人说:

“她本是我那堂兄李瑷的妾室,李瑷凶残暴虐,杀了她的夫君,将他纳为姬妾。我看他可怜,就纳入后宫了。”

李世民纳嫂子入宫,洋洋得意,大臣委婉提醒,李世民:送她回家

李世民说话的语气,不是同情,也不是怜爱。反而是一种“她身陷囹圄,我救她于水火”的洋洋得意。王珪听完,深感不安,连忙起身问李世民:

“李瑷杀别人的丈夫,夺别人的妻子,陛下觉得这样做对不对?”

李世民听完淡淡地说:

“杀人而取其妻,卿何问是非?”

即:他杀了别人,夺了别人的妻子,怎么还要问是对是错?意思是,很明显是错的呀,这还用问吗?

接下来,王珪说了一段让李世民深思的话。王珪说:

“昔齐桓公知郭公之所以亡,由善善而不能用,然弃其所言之人,管仲以为无异于郭公。今此美人尚在左右,臣以为圣心是之也。”——《资治通鉴》

李世民听完这段话,内心十分震惊,不自觉占了起来,瞳孔睁得很大,面色惭愧,他从来没有想到这个道理。思忖片刻,李世民连忙送这位女子出宫,让她回到自己的父母身边,而且崔人赶紧安排此事,一刻都不能耽误!

李世民纳嫂子入宫,洋洋得意,大臣委婉提醒,李世民:送她回家

王珪的那段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能让李世民如此震惊,而且立即将美人送走?

这段话直接翻译,意思是:春秋时期,齐国灭掉了郭国,齐桓公在总结郭国为什么会灭亡时说:“郭国的君主郭公喜欢良言,但不采用,所以郭国才会灭亡。”但管仲认为:“齐桓公屡次抛弃进良言的人,和郭公没什么两样!”也就是说,人都有双重标准,你看到别人的问题,却很难看到自己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换句话说,王珪是在委婉地提醒李世民:“陛下你这是双重标准,李瑷杀了别人,夺取别人的妻子是不对的;你杀了李瑷,让李瑷的小妾来服侍你,你就是对的了?”

李世民以明君自诩,王珪的话直击他的心灵,他焉能听不出王珪的意思。所以,立即安排人快把美人送走,否则自己和叛贼李瑷有何区别?

李世民纳嫂子入宫,洋洋得意,大臣委婉提醒,李世民:送她回家

读史使人明智,然而,大多数的史书,都存在翻译问题,很多历史典故的直译,并不能准确的表述当时的语境。笔者向大家推荐一本超级好的史书,即《白话资治通鉴》。

李世民纳嫂子入宫,洋洋得意,大臣委婉提醒,李世民:送她回家

而众多史书中,《资治通鉴》可谓上乘,《资治通鉴》不仅仅是史书,它还被称作是“帝王的教科书”。明朝一代宰辅张居最热衷《资治通鉴》,他甚至将《资治通鉴》作为万历皇帝的教科书。因为《资治通鉴》里承载着1300多年的权谋和智慧,记录了中华文明上至战国,下至五代的1300多年人性和沧桑。

李世民纳嫂子入宫,洋洋得意,大臣委婉提醒,李世民:送她回家

《白话资治通鉴》这套书是台湾著名国学教授黄锦鋐领衔主编,台湾多达27位国学教授历时三年合译而成。这套书不仅尊重原文,贴近历史,不多添加任何主观臆测,不妄加一个字,以现代人的角度来解读历史。

书中有重要人物的插图画像:

李世民纳嫂子入宫,洋洋得意,大臣委婉提醒,李世民:送她回家

有历代皇帝的谱系表,官职表。此书出版后,曾得到国学大师钱穆和台静农的极力推荐,在宝岛十分畅销。这套书在大陆的销售原价498元,如今头条在做活动和补贴,头条读者只需208元,物超所值,所以笔者忍不住推荐给各位粉丝。

李世民纳嫂子入宫,洋洋得意,大臣委婉提醒,李世民:送她回家

这是一本深度、全面、透彻解读《资治通鉴》的白话文史书,只要你能够读上一遍,必有巨大收获。读《白话资治通鉴》学历史、学权谋、学人生。相信你读完这本书后,你将会比其他人多走了1300多年的人生路。

李世民纳嫂子入宫,洋洋得意,大臣委婉提醒,李世民:送她回家

头条用户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直接购买,第一批的4000多本已经卖完,这是第二批到货,已经又卖出5000本,笔者觉得这本书实在不错,所以忍不住推荐给各位粉丝共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