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概况

江苏省盐城市下辖东台1个县级市和建湖、射阳、阜宁、滨海、响水5个县,以及盐都、亭湖、大丰3个区,设有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盐南高新区。共有26个街道、96个镇,2432个村(居、社区)。人口826万。

盐城市概况


盐城位于江苏沿海中部,地处北纬32°34′~34°28′,东经119°27′~120°54′之间。东临黄海,南与南通市、泰州市接壤,西与淮安市、扬州市毗邻,北隔灌河与连云港市相望。盐城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地、海洋、滩涂资源,是江苏省土地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全市土地总面积16931平方千米,其中沿海滩涂面积4553平方千米,占全省沿海滩涂面积的67%;海岸线长582千米,占全省海岸线总长度的61%。射阳河口以南沿海地段还以每年10多平方千米的速度向大海延伸,被称之为“黄金海岸”,是江苏最大、最具潜力的土地后备资源。盐城海陆空交通便捷,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海运、内河航运五位一体的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城市快速公交(BRT)运行,盐城成为全省第二个、江北首个拥有快速公交系统的城市。盐城南洋机场和盐城大丰港区、滨海港区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盐城市是同时拥有空港、海港两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的地级市,盐城空港开通国际、国内航线30条。新长铁路盐城站开通全国客货运。盐靖、盐通、盐连、徐淮盐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

盐城市概况


盐城是沪、宁、徐三大区域中心城市300千米辐射半径的交会点,是江苏沿海中心城市,长三角新兴的工商业城市,湿地生态旅游城市,是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发展沿江、大力发展沿海、发展东陇海线”的三沿战略及“海上苏东”发展战略实施的核心地区,是“京沪东线”的重要节点,是国家沿海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战略的交汇点,盐城在区域经济格局中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

盐城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海洋和滩涂资源、岸线港口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等自然资源。

盐城市概况


土地资源。盐城市国土面积16931平方千米,其中农用地面积10935平方千米、建设用地面积2820平方千米、未利用地面积3177平方千米,分别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4.58%、16.66%、18.76%。

海洋和滩涂资源。全市海岸线长582千米,占全省海岸线总长度的61%;全市海域面积1.89万平方千米,占全省48%。全市滩涂总面积4553平方千米,占全省67%,其中潮上带面积2080平方千米,潮间带面积1139平方千米,辐射沙洲面积1334平方千米。

盐城市概况

金滩银荡


岸线港口资源。盐城沿海岸线总长582千米,约占全省海岸线总长的61%,已规划港口岸线128.24千米,其中深水岸线64.9千米,已利用24.67千米。海域面积1.89万平方千米,其中内水面积1.21万平方千米,领海面积6753平方千米,沿海海域是中国唯一无赤潮的内海水域。盐城港下辖大丰、射阳、滨海、响水4个港区。大丰港区北距青岛港210海里、距连云港港120海里,东距日本长崎港460海里、距韩国釜山港465海里,南距中国台湾基隆港620海里、距上海港280海里,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滨海港区地处江苏沿海中部、连云港与长江口之内,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10米等深线离岸最近处为1.22海里,深水直通大海,可建5万吨至10万吨级码头泊位,是江苏沿海水深条件最好的岸段之一、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射阳港区拥有建成生产性码头泊位2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2个),泊位年综合通过能力436万吨,2017年获批国家一类临时开放口岸。响水港区距连云港港27海里,距日照港59海里,集、疏、运条件比较优越,国家一类临时开放口岸。至2017年底,盐城港建成国家一类开放口岸2个,临时开放口岸2个,生产性码头泊位9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9个,泊位年综合通过能力9659万吨,集装箱年通过能力10.7万标箱;拥有国内外航线28条。盐城港全年货物吞吐量完成9016.63万吨,集装箱20.8万标箱,其中外贸吞吐量完成2459.33万吨。

生态旅游资源。市域东部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湿地保护区内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和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市域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等湖泊水域面积近百平方千米,为典型的潟湖型湖荡湿地,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被誉为“金滩银荡”。2017年,全市有景点9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点)12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