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放老家养,怎么克服想孩子的心情的?

曼妈看世界


我的孩子一直是我一手带大的,老人们年龄大啦,也帮不了什么忙了,只有我们两口子实在倒不开了,会在老人那里放半天,就这半天看不到孩子,心里就七上八下的,怕孩子在陌生的地方害怕,怕老人不常带孩子,对孩子照顾不周,反正就是提心吊胆,牵肠挂肚,做妈妈都是这样的吧!尤其是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各种信息传播的这么快,对有关孩子的信息就更为敏感,更让人焦虑不安!

我小的时候是在农村和奶奶长大的,可能因为这个原因,母亲和我很疏远,感觉父母从来没有把我当成他们的孩子,没有亲情上的那种亲密感,所以我打心眼也不太愿意让孩子早早的的离开自己。我们家大宝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本市上的重点学校,我们这里有好多孩子都会选择去衡水上学,可能因为我个人的成长经历吧,我没有放手,因为我特别明白一个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从小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是很没有安全感的,这种安全感会贯穿他的一生,所以我认为没有到迫不得已,还是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为好!

不过现在和原来也大大不一样了,因为网络的存在,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只要你想,你愿意都可以和孩子说话,亲密交流,给孩子一种感觉,我妈妈一直在我身边!再有作为母亲,不管你身在哪里,都要知道孩子是你的孩子,是老人在帮你带孩子,在孩子的成长历程里,母亲的这种爱一定不能缺失,有些年轻的母亲,没有这种体会,觉得只要有人帮我带,那我可以尽情的玩,尽情的潇洒,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我们要对家庭负责,对孩子负责,孩子是这个家庭的后备军,一旦后备军匮乏无力,那这个家庭的未来也会堪忧,那作为家庭成员的你,还能快乐幸福吗?这就是为什么好多发达国家的女性,知识文化水平极高,但依然留在家中亲自把孩子带大!孩子作为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这个社会的未来,这是家庭的远见,也是这个国家的远见!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没有任何事情比养育孩子的事情还要大,我尊重个体的发展,但我更明白,作为母亲的责任,所以我不赞同把孩子放到老家养,但是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情况,如果实在不能兼顾,那作为母亲,依然要承担母亲的责任,在孩子的教育和心理疏导上,更要付出比亲自带孩子的母亲多得多的精力和心力,让孩子感受到妈妈浓浓的爱意,让孩子向其他小朋友一样自信快乐!

一切安好!


嗯嗯哈哈呦呦哗啦啦啦


我就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孩子。

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留守儿童,也没觉得自己哪里有缺失,孩子放在哪里养需要看养的人。

我爷爷奶奶生了16个孩子,活下来一半,8个。

年轻的时候奶奶身体不好几乎没有自己带过孩子,都是请奶娘带,后来孩子的孩子,奶奶也只是偶尔帮忙带。我是奶奶爷爷最小的孙女,爸妈是双职工,妈妈生我时胎位不正,难产,生下来就是奶奶带。

我奶奶爷爷全是不识字的,不过爸爸上小学时跟着爸爸学了认很少的字和数数,我的童年,也是奶奶爷爷陪着长大的,奶奶经常拿识字卡片,和我一起学习,他们年纪也不小,当时都70多岁,爷爷快80

奶奶爷爷的感情很好,每天买菜都手牵手,很多邻居常开玩笑,他们说,是怕对方摔跤。

我的人生也因为爷爷奶奶而倒置,我从很小就知道一对夫妻白头到老的状态,所以我的婚恋观很传统,也很相信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不管孩子放在哪里养,都需要爱~在有爱的环境长大,放在老家老人带,只要老人真心心疼孩子的,我觉得是可以的,只是父母也要经常关心老人和孩子,不要断了联系~



优单张老师


我曾经在孩子四岁的时候,让孩子和她奶奶在家。我和对象进县城打工,刚开始的时候想孩子,天天哭,后来等上班之后比较忙,所以只有晚上才有空闲,孩子和她奶奶两周来一次县城,在我大姑子家住一宿第二天再回家。基本上就是这样。第二年的中秋节就放了一天假,由于我第二天五点多上早班,只能当天下午返回,后来实在没舍得孩子,就打算住一宿起早回城,起早四点起来穿衣服的时候,怕开灯弄醒孩子,就摸黑穿的衣服。忽然听见抽泣的声音,开灯一看,孩子蒙着被子,眼泪顺着眼角流下,就那种情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心如刀绞!好在后来就把她们都接到了身边,再也不想离开孩子了!


阿楠妈呀


首先,现在通讯发达,可以每天晚上定时和孩子视频,通话,隔空传爱,以解想念之苦。

其次,利用假日、假期,推掉一切应酬,尽可能的去陪孩子。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玩,把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满满的表达出来,因为成长仅有一次。

再有,就是记得孩子的兴趣爱好,在特殊的日子,比如生日,尽可能的给孩子制造惊喜,制造仪式感,让孩子知道,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我依旧是她(他)们手心里的宝。

最后,我想说说题外话。

孩子,成长仅有一次,家长不能参与其中,错过了,是一辈子的事,很难弥补,如果有能力,还是建议放在身边,给孩子一份没有亏欠的爱,不要给以后留下遗憾。

你好,我是一壶秋色 ,欢迎关注,互粉,评论,把光阴过成诗,每日碎碎念。


一壶秋色


一直都没办法克服,前两年老公没生病的时候,两个人上班,带着大的在身边读书,小的八个月放在老家,那时虽然辛苦,开销也大,但每个月还是能有些余下的,感觉也没什么,总觉得只要努力生活总会好的,等小的大一点读书时也接到一起来,两兄弟有个伴,哪知老公一场病下来花光了所有积蓄不说还欠下债,,我一个人在外面,两个小孩都在家里,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想他们,下班回来躺床上就看手机翻相片,忙起来时还好,闲下来就开始胡思乱想



小南瓜lcy


这个问题事先需要想明白为什么把孩子放在老家,把孩子放在老家养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我当时孩子是孩子八个月断奶后,就放在姥姥家养,原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是,我是刚结婚就怀孕了,两个人没有一定的婚后磨合期就有了孩子,各种冲突明显,我自己确定我无法处理如果任何一方老人和我们住一起照顾孩子形成的环境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可预见的,无法处理,主客观条件都是无法融合的;二是,我不接受任何一方对我教育孩子的干预与微词,所以不能同处一个屋檐下;孩子最好放在父母身边养,但是这种放在自己身边养好是有前提的,是父母感情融洽,家庭关系和谐稳定,这对我们来说是不具备的,如果硬要为了放在身边而放在身边,结果可能是婚姻破碎,这将对孩子产生更大的伤害,所以,上面的问题想清楚了,就很容易客服想孩子的问题,我是每个周末都回去,甚至有时候一个周末回去两次,虽然我的能力不足以给他一个完美的婴幼儿童年(孩子是三岁接回自己身边),但是我致力于尽力维护一个完整的家庭关系环境。


多惠日记


想孩子的心情是无法克服的,特别孩子还小的时候,每次想起孩子都是撕心裂肺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陪伴。

1、对孩子的思念痛不欲生

我的孩子从小是留守儿童,我和老公出来打工的时候,女儿9岁,儿子4岁。那时候除了用忙碌的工作来打发时间,剩下的时间就是流泪。十几年前通讯很落后,都要等到孩子星期天才能通一次电话,但不敢打,因为怕听到孩子的哭声,怕孩子问我们什么时候回来无法回答,怕打个电话会难过很多天过不来。

有一次我和同事去饭馆吃米线,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特别想抱一抱他,但是孩子妈妈不同意,我们俩个就各种讨好孩子和妈妈,后来终于如愿以偿抱了一把孩子。后来离开饭馆后我们俩抱头大哭,宣泄了好久心里的思念。那个同事的孩子也是留守儿童。

2、没有陪伴的孩子留守在家对他们的影响是一生的。

儿子上的是寄宿学校,班里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小学的时候都很听话,其实就是压抑。当看到一些同学被爸妈接回家,他们都特别羡慕,从而自卑。这种性格到了初中他们需要强大内心,就会打架、逃学、上网吧,甚至学坏。

和儿子一起长大那些孩子们,好多都在初中辍学了。我儿子虽然最后考上了大学,但是对我的抱怨到现在还没停止。对孩子来说就是一段孤独无爱的成长,对父母来说,就是多重复几年挣钱的时间,但人生总是觉得缺了点什么,那就是对孩子的陪伴。

其实对孩子陪伴重要的就那几年,等到高中真就不需要父母了,所以小学的陪伴特别重要,能有条件陪伴的话尽量陪你,哪怕父母留下来一个人也好。

当然我说的留守儿童是十几年前的事,现在交通发达,通讯发达,每天都可以通电话看视频。好多妈妈只要一有时间就开始用视频给孩子辅导作业,看孩子跳舞唱歌做游戏,虽然没有在一起,但对彼此的思念会减少很多。放假也可以接到一起与孩子亲热一段时间。所以现在的留守儿童会幸福很多。

但还是想提醒一下,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能陪伴尽量陪伴,不要给自己和孩子造成遗憾,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永远都不能弥补。




昱小可


我女儿小时差不多在老家带了半年,我最长一周回去一次看她,有时两三天回去一次。但即使是这样,每个没有陪伴在宝宝身边的夜晚都是心如刀绞。有一个场景我婆婆给我描述,宝宝差不多一岁半的时候,那时候我家的车是白色的,有一天她和我婆婆在门口玩,一辆白车经过,她一边哭一边叫爸爸。这个场景我虽然没有亲见,但是画面感太强。一直到现在我闺女6岁了,想起来我就忍不住泪流满面~我时常想为什么当时不辞职把孩子带在身边。想孩子这个心情真的于我而言无法克服。


泡芙味抹茶


我小时候短暂的被留守过,父母进城打工,我和弟弟被留守在老家和爷爷奶奶在一起。

那个时候通讯并不发达。小孩子的世界也并没有时时刻刻在想念爸爸妈妈。甚至如果你不提起,我也不会想起来。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轻松一点的话就是专注工作,专注于自己,分散注意力,因为孩子也没有那么想念你。

但是,其实我的回答并不会是一个好的答案。为什么我的留守经历是短暂的留守经历呢,因为爷爷奶奶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父母管教我就放飞自我了,而母亲也因为天性最后咬咬牙把我带到身边,把我引导进正轨。

小朋友的可塑性非常大的,他不在身边他的价值观,世界观都是野草一样生长,你能给他的是什么。等到他与三观不合,于你无话可说时再伤心,那是于事无补。

生活诸多无奈,但是小孩需要陪伴的日子就几年。

想他就多给他打打电话,哪怕是不能在身边,多和他聊天,多听听说话也是一种陪伴。告诉他你想他,告诉他你生活里的事,参与对方的生活。不要把自己把他隔绝起来。这样会残忍。


西柚妈妈


克服不了。

自己的孩子,必须自己带啊。一天不见,都想的慌[泣不成声][泣不成声][泣不成声]。

另外,我家娃在身边长大,但是娃9个月我上班后,每天早出晚归,他经常早上睁眼就看不到妈妈,要哭挺长时间。

娃3岁后我换了工作,每天上幼儿园早晚接送,回家后耐心陪伴。

现在娃5岁半了,依然缺乏安全感。

所以,放老家养的娃,就算表面上乖巧听话懂事,内心的缺憾和安全感,会更难弥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