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刊文稱,為穩定市場,央行應擇機適度對證金注入流動性,這個建議可行嗎?

寒風


2015年央行擇機對證金等機構注入流動性,承擔起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重擔。

2016年證金在股市鼓搗了一年後獲利了18億元。2016年股民虧損比例達到了73%,人均虧損4.6萬元,10人中有7人是虧損的。

2017年證金開始大手筆增持藍籌權重股製造了一波價值牛的行情,機構抱團取暖拉昇了各種藍籌白馬股,股民仍然是虧損,同年中小股加大下跌力度,8成股民被深套,僅不到2成股民盈利。

2018年證金出貨部分藍籌股加倉金融股,機構拋售白馬股,在外圍影響下滬指下破3000點,股民損失慘重。


從數據上看,證金的護盤導致了滬指嚴重的失真,護的了主板卻失去了深創板,護的了個別大盤股,卻依然造成了股市眼下的局面,如果再次注入流動性能給大盤帶來指數的少許跌幅,但是能給股民什麼利益?


市場有其自身規律,到達了一定的價值空間就有資金入市,2700點沒人買,2500點沒人買,2000點總有人買,眼下的場內需要的是興奮劑,並不是護著指數不漲也不跌,需要的是給予利好能影響到場內信心提升消息,讓大資金看到賺錢的希望,讓股民看到持股後能有回本的機會。證金雖然護住指數,但是近幾年的行情不正是指數漲個股跌的信心缺失後的集體拋售行為。


所以讓市場自己選擇方向,價值到了就有機會,一味的去幹預其變化並沒有造成良性的引導,反而信心難以恢復,股市長期低迷。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可以理解,媒體,尤其是官媒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口頭上打氣。


無論是證券日報的注入流動性的建議,還是所謂的權威人士建立萬億平準基金的建議,都不是實實在在的利好。只能是安慰劑,撫慰我們受傷的心靈。

A股創4年新低,意味著四年來,長期投資者也依然被套,這個跟高層培養長期投資的理念,恐怕是相沖突的吧。


之前我提到過,美股跌那麼一點,特朗普就著急上火的一週內三次炮轟美聯儲,稱美聯儲瘋了,要為股市下跌負責。為什麼特朗普這麼上心?因為美國大部分人的財富都跟股市有關,退休基金主要投資市場就是股市,股市關係到億萬人的生活。

當然,美國人參與股市大部分是通過機構基金的方式,比如退休基金,養老計劃等。相反,中國大部分是直接參與股市,散戶比例雖然降低不少,但仍然超過7成。


而更多的農村以及西部地區和五六線群體的人,參與股市的人並不多。


目前中國的社保基金參與股市的比例也不高。


所以這大概是美國總統反應如此激烈,而中國高層對股市下跌反應並不強烈的原因吧。


經歷過2015年的救市,我想再出臺類似救市措施的幾率很低了。


趙冰峰財經


這和15年的國家隊護盤不就是一樣了麼。

2015年大盤衝高至4000多點位,隨之急轉直下,而且呈瀑布式下跌,因此,國家緊急調動國家隊中證金、中金等機構依託各大券商的賬戶緊急對指數權重股票進行託生,最終經過幾次爭奪,在2600點位附近建立防線,最終穩住在了3000點,一直持續到了2018年初。

上次大盤衝高,主要依靠的是場外配資等遊資成分,炒作至市場熱化而形成的點位暴漲,本身沒有企業業績支撐和真正的穩態投資,都是熱錢和槓桿,導致一旦出現下跌及恐慌情緒,逃離資金的進一步下壓,然後出現的配資平倉等,進一步閃崩。

那麼那個時候國家隊就是使用各種流動性融資渠道的資金和核心企業的調動資金(注意我的措辭,自行理解)注入指數權重的,而最後就是指數漲而個股不漲。

專注於金融知識普及,讓知識深入人心,如果覺得回答的不錯,歡迎點贊,評論,更多精彩財經知識,請關注我。

其實對於穩定市場情緒,對權重股進行定點掃貨是正常的手法,也是最容易形成輿論穩定心理的手段,所以,這種流動性的支持算是一個辦法,但是真正讓市場穩定的是投資者的信心,資金的穩定,而不是救世主的出現,股市中沒有救世主,真正讓股市安心的就是減少投機心態,增加優質企業,增加股票的固定回報,減少炒作套利。然後逐步的讓投資者建立信心,才有穩定的股市,但是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就像房子一樣,大家都知道有炒房的,但是卻不能區別對待,政策和利益相互糾纏,這個需要市場、監管、企業、投資者多多的磨合才能最終有一天解決,而不是依靠一個政策或者手段。


張小帥說理財


建議是可行的,但是執行很難。A股目前可謂是估值底,然而國內資金依然比較恐慌,最缺乏就是敢於出擊的資金,如果央行應擇機適度對證金注入流動性,讓證金擔當這個吹起進攻號角的先鋒角色,帶動資金入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固然是好事。

但是一方面,央行真會這樣聽話、聽建議嗎?要知道目前的A股和當年2015年性質不一樣,如今市場在下跌尋市場底路,並非像2015年那般出現持續跌停、股票想賣都賣不出去的流動性的系統危機中,沒有絕對需要出手的必要,都到這點位了,如果想要一輪真正的大牛市,那就不要干預讓市場自由見底打造市場底。A股素來在國內除非除了系統性的危機和特殊日子,否則都只充當為實體經濟輸血的融資工具罷了,無人真正的痛愛呵護。

另一方面,就算注入了流動性,證金會如何操作呢?像當年那樣拉起指數,系統性危機解除後,趁高出貨獲利,然後沉重打擊了市場信心,如此一來不過讓A股迴光返照一把罷了,如果證金沒有抱有長期性持股的決心的入場還不如不要再來了。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風生焱起


證券日報刊文稱,為穩定市場,央行應擇機適度對證金流動性,這個建議可行嗎?

問題不是建議可以不可以的事,而是建議能不能夠解決到實質性的問題,能解決可行,不能解決不可行。

為何中國股市如此頻繁地遭遇市場不穩定呢?

通觀中國股民,大部分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眼睛似乎永遠只抬起看看前面的路,而很少低下頭來看看腳下的路,或者說,中國的股民追求的永遠都是利潤,而很少注重自身所面臨或即將面臨風的險。

因為,中國的股民沒有股票理念和知識,風險防範意識不足,專業知識淺薄,一直沿用基本分和技術分析,這條公式化,套路性的思維方式去分析操作,結果卻常常被主力牽著鼻子走,成了他口中的羔羊。拖致造成帶來股民虧損嚴重。

股市,資本市場,唯利是圖。拼智慧較量博弈,因為股民和主力,兩者之間的知識,性格和思維差距,股民財富被主力掠奪走,市場緊縮,市場資金沒有流動,死水一潭,拉動不起市場經濟發展繁榮,帶來市場不穩定。

綜上所述,建議對證金流動性,是解決不了實質性的問題,唯有向中國廣大的股民,傳播股票的理念和知識,才能夠真正解決到實質性的根源。


上下左右681218


這個建議不要《證券日報》說,廣大股民早都建議了,就是屁話一句。

什麼叫“擇機”,這就是糊弄事的詞彙而已。一個月前,兩個月前,市場就是不穩定的,就需要注入新資金來穩定人性,來拉高股市了。

但現實情況不是這樣,不是想拉昇就能拉昇的,不是有一個天然高貴而正確無誤的手,可以扭轉各種乾坤。如果現在注入流動性,就能保證上證綜指不繼續下探嗎?如果跌到2200點怎麼說?

再有,一項政策要有可持續性,要有政策實施之後的對策。

暴跌之時,我們都希望能抓住稻草,我們總希望所有事情都是直線上升的。我想股市觸底的特徵,就是我們沒有期望時,就是沒有稻草可抓時,就是感覺痛苦了一萬分之後還被痛苦著。

這個推理看,《證券日報》的呼籲幾乎沒有什麼意義,只是代表了廣大散戶心痛中的情緒而已。

複雜的事情都是綜合反應的結果,不是哪個機構,更不是哪個機構的具體哪幾個人所能決定的,我們被大風大浪左吹一下右吹一下,不知道歷史要把我們帶向何方。

只是目前我還堅信:中國的發展,再有個40年,依舊是輝煌無比的。


財經作家邱恆明


可能有點不恰當,看到這則消息,我想到了心急亂投醫。

A股有沒有問題?內行哪個心裡沒有個數?15年牛市以來,A股屢創新低,股民們一次次受到暴擊,每次剛從上次的傷害中平復以為可以大展拳腳,殊不知一波千股跌停如嬰兒嗷嗷待哺般等待吞噬他們。慢牛的說法煙消雲散,不知在哪個犄角旮旯裡奄奄一息。

誠然,絕大多數投資者想要看到健康的A股牛,為此,監管層也作出不少努力,換過領導,出臺過熔斷,降準,獨角獸等,仍然未能扭轉走勢,甚至出現更為惡劣狀況,怨聲載道。由此可見,這些措施要麼力度不夠,要麼力度過猛,加重問題。監管層想要做維護好A股的初心沒有錯,但如果經驗不足或者問題過於嚴重?

央行在15、16年也曾向證金注入流動性,短期內確實起到了穩定股市的效果,但後來央行又承認加快了M2增速,造成天量M2。誰知道今日股市的暴跌是什麼原因呢。蝴蝶的翅膀影響豈止空間距離,時間長河泛起的漣漪難保今日不變成驚天巨浪。日本央行自2010年開始買入ETF,據報道至今已達25萬億日元(15000億人民幣左右),約佔東京主板股票市值4%。反應到市場上就是日本2010年至今累計漲幅200%+。從目前看確實是起到了助漲效果,畢竟用錢來堆,讓牛飛起來不算什麼問題,但今後退出是個問題。

對於監管層來說,既要顧及當下,也要考慮長遠。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亡後哪怕洪水滔天的短視行為很難發生。因此,注入流動性是可選方案,但注入多少,怎樣退出,應詳細考量。

歡迎評論點贊、關注交流,盡力答疑解惑。


浮沉市


央行擇機適度對證金注入流動性,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激活一下當前死氣沉沉的A股。

我國A股流動性不足,交易量萎靡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此時央行出面注入流動性,設立股市平準基金,放寬保險資金和養老金的股市投資比例,有助於給A股注入活力,解A讓A股流動性燃眉之急。

而且,關鍵是能夠給投資者一絲信心,讓其看到一線曙光與生機。但是,這個激活的程度終究是有限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僅從表面來解決流動性的問題是遠遠不夠的,僅僅依靠國家隊救市對於龐大的A股市場只能是杯水車薪,如果不能調動廣大散戶和機構,國家隊再多的資金也終將石沉海底而不起一絲漣漪,所以,央行更應該琢磨的是,為什麼這一次降準A股的回應不痛不癢,為什麼國家隊在2015、2016兩次進場都鎩羽而歸,當前指數還是曾經的樣子,投入的錢是否並沒有按預想流入到其應該去的地方,本屬於長期投資的資金是否也成為了短期投機的工具。


盤和林數字經濟觀察


這個建議只能說勉強比平時市場大跌之後通過媒體發表經濟形勢整體平穩,股市後市反彈可期這類雞湯要好一些,至於能否最終實施就不得而知了,畢竟近些年各種證券報的信用被透支了很多,印象最深的就是一萬點不是夢,4000點以下不發新股,結果一樣都沒有實現,別說一萬點,7000點都沒有看到過,至於4000點以下不發新股,那近兩年發的600多隻是狗屎嗎?

要知道如今投資者被傷的太深了,已經完全出現了投資者信心危機,甚至對於一些利好消息都無動於衷,最典型的就是國慶節後開盤第一天,面對央行降準1個百分點,結果市場竟然低開低走,絲毫沒有反應,很明顯投資者對於市場失去了信心,所以適度對證金注入流動性肯定對市場的提振效果有效,而且說的也很保守,從適度這個詞就可以看出,即便真的釋放了流動性,大概率也會選擇拉銀行和兩桶油,大多數個股還是會疲軟,市場的賺錢效應還是缺乏。



侯哥財經


這個建議只能算是好建議,頂多屬於官媒的喊話,到底對不對證金公司注入流動性還需要央行自己的表態。

這事以前不是沒有發生過,2015年時曾發生過一起。

現在再提起這件事可謂是老調重彈,嚐到了甜頭之後想繼續依靠央行出手。但是,不能總把央行當作是救世主。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建議是因為近期股市的下跌,可央行真的不是隨隨便便就出手,進去的錢怎麼撤出去也是一個問題。個人認為,為了平抑市場的波動性和防範風險,更應該在股市成立平準基金,熨平股市非理性波動,達到穩定證券市場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