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獨行五萬裡的一次西遊,記載了玄奘艱苦的一生!

以往每到過年的時候,電視臺就會放映《西遊記》,雖然劇情都已是倒背如流,但還是會坐下來看一看,這也是80後對以前時光的追憶吧!現在很多80後,身材變成了豬八戒,性格變成了沙僧,喝點酒就成了孫悟空,在孩子面前儼然就是一唐僧,生活不易啊!但正直的活著都是英雄!

十七年獨行五萬裡的一次西遊,記載了玄奘艱苦的一生!

要說生活不易,還要屬唐僧,西遊記裡的唐僧俗姓陳,是海洲陳光蕊之子。陳光蕊在江州赴任途中為人所害,妻子忍辱生下兒子,放入江中,任其隨波漂流,後為金山寺法明和尚拯救,取名江流兒,等到年長,落髮為僧,法名玄奘,後成為一代高僧。在觀音的指點下,唐僧與唐太宗結為兄弟後前往西天取經,途中前後共有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修成正果,取得真經。但小說終歸是小說,歷史上真實的唐僧可不是這樣的。他的原型玄奘法師有著不同的故事!

十七年獨行五萬裡的一次西遊,記載了玄奘艱苦的一生!

玄奘本名陳禕,是東漢名臣陳寔的後代,曾祖父陳欽,曾任後魏上黨太守;祖父陳康,任北齊國子博士;父親陳惠,在隋朝曾做江陵的縣官,隋末天下大亂,便隱居鄉間。陳惠共有四個兒子,陳禕排行老四,幼年跟父親學儒家典籍,敏而好學,品德高尚!父親去世後,陳禕隨二哥陳素在洛陽淨土寺出家,法名玄奘,二哥陳素法名長捷。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由於戰亂,玄奘與長捷離開洛陽前赴四川修行。在四川的四五年間,玄奘師從多位高僧,潛心研習佛法,學業大進。

十七年獨行五萬裡的一次西遊,記載了玄奘艱苦的一生!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玄奘相繼來到河南、河北,由於當時南北方佛法的差異,讓玄奘很是困惑。到了626年,適逢天竺高僧波頗來長安說法,玄奘聽後茅塞頓開,於是在佛前發願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譯,以求統一中國佛學思想的分歧。

立定誓言的玄奘,於貞觀元年即公元627年上書向唐太宗李世民提出申請,請求允許西行求法。唐太宗毅然否定了玄奘的請求!然而玄奘決心已定,在第二年,私自踏上了前往天竺的漫漫長路……

十七年獨行五萬裡的一次西遊,記載了玄奘艱苦的一生!

長途跋涉五萬餘里的玄奘於公元643年,載譽回國,645年正月到達長安 。唐太宗李世民得知後,詔令在洛陽接見玄奘。

玄奘歸來一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佛經657部。此後玄奘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翻譯出典75部、共計1335卷,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等。並著書《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了玄奘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地域特色與風土人情……

十七年獨行五萬裡的一次西遊,記載了玄奘艱苦的一生!

魯迅曾讚譽玄奘為“中華民族的脊樑”!玄奘也被世界人民譽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傑出使者,他高尚的情操,愛國及弘揚佛法的精神,不畏生死、鍥而不捨的勇氣,如今已是中國、亞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