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TNW全方位解析華為P30 Pro,超級變焦和超感光是如何實現?

美國頗具影響力的The Next Web科技網站近期刊文,對華為P30系列(尤其是P30 Pro)進行了深度解析,讓大家進一步瞭解華為P30 Pro對未來手機影像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全文立場清晰,以“這就是為什麼華為P30 Pro可以重新定義手機影像的原因”為題,解釋了“重新定義手機影像革命”的重擔為什麼落到了華為頭上。

外媒TNW全方位解析華為P30 Pro,超級變焦和超感光是如何實現?

科技外媒The Next Web表示,華為P20 Pro和Mate 20 Pro擁有2018年智能手機產業最強的攝像頭組件,而今年的華為P30 Pro將強悍的徠卡四攝鏡頭與出眾的圖像處理算法完美結合,實現了無與倫比的拍攝體驗,甚至於The Next Web將華為視為“改變遊戲規則”的企業。而與谷歌Pixel系列手機沉迷於“影像算法”提升拍照效果不同,華為P30系列更傾向與整合硬件和軟件技術。

外媒TNW全方位解析華為P30 Pro,超級變焦和超感光是如何實現?

華為P30 Pro的一大創新在於“潛望式”鏡頭,可實現5倍光學變焦,卻不會造成畫面銳度的降低。雖然華為不是第一個提出“潛望式”鏡頭方案的廠商,但它卻是第一個將方案轉變為實際產品的廠商。

“潛望式”鏡頭方案與傳統鏡頭方案相比,由常見的鏡片垂直堆疊,改成了三稜鏡折射光線的“潛望鏡”結構。其中一個比較大的優勢,就是能突破受手機物理厚度所限制的最大變焦值,同時不會降低畫質(無損輸出)。

通常情況下,我們也會將iPhone XS和三星S10提供的2倍光學變焦稱之為“長焦”鏡頭,它們的等效焦距約為52mm,實際上也並不亮眼。而華為P30 Pro的“長焦”相當於125mm鏡頭,它可能智能手機史上第一個符合“專業級”評判標準的長焦鏡頭。

外媒TNW全方位解析華為P30 Pro,超級變焦和超感光是如何實現?

當然華為並沒有滿足於現狀,還給華為P30 Pro提供了10倍混合變焦的應用,將光學變焦與來自其他傳感器的數據相結合,實現幾乎無損的畫質輸出。

而對於某些只需要放大倍數,卻無需高銳度畫質的拍攝場景,華為P30 Pro還提供給用戶最大50倍數碼變焦的選擇。這使得P30 Pro的焦距範圍就像一個“迷你版”單反相機,並且搭配了幾乎可以滿足“全場景拍攝”需求的四顆鏡頭。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華為P30的4000萬像素主攝擁有一項重大革新,華為將這項新型設計稱之為“SuperSpectrum傳感器”(超感光傳感器)。它的目的是獲取比以前更多的光源,即便是在光線昏暗的條件下,也能實現出優秀的成像效果。

外媒TNW全方位解析華為P30 Pro,超級變焦和超感光是如何實現?

如果你是攝影行業的行家,就肯定看過上面的圖像,它被稱為“拜耳濾鏡”,是傳統數碼相機得以感知色彩的組件。感光元件上的每一個像素原本都是單色像素,加上拜耳濾色鏡能夠讓光線透過時獲取可辨識的顏色信息,再加上覆雜的算法處理,形成了最終的彩色圖像。

而華為採用的新型方案叫做RYYB濾鏡,這是一種新型的濾鏡,將傳統拜耳濾鏡中的綠色像素改變成了黃色像素,從而額外捕獲40%的進光量。同時華為還要對相機模組進行改造,配備OIS光學防抖和f/1.6大光圈,最終讓華為P30 Pro實現了“超感光”拍攝。

一般來說,普通拍照手機的ISO是6400、華為P20 Pro的ISO提高到了102400、而這一次華為P30 Pro的ISO達到了驚人的409600。

但華為並沒有止步不前,還有如下的重大改進:

將光圈從f/1.8擴大到f/1.6

主傳感器支持光學防抖

使用AI+HDR技術提高逆光場景下的畫質

微距模式最近對焦距離可達2.5cm

ToF景深攝像頭可結合AR技術用於測距

人像模式下可實現精準的髮絲級摳圖,背景漸進虛化更接近光學鏡頭的效果

視頻錄製的穩定性和暗光表現都有極大改善

外媒TNW全方位解析華為P30 Pro,超級變焦和超感光是如何實現?

華為P30的相機配置與P30 Pro基本類似,不同之處在於配備3倍光學變焦鏡頭,取消了ToF景深鏡頭,主攝光圈為f/1.8且不支持OIS光學防抖。儘管如此,華為P30的表現還是比去年的P20 Pro和Mate 20 Pro有所提升,尤其是在暗光場景下拍攝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

經過長時間體驗華為P30 Pro的“潛望式”超級變焦鏡頭,我們證實了在10倍混合變焦下仍能保持優秀銳度。另外,它在50倍數碼變焦下的體驗,絕對能夠讓用戶眼前一亮。

外媒TNW全方位解析華為P30 Pro,超級變焦和超感光是如何實現?

最後,該媒體認為華為P30 Pro豐富了各種拍攝場景中的多樣性——從超廣角到超長焦,從正常日光到超暗光拍攝,它都重新定義了手機影像的新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