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現代的衝撞——“鋼鐵森林”中歷史文脈傳承的考量

4548字|閱讀約8分鐘

引言:在信息化時代,城市飛速發展,新型建築不斷出現。拆遷、改建,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有些人自豪於居住在高樓大廈之中,但是,千篇一律的城市規劃,千篇一律的高樓,帶給我們的只是不盡的似曾相識之感。"千城一面"的問題已經格外突出,通過哪些手段解決這些問題成為熱議。而中國是一個歷史文化豐富的國家,大部分城市都有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並且地域性極強。因此,我認為通過歷史文脈的傳承來緩解"千城一面"問題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本文將以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建設為例,分為"千城一面"現狀、何為歷史文脈、歷史文脈對千城一面的啟示、結語四個部分,來討論這個問題,以求各個城市能夠尋找自己的特色,形成真正屬於自己的地標建築,併為世人所驚歎。

一、"千城一面"現狀

"千城一面"指的是城市建設過程中的同質化現象,城市建設缺乏特色,人們在城市之中根本無法判斷自己到底身在何處,從此方面來看,城市建設同質化不但使得城市本身遭到詬病,而且造成了市民城市歸屬感的缺失。

改革開放以來,許多城市都經歷了脫胎換骨式的改變,試圖躋身現代化城市行列。造成"千城一面"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重量不重質;規劃者對於城市定位不清晰,規劃不合理;城市建設者的急功近利……總而言之,城市建設同質化主要是人為因素造成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只要對城市進行合理定位與規劃,我們完全能夠避免這個問題,還給市民一個具有特色的城市。

政協委員薛亮在文章中指出了人們對於城市建設的三個誤區:高樓大廈才是現代化、用新的現代建築代替老舊建築、追求城市的規模與氣派。認真思考一下,這不就是當前城市建設存在的通病嗎?高樓拔地而起;頻頻拆遷,以舊代新;盲目擴張,佔用土地。如果建造的新式建築能夠實現人地和諧,能夠有利於城市發展,那定然是皆大歡喜,但是隻為求新,拆除未到使用年限的建築,甚至親手毀掉城市特色建築的也不在少數。廣州陳家祠廣場使用4年後因地鐵建設推倒重來;瀋陽五里河體育場19年後爆破拆除;濟南德式老火車站不顧民意被拆……這些鮮血淋漓的慘痛教訓告訴我們,在城市規劃建設時,一定要避免這些誤區,切忌盲目跟風,切忌做出自毀城市建設根基之事。


歷史與現代的衝撞——“鋼鐵森林”中歷史文脈傳承的考量


二、何為歷史文脈

歷史文脈是一個城市在演變過程中留下的歷史印記,它根植於城市悠久綿長的歷史文化之中,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早在宋代時,城市文化就極度繁榮,很多城市都有其悠久的發展史,如北京、南京、杭州、洛陽、開封、西安等等,並且這都是曾作為首都且為我們所熟知的。那些不為我們熟知的歷史文化底蘊豐富的城市也就更多了,九江、湖州、亳州……像深圳這種通過改革發展紅利,一夜之間發生驚天動地改變的城市仍是少數。(近期還有因設立雄安新區而聲名鵲起的雄縣、容城、安新)所以大部分城市都有其歷史文脈,並且對城市中的居民產生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但是應當注意的是,歷史文脈是一個立體的東西,它不是建築這一個點,而是通過不同的建築的點連成城市這一個面,再加之歷史、藝術、情感價值的薰陶渲染,將其立體化,進而將歷史文脈滲透到城市的方方面面,它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在這幾千年的時光中沉澱下來的。它寂靜無聲,但卻也鮮活。

很多現代的城市建設就是在親手摧毀自己的歷史文脈,我覺得完全可以將其稱之為"自殺式"城市發展,這種發展模式在短期內可能是成效顯著的,因為它有其它城市作為模板可以複製,能夠在短期內完成一個城市的轉變,看似城市發展欣欣向榮,但它其中存在的種種弊端將會在今後暴露出來。我們也知道,一個天際線,加上幾棟"所謂的"地標性建築,再加上成片式的高樓大廈,絕對不是我們心中的城市該有的樣子。

正如馮驥才所說"城市和人一樣,也有完整的生命歷史。從其誕生至今,與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相互融合。一代代人創造了它之後紛紛離去,卻將此轉化為一條條老街道、一座座名勝古蹟,還有民間手藝、歷史人物等等,全都默默地記憶在它巨大的肌體裡。"


歷史與現代的衝撞——“鋼鐵森林”中歷史文脈傳承的考量

大報恩寺琉璃塔


三、歷史文脈對千城一面的啟示

1.地標性建築

地標性建築,顧名思義是一個城市的重要標誌,提起這個建築,我們就能想到這座城市。提到故宮、天壇、鳥巢,我們想到北京;提到東方明珠,世貿大廈,我們想到上海;提到滕王閣,我們想到南昌;提到大雁塔,我們想到洛陽;提到埃菲爾鐵塔、凡爾賽宮 、巴黎聖母院,我們想到巴黎;提到白金漢宮、倫敦眼,我們想到倫敦……

這些建築已經和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運,彼此不能離開對方了。我們可以想象,如果一個城市失去了它的地標性建築,我們總會覺得這個城市變得殘缺了,而這種感覺以想到歷史性建築時尤為強烈。或許我可以想象北京重新建一個廣電總局大樓,但我無法想象失去故宮的北京是什麼樣子,在後者的想象中,它失去的不只是一個建築,而是一段歷史。

所以,從此中可以窺探出,在進行城市建設之時,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的歷史建築,來彰顯歷史文脈,彰顯城市特色。我對地標性建築的理解在"標"這個字上。"標誌"與"標識"我認為就是對它最好的解釋。地標性建築不在於高大與否,而是在於它的特色,只要這個建築能夠彰顯你的地方特色,展現價值,就足夠了。


歷史與現代的衝撞——“鋼鐵森林”中歷史文脈傳承的考量


如果城市中有保留下來的歷史特色建築,應該加以保護和修葺,並且對其進行文化宣傳和引導,使其成為地標性建築。如果城市中的歷史建築不幸被毀,我認為完全復原歷史建築時不可取的,我們有兩種選擇,一是可以選擇在建造其它重要建築之時,採用一種古今結合的方式,來彰顯城市本身文化特色;二是可以在遺址之上建造相關紀念館或者公園等。例如南京博物院,其大殿就是一座仿遼建築,而非真實的遼代建築,它將現代建築和仿遼建築很好的結合在了一起,增強了其整體性。

後者則可以將大報恩寺遺址公園作為例子。大報恩寺遺址公園中確實有一座復建的大報恩寺琉璃塔,但是它並未按照歷史原樣復建,而是以輕質鋼架玻璃保護塔的形式重建。我認為完全復原歷史建築是不現實的,你所"復原"的建築只能是結合前代資料加之當代設計才能完成的。不能完全復原歷史建築,其一是因為歷史不能完全可知;其二是因為建築材料的缺失,古代的很多工藝水平是我們當今無法達到的,如果建造生硬的鋼筋水泥式歷史建築,我們倒不如增強其現代設計感,進行古今結合式創作。大報恩寺琉璃塔的現代式復建,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需要保護殘存的塔基,它並不是完全的歷史復原建築。


歷史與現代的衝撞——“鋼鐵森林”中歷史文脈傳承的考量

南京博物院


2.歷史性名稱

你應該知道西安本稱"長安",南京本稱"金陵",那你知道"潯陽"與"徽州"嗎?你在古詩詞中應當是見過他們的。《琵琶行》中的"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還有那句"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那這兩個地名都去哪兒了呢?1980年,九江市升格為省轄市,下轄潯陽區、廬山區、郊區。徽州區長期來一直為徽州歙縣地治,1987年黃山市成立後,徽州地區更名為黃山市。雖然這兩個地方也為人所熟知,但總覺得少了點韻味。還有作為古九州之一的青州市,在建國初期曾改名為"益都",但後來改回了"青州"。希望有了這幾個例子之後,在城市更名之前,城市建設者能進行更全面的考量,如果改名使城市失去自己的文化底蘊,失去自己的特色,這就便得不償失了。

歷史性的名稱除了城市名之外,還包括城市中一些地點的名字。這些地點可能早已湮滅,但我們能以另一種形式讓它出現在城市的建設過程中,讓現代人知道,我們這座城市裡還有過這樣的地名。可以將有標誌性的地名作為公交站點或地鐵站點的名稱。我很喜歡南京的地鐵,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喜歡南京地鐵很多站點的名稱。大行宮站,明故宮站,雞鳴寺站、玄武湖站,一個個地名都展現了城市獨特的文化風采,市民也在潛移默化之中感受到城市的文化氣象。

所以,在城市規劃過程中,不要對古地名進行輕易更改,如果年代太久遠,現代人無法理解,我們還可以用各種方式進行宣傳,進行闡釋,告訴人們其中的文化含義。因為一旦改變了地名,可能短時間內帶來的好處是方面記憶,方便管理,但是,它可能導致名稱的徹底湮滅,不利於歷史文脈的傳承和城市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歷史與現代的衝撞——“鋼鐵森林”中歷史文脈傳承的考量

南京地鐵示意圖


3.細節性裝飾

並不一定只有地標性建築才能成為一個城市的名片,有時,一些細節性的城市裝飾也能體現一個城市的特色文化,例如綠化欄杆、路燈、公交站牌,甚至是你腳下踩的地磚。濟南寬厚裡、大明湖、趵突泉附近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地磚,它很好地體現了濟南的泉水特色文化。設計者把地磚雕出了各種的水波紋形狀,給人一種生動活潑的感覺,像是把濟南的泉水抽象化了,似水非水,極具美感與文化意義。那條路上彷彿是沒有普通類型的盲道的,或許設計者的初衷就是將其作為盲道使用。當然,還有濟南將"泉"字化形做成的綠化護欄,其中的"泉"字筆畫柔美,也給人一種涓涓泉水的柔和之感。這些是展示濟南泉水文化特色和實用性兼備的細節裝飾。


歷史與現代的衝撞——“鋼鐵森林”中歷史文脈傳承的考量


還有一種純裝飾性的,也許是可有可無,但是如果沒有,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在南京地鐵站裡,大行宮站就與其它站點有著明顯的不同,地鐵站內牆壁上的裝飾並不是傳統的廣告牌,而是大型仕女像,走進這個站點,真的有一種夢迴金陵的感覺,少了很多的商業氣息。如果它的牆壁上裝飾的是普通廣告牌,也就"泯然眾人矣"了。

所以,把握城市的歷史文脈,將其以獨特的形式展現在城市的每個細微的角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用心感受的人能夠體會到城市設計者的心意。來到這個城市的人,在離開後記住的或許不是地標建築,而是行走在城市路上,那一個個不經意回望而發現的城市風景。


歷史與現代的衝撞——“鋼鐵森林”中歷史文脈傳承的考量

南京地鐵大行宮站


結語

在當今狀況下,"千城一面"是許多城市建設者都不想遇到,並且想盡力規避的問題。但是有些城市,又在盲目追求城市的"多樣性",東拼西湊,哥特式,羅馬式,中式,日式等齊齊上陣,反而最後讓城市變得"四不像"。我認為,歸根到底,還是他們對自己的城市的定為不清晰,沒有為城市找到一個合理的發展方向。如城市定位,何談城市特色發展呢?

所以,城市建設者一定要擺正自己的態度,先談定位,再談進一步建設發展。歷史文脈是隱藏在城市長期發展中的,很多時候它並不是顯性的東西,它需要我們去挖掘,去感知。可以說,建築是傳承城市歷史文脈的物質載體,而城市歷史文脈則是建築留存、變化、發展的精神指引。我並不是說傳承歷史文脈是解決"千城一面"問題的唯一方法,而是說,在"千城一面"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中,一定應該有傳承歷史文脈這一方法。每個城市應當因地制宜,根據自己本身的特點進行城市建設。傳承歷史文脈也是因地制宜的一種,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能夠真正地把握因地制宜的含義,那麼徹底解決"千城一面"問題也就指日可待了。

在本篇文章中,我多次提到了南京這個城市,並且很多想法都是從南京的城市建設中感受到的。城市建設者可以前往多地進行調研,調研不是為了模擬,複製其它城市的建設,而是為了從其它城市的建設中提取它們建設規劃的整體思想,再借用這個思想進行自己的城市建設。如果盲目地照搬照抄,不造成"千城一面"的情況也是很奇怪的。希望城市建設者能夠真正地重視起城市特色建設這一問題,畢竟,它是本城市人民共同的家。

參考文獻:

《歷史文脈——一座城市共同的記憶》 2016年6月28日 《杭州》週刊 唐龍堯

《何以為續——記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 2015年9月20日 《建築學報》 王大鵬

拙文一篇|願得斧正

關注我|每日分享考古、歷史、詩詞等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