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4年帖木儿东征大明若不病死途中,当时的明成祖朱棣能敌得过他吗?

爱历史的三哥


对于帖木儿东征大明,当时的朱棣是知道的,并且做了准备,《明太宗实录》中有记载:

庚寅,敕甘肃总兵官左都督宋晟曰:“回回倒兀言撒马儿罕回回与别失八里沙迷查干王假道率兵东向,彼必未敢肆志如此,然边备常不可怠。昔唐太宗兵力方盛,而突厥径至渭桥,此可鉴也。宜练士马、谨斥垠、计粮储,预为之备。”

之后,朱棣以甘肃总兵节制除宁夏外整个西北的军队,以备万一。

那么帖木儿究竟有没有实力击败朱棣呢?

1,我们先看帖木儿

帖木儿本是西察合台汗国的驸马,后来在1370年谋反建立了帖木儿帝国。

注意这个年份,因为两年前,即1368年朱元璋刚刚建立了明朝。

也就是说,帖木儿帝国几乎与大明同时崛起。

当大明北伐成功,元朝北逃大漠之时,帖木儿也在中西亚打败天下无敌手。

在东征大明之前,帖木儿征服了西察合台汗国、波斯的伊尔汗国,击败了俄罗斯的金帐汗国、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并在1402年的安卡拉之战中击败了奥斯曼帝国,盛极一时。

之后,帖木儿挥师东向,远征大明。

2,再看大明

明朝与宋朝不同,在开国之初便收复燕云,将蒙古人赶回了大漠草原。

公元1388年,蓝玉在捕鱼儿海(今贝尔湖)大败北元势力,从此蒙古分崩离析,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部。

朱棣即位之后,曾五伐蒙古,与靖难之役的内战相比,朱棣对蒙古的外战显然更为出色。

也就是说,帖木儿东征之时,恰是大明最盛之日,帖木儿长途跋涉,劳师远征,朱棣以逸待劳,胜负其实是显而易见的,帖木儿没有胜算。

3,帖木儿是突厥化的蒙古人,且素有成吉思汗之志,其所谓的远征大明,极有可能是为了整合北元蒙古诸部。

要想进入大明,帖木儿有两个路线:

其一,先征服东察合台汗国(今新疆)

其二,绕道蒙古高原,也就是先征服瓦剌和鞑靼

无论那一条都要与那里的蒙古人开战,所以统一蒙古诸部可能更接近帖木儿的真实想法。

4,退一步讲,假使帖木儿真的与大明开战,大明可以承受一败,而帖木儿则不能。这从1405年帖木儿病死于东征路上后,帖木儿帝国立刻分崩离析便能看出。

大明在1449年曾被瓦剌击败,同时明英宗被擒,但大明最终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我觉得这一战可以作为一个参考,而且此时的大明巅峰期已过。

所以,我认为朱棣绝对可以挡得住帖木儿的进攻,而帖木儿没有胜算。


心向青山


我以当时明朝的形势与史料推论:面对帖木儿的东征大军,明成祖朱棣想将其击败比较困难。

1404年11月27日已击败金帐汗国、德里苏丹国、马木路克王朝、奥斯曼帝国等强国达到其征服巅峰的帖木儿,仍不满足于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因为他心中一直以来最宏大的理想是重建成吉思汗帝国(帖木儿是突厥化蒙古人),而为了完成这个震惊世界的理想就必须得征服中国明朝。

为此年近七旬的帖木儿亲率一支80万人(一般说只有20万)的大军,开启了进攻东方最伟大的国家——中国明朝的征途。当帖木儿出动重兵向明朝大举进军时,刚刚在“靖难之役”的血雨腥风中惨胜的“永乐皇帝”朱棣才即位不久,皇位还没坐稳,却又要面对一个更强大更危险的异族挑战者。然而事事难料,也可以说是天佑大明,帖木儿竟在1405年2月18日死于东征途中,让“永乐大帝”朱棣虚惊一场。

600多年光阴弹指一挥间,今天我们回头再看帖木儿东征这段历史。为什么我认为1404年帖木儿东征大明,当时明成祖朱棣想击败帖木儿东征大军比较困难呢?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

第一,明太祖朱元璋诛杀了明军中大批能征善战的武将,这对明军战斗力的摧残是空前绝后的,并且一直影响到永乐年间,逃过一劫的一小部分优秀明军将领又在“靖难之役”中死于内战,没有死于内战的属于建文帝的明朝中央军的将领,对于刚刚夺得大位的朱棣来说又并不信任他们,而他们对“新君”朱棣也充满疑虑,如果让这些将领上战场与帖木儿军队作战,势必会军心不稳,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当然有的人会说,可以不用这些人嘛!很简单。不用这批将领,那仗就不用打了。因为只靠朱棣自己带的北方燕军嫡系部队,实力太弱小了,建文帝的中央军队才是明朝的主力部队,国难当头时中央军队的这些将领必须得用。

洪武二十六年(1393), 朱元璋为加强集权借口凉国公蓝玉欲图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名将。因蓝玉案被株连杀戮者逾1.5万。另外朱元璋以蓝玉案为契机,不仅诛杀蓝玉一门,连傅友德、冯胜、王弼等公侯在内,一律牵连。此案被诛杀的绝大多数为明军中的武将,其中不乏很多身经百战、足智多谋的老将。而此前的“胡惟庸案”中被诛杀的3万人主要为文臣。

朱元璋这次对明军中武将的大肆屠戮,距离1404年帖木儿大举征明,时间才过去11年,这么短的时间明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恢复元气的,被诛杀的明军中的优秀将领,绝非短期内能培养出来的。

而这在短短十一年间,还有四年时间明军在打内战。这就是“靖难之役”。在这场帝位争夺战争中,朱棣的燕军参战总兵力约30万,建文帝的中央军队参战的兵力达到了100万,其中燕军伤亡6万余,中央军队伤亡50万余人。巨大的内战伤亡,让原本元气大伤的明军更是雪上加霜。

第二,假如为了对付帖木儿的东征大军,明朝把主力部队调往西部迎敌,而作为明朝死敌的北方草原的蒙古人(鞑靼、瓦剌)则趁此良机,配合帖木儿的东征大军,出动数十万铁骑突破大明长城防线,南下中原,大明危矣!就算大明军事实力再强,永乐皇帝再能征善战,同时面对两线两支当时世界最强大的骑兵部队的进攻,恐怕也是无可奈何、回天乏术。

虽然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于1368年被明朝灭亡,蒙古人被赶回了草原,但并不意味着蒙古人就是强弩之末、不堪一击。

从1370年——1396年,明太祖朱元璋针对元帝国的残余势力进行了八次北征。明太祖北伐之后,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他们依然时时威胁着中原地区,仍然被明成祖视作心腹大患。即位的明成祖朱棣为了彻底解决元朝的残余势力,决定亲自率领明军进行北伐,先后五征蒙古。

那明成祖朱棣对蒙古的征讨规模到底有多大?从征讨规模又能看出什么问题?

我们据《明史》记载:“明年(永乐八年,1410年)帝自将兵五十万众入塞。本雅失里闻之惧,欲与阿鲁台俱西,阿鲁台不从,众溃散,君臣始各为部……”如果史书记载是真的话,永乐大帝北征蒙古的规模之大让人咋舌。也可以从另一方面真实反映出蒙古的实力强大,不然明成祖朱棣何必出动如此规模巨大的兵力前去打击呢!

我们设想,如果实力如此强大的蒙古人与西部东征的帖木儿麾下的实力更为强大的突厥人结成联盟,共同对付大明,大明的胜算能有几何?

图片帖木儿与朱棣




爱历史的三哥


根据历史经验 :帖木儿打不过朱棣。

即便有可能取得几次战术级的胜利,但是从战略上讲,帖木儿就没有任何获胜的可能,如果他的军队来到了大明,一定会遭受到可耻的失败。

帖木儿所犯的错误和拿破仑希特勒一般无二。他在职业生涯中获得了远超前人的成功,导致自信心极度膨胀,从而做出远超自己能力的决定。

之所以用拿破仑和希特勒做比较,是因为这两个人前期取得的成就比帖木儿还要辉煌,但是在攻打当时的军事、人口、领土都极为庞大的俄罗斯时获得了失败而不是成功。而帖木儿与大明的战争,将会远比拿破仑和希特勒与俄国人的战争更加艰难,甚至可以说是艰难数倍。

拿破仑在攻打俄国之前几乎统一了欧洲,可惜在进入俄国后,漫长的补给线拖垮了他,再加上俄军不断攻击,使法军损失了几乎9成的兵力,从此再也没有能力和反法联盟作战。

希特勒在攻打苏联之前,也是几乎将欧洲大部分地区整合到了一起,这让当时希特勒所控制的人口、工业要超过苏联,可惜苏德战争的最后胜利者却不是德国。

俄国人能够打赢这两次战争,其根本是同仇敌忾的国人、较强的军事力量、庞大的国土纵深。所以,即便在德军闪电战的攻击下,最后俄国人还是能稳住阵线,绝地反击!

帖木儿也一样,虽然他在中亚、中东地区纵横无敌,但不要忘了他所攻打的明朝,是当时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世界土地面积第一大国,是凝聚力最强大的帝国,并且军事力量极为强大,不仅陆军可以击败蒙古军队,海军更是纵横无敌。

当时大明和帖木儿作战可以说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人和:假如帖木儿来到明朝,那么他将会面对同仇敌忾的明朝人,明朝推翻蒙古人的统治刚过去一代人的时间,四等人的日子还记忆犹新。

天时:帖木儿已经垂垂老矣,而朱棣正值壮年。就像吴三桂对康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耗不了几年帖木儿就得完,这个时候骑墙派一定会站在朱棣一边。

地利:帖木儿以中世纪的后勤做万里远征,攻打的还是如日中天的明朝,不要指望靠掠夺大明获得补给,所以后勤就能拖垮他。

最终,帖木儿在远征的路上去世,保留了他的一世英名,不得不说运气一直眷恋着他!


两眼侃世界


1404年11月27日已击败金帐汗国、德里苏丹国、马木路克王朝、奥斯曼帝国等强国达到其征服巅峰的帖木儿,仍不满足于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因为他心中一直以来最宏大的理想是重建成吉思汗帝国(帖木儿是突厥化蒙古人),而为了完成这个震惊世界的理想就必须得征服中国明朝。


帖木儿想要征大明还要先过卫拉特和鞑靼这一关,别看跛子在西边牛的一比,但是在重视血统的蒙古人眼里,他只是黄金家族的家奴,北元和黄金家族根本不认帖木儿。

第一、后勤补给是个大问题

帖木儿从中亚向河西走廊进发,中间相隔数千里,大部分都是茫茫的草原和戈壁沙漠,别说征大明,帖木儿的大军不迷路就是好事。在茫茫的戈壁草原上,20万人的粮草补给可是一件很头疼的事。历史上汉唐巅峰时期在西北也就三五万人,再多就承受不了。


第二、周围邻国虎视眈眈

帖木儿灭了蒙古好几个汗国,又得罪了周边几乎所有的强国。他东征大明境内被他强力压制的各势力必然反弹,很可能会后院起火。同时,周边各国和他仇深似海,指不定就会趁火打劫。一旦帖木儿被明军打败,他的帝国必然四面楚歌,很快就会崩溃。

第三、兵力虚报

很多史书记载帖木儿动用了130万军队。实际上,在古代集结100万大军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别说去哪征集那么多合格的兵员,光每天吃粮食的问题就没法解决。帖木儿东征兵力实际约有70、80万,真正的精锐只有20多万,其他都是后勤补给的辅助部队。



刚刚在“靖难之役”的血雨腥风中惨胜的“永乐皇帝”朱棣才即位不久,皇位都还没坐稳,如果有要面对一个更强大更危险的异族挑战者。然而事事难料,也可以说是天佑大明,帖木儿竟在1405年2月18日死于东征途中,让“永乐大帝”朱棣虚惊一场。


虽说分析下来是明朝有优势,不过也只是推测,毕竟帖木儿为了东征也是做了多年战前准备钱粮物质的筹备相比也是十分充足,而朱棣在战争刚刚惨胜,百废待兴,所以事事难料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