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30浮出水面,最大起飛重量可達80噸,戰力遠超同級運輸機

一般來說,根據具體用途運輸機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戰術型,另一種為戰略型。不過不管是哪一種,它都是國家空軍中必須配置的機型,而且這個機種隨著技術的發展,需求是不斷加大的。因此我國自從建國以來就十分注重運輸機的發展,先是運20這樣的大型運輸機的問世,再來就是近幾年投入服役的運9,我們的運輸機事業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相較於現有需求而言還是不夠的,因此我們已經計劃建造新一代的戰術型的運輸機,代號為運30。


運30浮出水面,最大起飛重量可達80噸,戰力遠超同級運輸機


這款運輸機首次亮相是在14年的珠海航展。從公佈的模型數據來看, 這款中型機使用的是4臺5000KW的槳10渦槳型發動機,它的存在是用來替代運8和運9的,最大的起飛重量大約為80噸,可以達到的最大速度為700公里每小時,運載能力方面預計將超過美軍的C130J,最大的承載重力為35噸左右。據瞭解,這款機型將有好幾種設計的方案,除了四個發動機的配置之外,還有兩臺渦扇型發動機的版本,也就相當於縮小款的運20。如果按照規劃,相信這款運30將給我國的運輸機產業帶去很大的進步。可是從14年公開模型開始,這幾年雖然有很多的傳聞,但是有關它的進展卻一直沒有消息,而這期間其他的重型運輸機項目進行地比較順利。


運30浮出水面,最大起飛重量可達80噸,戰力遠超同級運輸機


其實運30的確存在很多需要改進和解決的問題。除了發動機這樣的傳統問題之外,它更加需要改進的是有關實際運用的設計問題。首先是相關車輛的搭載。我國現存的機械化部隊的種類真的很多,光是底盤的類型就有幾十種。所以要讓運30在實際運用中匹配這麼多機型實在是很麻煩。還有就是特種機的平臺改裝的需求問題,運30必然要考慮到未來這類特種機的改裝需求。除此之外,還有空降兵的搭載方式等方面,這些都是運30在研發中需要花時間去解決的部分,而這或許就是運30長時間沒有什麼進展的原因。

對此,有專家提出,除了等待運30的問世之外,其實我們可以直接從他國引進他們已經成熟的技術和產品。如果從這個方向考慮,如今能夠和運30相媲美,並且我國能夠引進的機型主要是有兩種,其中一種就是俄國正在研製的伊爾276,它是一款替代安12的中型機,從設計定位上看和運30是類似的,只是它使用的是2臺俄製PD-14渦扇型發動機,最大的載重大概為20噸,不過雙發的運輸機在日常維護上是有優勢的,而且裝備了渦扇型發動機的飛機相較於渦槳型發動機的機型而言,飛行速度要更快。所以雖然它起飛時的最大重量只有60噸,有效載荷量也只是20噸,沒有運30的數據好,但是飛行速度還有油耗方面是有自己的優勢的。


運30浮出水面,最大起飛重量可達80噸,戰力遠超同級運輸機


除了這款正在研製的機型之外,我國還有另一個選擇,那就是巴西的KC390。和伊爾276相比,這款機型剛正式投入服役,不像伊爾276計劃在2023才首飛,真正裝備的時間怎麼也要到2026年了。從已經公佈的版本來看,KC390裝備了2臺V2500-E5渦扇型發動機,最大的起飛重量可以達到81噸,最大的荷載重量為23噸,飛行時的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870公里,這個速度遠遠超過運9了。據瞭解,這款新型運輸機是用來替代C130運輸機的,而我國運30的目標也是替換現在的運8和運9,這兩款飛機的運輸能力和C130是同級的,所以從這點看,運30和KC390的規劃是相似的。關於這款機型飛機,目前巴西本國的空軍部隊已經訂購了28架,而葡萄牙等參與過飛機研製的國家也將進行訂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