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制造业为什么能获得这么快的发展?

洋姜视频


近些年来,解放军航空兵的装备升级得到了质的提升,出现了像歼20这样概念前卫,性能也达到世界一流水准的武器,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成就,而成就这一切的原因,除了和经济以及技术发展有关,更深层的原因,其实在于观念转变。

很简单的道理,在此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航空制造业充其量只能算作是“能造飞机”,以及“能按照当下需求设计飞机”,但是却比较缺乏“正向设计”和“概念设计”的能力,实际上说白了,就是杨伟总师当年提出的:从“必然王国”进入到了“自由王国”。

而杨伟本人的恩师:歼10的总设计师,宋文骢,其实早在当年推销歼10的时候,就已经提出这个观点,宋文骢认为,现代战争已经发生了本质性变化,他详细地通过现代战机的雷达,导弹,以及飞机的角速度,过载,转弯半径等具体方面来对整个现代空战进行了一番说明:要实现这样的性能指标,新一代战机应当采用如何的气动布局,飞控系统,以及拦射火力系统等等。

换句话说,这就像是一项工程管理一样,接触过工程的观众朋友都知道,对于自己的产品一定要有全局意识,如果工程师只是按照甲方提出的标准去干活的话,后面生成的产品从各个单独指标来看,的确都是达标的,甚至超标,可以一旦套用到整体,却是虎头蛇尾,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产品经理去统筹协调,高速工程师,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美国人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一直在绞尽脑汁探索下一代战斗机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他们曾经一度认为战斗机只要飞得够高,够快,就一定厉害,但后来才发现,飞机再快也跑不过导弹,折腾了整整二十多年,才总算从F22上面得到了答案。

早在歼10时代,宋文骢就已经提出了激光武器的重要性,而无独有偶的是,美军如今公布的第六代战斗机标准,真的把激光武器列为了一项重要指标,可不要小看这项技术,它不仅能够以光速击毁敌机,还可以以光速拦截来犯导弹,从而直接让飞机不再需要追求低速机动性以及失速机动能力。


迷彩虎军事


如果国家尽快将《喙轮全热动力发动机》技术产业化,其中的燃油航空型发动机将促“中国航空制造业”获得更快发展,逐渐制造出超越世界上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关注我可查阅《喙轮全热动力发动机》技术的全部信息,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