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飲食:逐漸形成的禮樂文化,孕育出“中和”的獨特靈魂

吃,對中國人有多重要?有句話叫做“民以食為天”。著名的文學家夏丏尊先生更是形容說:其他民族的鬼,只有鮮花就滿足了;但是中國的鬼,仍舊非吃不可。死後的飯,也和活時的同樣重要,甚至是重要。

對於中國人來說,“吃”早已超越了果腹的範疇。但是想要追尋這一切的根源,還要從《詩經》說起。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它涵蓋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飲食生活。當時的人們隨著生產經驗的積累,逐步從採摘、狩獵向種植、馴養髮展,並漸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飲食禮儀。

《詩經》中飲食:逐漸形成的禮樂文化,孕育出“中和”的獨特靈魂

《詩經》中飲食:逐漸形成的禮樂文化,孕育出“中和”的獨特靈魂

《詩經》中的飲食風貌

《詩經》中描繪了許多當時人們的飲食活動,並記錄下了種類繁多的食材,包括主食、副食、調味品和飲品。

1.主食

《論語》中記載“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熟為夫子?”可見當時的人們已經有了五穀的概念。

《周禮》中曾寫道,五穀指黍、稷、菽、麥、稻。但是由於當時的農業技術有限,面積與產量並不穩定,再加上地域差異,所以五穀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在《詩經》中記載的主食種類,遠遠多於“五穀”,有黍、稷、麥、禾、麻、菽、稻、秬、粱、芑、秠、來、牟、稌等等。

黍和稷是《詩經》中出現最多的主食,是當時的“民食之主”。《王風·黍離》 中有描述“彼黍離離,彼稷之苗”。稷指的是小米,黍是大黃米。黍不僅體積大一些,價格也更貴,百姓只有在豐年才能吃得上。

《詩經》中飲食:逐漸形成的禮樂文化,孕育出“中和”的獨特靈魂

麥和稻也是當時的主要作物,並且一直延續至今,形成“南稻北麥”的格局。《鄘風·載馳》中提到,“我行其野,芃芃其麥”。不同於春種秋收的作物,麥子在夏季成熟,為青黃不接的百姓們提供糧食。而稻更多的是以“稻梁”合稱,比如《唐風·鴇羽》中的“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

《詩經》中飲食:逐漸形成的禮樂文化,孕育出“中和”的獨特靈魂

菽是當時人們對大豆的稱呼。由於當時人們還沒發明石磨,所以豆類的烹製不僅用時長,食用後還容易使人產生脹氣,所以只作為補給的粗糧。

《詩經》中飲食:逐漸形成的禮樂文化,孕育出“中和”的獨特靈魂

2.副食

除了主食,副食也是多種多樣,包含瓜果蔬菜魚肉。其中,有些是通過種植和飼養所得,有些則需要野外採摘和狩獵進行補充。

當時人們有專門的土地進行農作物種植。《豳風·七月》記載,“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這裡的圃,就是指菜園子,百姓可以種一些葫蘆(匏、瓠、壺、廬)、蕪菁(葑)、蘿蔔(菲)、荷花(荷)、大豆(菽)、韭菜(韭)等等。

相比種植的蔬菜種類,人們能採摘的野菜顯然更多。比如《周南·關雎》中“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其中的荇菜就是一種浮在水面的野菜。《豳風·七月》中“六月食鬱及薁”,鬱是指野李子,而薁則是山葡萄。

《詩經》中飲食:逐漸形成的禮樂文化,孕育出“中和”的獨特靈魂

除了瓜果蔬菜,肉類也是飲食中重要的一部分。《小雅·無羊》記載“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群;誰謂爾無牛,九十其犉”。雖然三百和九十是虛數,但足以見得當時人們的飼養已經初具規模。

《周南·兔置》中“肅肅兔置,椓之丁丁”,描寫了捕獵的工具。當時人們狩獵的野禽和野獸包括鹿、兔、熊、雉、雁、雀、魚類,等等。

《詩經》中飲食:逐漸形成的禮樂文化,孕育出“中和”的獨特靈魂

3.調味品

《老子》曰:“五味令人口爽”,五味的出現代表當時飲食水平的提高。《詩經》中最重要的基礎調味料,就是梅、飴、脂、鹽,可以帶來酸、甜、香、鹹的味道。

此外,花椒也是當時人們常用的一種辛香料。《周頌·載芟》記載“有椒其馨,胡考之寧”。花椒不僅可以減少腥味,還能用來泡酒、入藥。

4.飲品

在《詩經》中種類豐富,有醴、凍醪、秬鬯、清酒、釃酒、湑酒等等。《豳風·七月》中“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表達了用酒來祝福長壽的意思。此外,人們還用酒來祭祀、宴賓客、踐行等等。

《詩經》中飲食:逐漸形成的禮樂文化,孕育出“中和”的獨特靈魂

《商頌·烈祖》中提到了另一種飲品,“亦有和羹,既戒既平”。就是肉湯,並且人們已經懂得了做羹時水火與五味的調和。

從《詩經》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人們食材的豐富性,並且調味品的出現也奠定了中國人口味的基因,這些都為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深厚基礎。

《詩經》中飲食:逐漸形成的禮樂文化,孕育出“中和”的獨特靈魂

《詩經》中的飲食被賦予了禮樂文化

按照《禮記》的說法“夫禮之初,始諸飲食”,意思是禮儀最初的主要來源就是飲食習俗。這是為什麼呢?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人類的慾望無窮,但是先要滿足的就是食慾。但是當食物有限時,就容易發生爭端。為了避免爭端,就需要確立一個進食的先後順序,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地位。當所有人都嚴格遵守這個規則時,就逐漸演變成飲食習俗,也就是後來的禮儀。

《詩經》中飲食:逐漸形成的禮樂文化,孕育出“中和”的獨特靈魂

到了商周時期,人們已經形成了非常成熟的飲食禮儀。甚至飲食禮儀的意義更重於食物本身,飲食成為了一項嚴肅認真的社會活動。

在周禮中,飲食禮儀可以說貫穿始終。比如,饗禮的宴會是地位高的貴族招待地位低的貴族的禮儀;燕禮是大家相聚歡宴時的禮儀;鄉飲酒禮是鄉里的大夫舉薦賢良併為其送行的禮儀。此外,還有集飲食與娛樂為一體的射禮聘禮祭祀後宴飲的禮儀等等。

《詩經》中飲食:逐漸形成的禮樂文化,孕育出“中和”的獨特靈魂

在《詩經》的《小雅·瓤葉》中,就描述了鄉飲酒禮的場景:

幡幡瓠葉,採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嘗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主人準備了燒菜、烤兔肉和美酒。正式宴飲之前,主人先試飲一杯。等到賓客入席後,主人取酒爵,走到賓客的席前獻給賓客。之後,賓客也取酒爵回敬主人的款待。主人喝完後,再取酒先自飲,然後勸賓客隨飲。主客觥籌交錯,氣氛和樂。

其中的嘗、獻、酢、酬四個部分,就組成了鄉飲酒禮中的核心環節“一獻之禮”。

為了讓主賓能盡興,又不使酒後失儀,還專門設有“立酒之監,佐酒之史”。史就是“侑食”,負責勸食督酒;監就是“司正”,防止違禮失儀的情況發生。

此外,飲食中的禮儀還包括奏樂助食。所奏的樂章大多出自《詩經》,尤其是國風的《周南》和《召南》,因為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風貌,更是奏樂的首選。通過樂工的奏樂和演唱,不但可以烘托欽羨賢能的氣氛,還表達了對賓客的尊敬,倡導崇尚德行的社會風氣。

《詩經》中飲食:逐漸形成的禮樂文化,孕育出“中和”的獨特靈魂

當時的人們,將禮樂文化完全融入飲食之中,並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和判斷標準。

《詩經》中飲食:逐漸形成的禮樂文化,孕育出“中和”的獨特靈魂

《詩經》飲食傳達出的“中和”思想

“五味調和”是中國飲食文化獨有的概念,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靈魂。《詩經》通過對飲食的描寫,傳達出了“中和”思想。

1.食物與器具的“和”

《詩經》中飲食:逐漸形成的禮樂文化,孕育出“中和”的獨特靈魂

當時的人們,已經開始注意食物與器具的搭配。 在《召南·採蘋》中“於以湘之?維錡及釜”,表示採回來的蘋和藻,要用三足錡和無足釜來烹煮。

在《詩經》中,不論是炊煮器還是食器都是多種多樣,各種用途不盡相同。比如《豳風·伐柯》中“我覯之子,籩豆有踐”,籩和豆都是一種食器。但是一般是竹編,所以不能盛稀溼的食物,而是以盛放水果為主。而是木質,不會漏水,所以用來放醃菜和肉醬。當“豆”作為禮器使用時,需要組成偶數才能使用。

人們製作出不同的器具來盛放不同的食物,使兩者之間呈現出和諧之美。

2.飲食與禮儀的“和”

《詩經》中飲食:逐漸形成的禮樂文化,孕育出“中和”的獨特靈魂

《詩經》中的飲食禮儀也呈現出和諧有序的狀態,君臣有節、長幼有序。

在《小雅·常棣》中“儐爾籩豆,飲酒之飫;兄弟既具,和樂且孺”,就描述了兄弟之間通過宴飲,增進感情。

人們將繁複的禮儀融入飲食,卻願意自覺遵守,正是因為“禮”能夠教化人們融洽相處、中正平和。

同時,中國飲食講究依據食物陰陽秉性相互搭配,五味適宜不可偏嗜,進食有度不可放縱。而這些正孕育出中國人的“中和”之道。《中庸》寫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詩經》中飲食:逐漸形成的禮樂文化,孕育出“中和”的獨特靈魂

中庸並非保守平庸,而是積極主動地協調,使之借長補短、不偏不倚,找出各方利益的最佳結合點。也可以理解為,尋求“共贏”的一種思想。

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從果腹的行為,早已演變為一種處世之道,成為一種民族性格,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