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無子卻封皇貴妃,加儀仗規格攝六宮,乾隆真的不喜歡那拉氏嗎?

乾隆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一人的詩量就秒殺全唐詩人,但是從質量來看,除了他那100多首悼念富察皇后的詩外,其他的全無文才,比現代人寫朋友圈的水平都次。也從他這100多首詩中,看出乾隆是一個深情的人,他深愛富察皇后,在他心中,只有富察一人才稱為妻子,而繼後那拉氏卻遭遇了“不廢而廢”,死後無諡號,表面以貴妃禮下葬,實際卻只是嬪的水平,乾隆真的如此厭惡她嗎,那為什麼立那拉氏為皇后呢?

她無子卻封皇貴妃,加儀仗規格攝六宮,乾隆真的不喜歡那拉氏嗎?

深情的皇帝,恩愛夫妻

其來不告去無詞,兩字平安報我知。只有叮嚀思聖母,更教顧復惜諸兒。

醒看淚雨猶沾枕,靜覺悲風乍拂帷。似昔慧賢曾入夢,尚餘慰者到今誰?

一個獨眠的夜裡,乾隆從夢中醒來,她夢到了死去的孝賢皇后,不覺間已經淚溼枕頭,這首詩哀婉動人,真切樸實,毫不像一個後宮三千粉黛的皇帝所作,更像是一對平常相濡以沫的夫妻,其情感完全不輸蘇軾的江城子。

她無子卻封皇貴妃,加儀仗規格攝六宮,乾隆真的不喜歡那拉氏嗎?

富察皇后在乾隆心中,一直是美好的,她到底有多美,其實從郎世寧所繪的油畫可以看出,她最多算中上之姿,並不妖豔奪目,但卻溫婉平和,毫無張揚驕矜之氣,一看就是有著良好風度與修養的人。她的獨一無二,僅僅是因為她是乾隆的第一個妻子,第一永遠是美好的,而且不可複製的,就算她是一個平凡女子,而和乾隆攜手走過那麼多人生新鮮事後,她也註定會成為乾隆的唯一,就像小王子那朵獨一無二的花,更何況富察絕不是平庸女子,而是草中玫瑰、雞中鳳凰,出類拔萃,是乾隆一生中難得的幸運之人。

乾隆真的如電視劇中那般,厭惡那拉皇后嗎?

許多的電視劇中,都講到了乾隆對繼後的厭惡之情,而實際上,真是如此嗎?

她無子卻封皇貴妃,加儀仗規格攝六宮,乾隆真的不喜歡那拉氏嗎?

乾隆繼後嫻貴妃出生於滿清貴族那拉氏,鑲藍旗人,是輝發國主的後代,雖然到她這一代時已經沒落了,但是貴族即使再沒落,也不是和普通平民一個等級的,她的父親訥爾布是世襲的正四品佐領、伯父是護軍統領。雖然她的父親、兄弟不是高官,但也是世襲的爵位,屬於躺功勞簿上吃糧的後代。

乾隆13年,富察皇后去世了,後位空缺。乾隆處於悲痛中,而且這一年也是乾隆執政風格大變的一年,富察去世了,乾隆固然傷心,但後宮不可無主,必須要找一個主事之人。而當時,乾隆的後宮中,位份最高的為輝發那拉氏嫻貴妃、嘉貴妃金佳氏、純貴妃蘇氏、以及愉妃珂里葉特氏、舒妃葉赫那拉氏。


她無子卻封皇貴妃,加儀仗規格攝六宮,乾隆真的不喜歡那拉氏嗎?

而嫻貴妃當時是唯一一位從乾隆親王時的舊人,都知道潛邸舊人地位會比其他人要高一些,畢竟是最早入府的人,資格就是老。清朝妃嬪晉升是需要看資歷、看子嗣的。而乾隆十年,嫻妃與純妃一同晉升為貴妃,在乾隆以前,清朝並沒有同時晉封兩位貴妃的先例,而且嫻妃當時並沒有生育,而純妃當時已經生育了兩個皇子,冊封時,已經第三次懷孕了。由此,也只可以看出,嫻妃在乾隆心中的地位並不低,而且除去最早晉封的高氏以外,她是年齡最小的一位。三人中,雖然只有嫻貴妃一人沒有生育,但就其位份而言,她的地位是最高的。

乾隆真的不愛那拉皇后嗎,看一下她的待遇

乾隆13年3月11日,孝賢皇后在東巡途中去世。3月22日,乾隆回到宮中,就下旨將養心殿西耳房裝修挪至東耳房。在此特別說明一下:養心殿的東耳房是皇后住的,西耳房是貴妃居住的。同月《嬤嬤媽媽裡底帳》記載:嫻貴妃手下的宮女增加到9名,《國朝宮史》記載,清朝後宮中,皇后使用10名宮女,皇貴妃8名,貴妃6名,而此時嫻貴妃僅比皇后的規格僅少1人。四月嫻貴妃的侄子訥蘇肯授三等侍衛兼乾清門行走。

她無子卻封皇貴妃,加儀仗規格攝六宮,乾隆真的不喜歡那拉氏嗎?

6月21日,孝賢皇后喪期滿百日,6月22日,嫻貴妃便被冊立為皇貴妃,並於7月1日正式下詔冊立攝六宮事,這就等於公開了準皇后人選。7月30口,乾隆將她抬入正黃旗。


她無子卻封皇貴妃,加儀仗規格攝六宮,乾隆真的不喜歡那拉氏嗎?

乾隆14年,後宮嬪妃的儀仗規格普調,皇貴妃增加儀仗15件,皇貴妃所用儀仗由金黃改為明黃,並寫入會典。而在這之前,皇貴妃與貴妃都只能金黃色物件,這次調儀仗規格,徹底將皇貴妃與貴妃的地位區分開來,使她成了除皇帝以外唯一可以使用明黃色儀仗的主位,進一步確認了皇貴妃的地位,皇貴妃位同副後,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的。

乾隆14年四月初九,孝賢皇后喪期一年後,乾隆頒詔天下,冊封皇貴妃攝六宮事並加上太后徽號行慶賀禮,並派遣祭祀官員祭告各地山川神靈,以及歷代先王,並讓妃嬪、命婦向皇貴妃行六肅三跪三叩禮,這些禮儀都是皇后標準的禮遇。


她無子卻封皇貴妃,加儀仗規格攝六宮,乾隆真的不喜歡那拉氏嗎?


茲以邊檄敉寧,中宮攝位,茲寧晉號,慶洽神人。敬遣專官,用申殷薦。仰維歆恪,永錫鴻禧!

乾隆十五年,7月正式冊封那拉氏為皇后。

皇貴妃攝六宮事那拉氏、自皇考時。賜朕為側室妃。二十餘年以來。持躬淑慎。禮教夙嫻。暨乎綜理內政。恩洽彤闈。用克仰副皇太后端莊惠下之懿訓。允足母儀天下。既臻即吉之期。宜正中宮之位。

八月初三,舉行了皇后冊封典禮,相當於那拉氏升皇后,一共舉行了兩次典禮。在清朝,冊立皇后祭告神靈的僅有4次,而那拉氏一人就佔了兩次,而冊封皇貴妃也祭告神靈的就只有她一人。


她無子卻封皇貴妃,加儀仗規格攝六宮,乾隆真的不喜歡那拉氏嗎?

八月十五,皇后之父訥爾布、追封為一等公。遣官致祭,造墳立碑如例。妻封為公妻一品夫人。以其孫訥蘇肯襲一等侯。 八月十七日,乾隆率皇后奉皇太后恭謁祖陵,巡幸嵩洛,車駕出京師。--《清高宗實錄》

由以上幾點可知:乾隆其實是自願立那拉氏為皇后的,立誰為皇后,太后有話語權,但是給嫻貴妃侄子升官,太后可管不了。而且孝賢皇后過世一個月,乾隆就給了那拉氏皇貴妃的身份,並且升級了她的待遇,雖然立後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從裝修新房,到增加宮女,抬旗,到最後公開身份,一步一步都是精心籌劃的。

乾隆一直標榜自己深情,富察皇后是他心中唯一的妻子,但從輝發那拉氏立後的待遇來看,這深情的諾言,明顯有點打臉。

《國朝宮史》

《乾隆御製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