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有人问怎样才能赚大钱,他回答:善于“偷盗”,发家致富


春节有人问怎样才能赚大钱,他回答:善于“偷盗”,发家致富

这几天,读史君在家重读老子的《道德经》,也有所领悟,和大家分享一二。

我们先来看一段《道德经》的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段话的意思是:

天地无所谓仁爱,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祭祀时草扎的小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然生长;有道的人无所谓仁爱,对待百姓也如同对待祭祀时草扎的小狗一样,任凭百姓自己发展。

天和地之间,不就像一个风箱吗?虽然中空但永无穷尽,越鼓动,风量就越多,生生不息。

政令名目繁多只会加速国家的败亡,不如保持虚静。

春节有人问怎样才能赚大钱,他回答:善于“偷盗”,发家致富

这段话,老子是在论述天地本属自然,社会也要顺乎自然,保持无为虚静。

这段话,字虽不多,但可以解读的方向却很多,可谓包罗万象。

过年了,大家都要回家团聚,亲朋邻里间总会议论谁谁赚大钱了,谁谁落魄了,如何发家致富是春节期间大家思考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

那么咱们就从如何赚取财富这个很小的角度,结合一个历史小故事,对老子上面这段话作一解读。

话说春秋时期,有两户人家,一家住在齐国,姓国,十分富有,咱们就叫他国富人;一家住在宋国,姓向,非常贫穷,咱们就叫他向穷人。

有一天,向穷人听说国富人非常有钱,就专程从宋国跑到齐国,请教发家致富之道。

国富人就告诉向穷人:“我之所以能积累起这么多财富,其实是因为我很善于‘偷盗’。我偷了一年就不愁吃穿;偷了两年就相当富足;偷了三年之后,就土地成片,粮食满仓,成为方圆百里的富豪。而我富有之后,就经常向周围的穷人施舍财物,这样大家都得到了我的好处。”

其实,这里国富人卖了个关子,等着向穷人问他如何偷盗。可是,向穷人是个急性子,话听了一半,就觉得自己已经懂了,匆匆离开了。

回到宋国后,向穷人就按照自己理解的“偷盗”,开始翻越别人家的院墙,撬开别人家的屋子,把别人家的财物统统拿到自己家里。

没过多久,向穷人确实有钱了,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很快,他就被官府逮住了,人赃并获,判刑入狱,不仅被清退了所有赃物,还被罚掉了自己本来就不多的家产,成了彻底一无所有的穷光蛋。

春节有人问怎样才能赚大钱,他回答:善于“偷盗”,发家致富

出狱后,向穷人觉得是国富人欺骗了他,就又来到齐国,责备国富人说:“你竟敢骗我,说偷盗可以致富,我按照你说的去做,却被判刑入狱,还丢掉了以前的家产。”

国富人听了又好气又好笑,说:“你糊涂啊,怎么那天听话听了一半就走了。你根本就没有弄懂我说的‘偷盗’是什么意思。现在你仔细听着,我给你详细说说。

我们都知道,天有四季变化,地也随着四季而生长丰富的物产,我所说的‘偷盗’就是这天时和地利。

雨水霜露,有助于我庄稼的生长,山林给我提供建造房屋的材料,湖泽的养殖供给我特产。所以,我能够在陆地上‘偷盗’飞禽走兽,在有水的地方‘偷盗’鱼虾龟鳖。

这些东西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原本并不属于我。我是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在大自然里获取财富,当然不会触犯法律了。而你所偷盗的金银珠宝、粮食布匹都是别人辛苦积累起来的财富,你想不劳而获抢占别人的劳动成果,这当然就是犯罪了。

所以,你因为偷盗别人财物而获罪,这只能怪你自己了。”

向穷人听了国富人的这番话,满脸通红,惭愧地离开了。

春节有人问怎样才能赚大钱,他回答:善于“偷盗”,发家致富

这则历史小故事和上面老子《道德经》里的话一样,都是告诫人们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行事,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也应该遵循客观规律,辛勤耕耘,信守大道。如果走了邪路,结果不仅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会遭遇危险。

欲速则不达,发家致富还需尊重客观规律,勤学苦练,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