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賓這8處古鎮古街,繁華舊景穿越時光依昔

四川,宜賓。

萬里長江第一城,有中國酒都、中國竹都之稱。

這裡2200年建城史、4000年釀酒史、3000年種茶史,自古以來人文鼎盛。

一起來尋找宜賓尚存的最美8處古鎮古街,感受那遙遠穿越時光的古韻。

這些美麗的古鎮古街,你去過幾處呢?

1 李莊古鎮


李莊,號稱“萬里長江第一古鎮”。這是一個文化和歷史遺蹟沉澱的古老的小鎮,這是一個訴說著抗戰風雲和滄桑的古老的小鎮,這是一個能折射中國傳統文化、涵養著中華民族精神的古老的小鎮。古鎮位於宜賓市東郊長江南岸,距今已有1460年建鎮史,是長江邊上的千年古鎮。

李莊作為歷史文化名鎮,至今完整保存著18條明清古街巷。這些街巷道路皆由條形或方形石板鋪砌而成,兩邊一般留有一米寬的石階。席子巷是李莊古街巷的代表。同時有建築四絕:文昌宮、奎星閣、禹王廟、張家祠。

寧靜悠遠的古街古巷、青磚灰瓦的舊時建築、肥而不膩的白肉、工藝醇厚的酒窖、綿軟爽口的白糕、熱情悠閒的居民……都是李莊的特色之所在。

2 井口古鎮

江安藏著的一個古鎮,很多宜賓人都沒去過。低調又美麗的井口古鎮,古街、廟宇、江河…有太多驚喜。

這裡可以飽覽無邊春色,可以品嚐甘甜美味的甘蔗,可以腳踏明代永樂古街的青石板,造訪始建於明代的毗盧寺……怎麼樣,是不是一個絕佳的旅遊小聖地?這個小鎮就是濱臨長江的江安縣井口鎮。

井口鎮,是昔日十分繁華的長江碼頭古鎮。相比於其他的古鎮,這裡要少了一份喧囂與浮華,多了一份寧靜致遠的感覺。這裡保存著一條始建於明永樂年間的永樂古街。古街長約七八百米,至今仍有幾百人居住於此。每逢趕集天,這裡一改往日的寧靜,茶館裡悠閒的老人喝茶聊天,小酒坊裡三五幾個朋友就著花生米,喝上一壺老酒,街上人來人往,恍然又回到了當年的繁華景象。

踏著沉沉的青石板,輕撫著街道兩邊的紅牆青磚,感嘆時光流轉,歲月靜好!在古街轉角處,還有建於明洪武年間的毗盧寺

井口鎮,還有一個武侯祠,在古街的另外一頭,建於清代,是供奉蜀國丞相諸葛亮的祠堂。這有江安境內唯一供奉蜀國丞相諸葛亮的祠堂。

3 龍華古鎮


宜賓龍華古鎮,位於屏山縣屏山鎮南37公里處,始建於宋朝,至明清時期形成現在規模,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

鎮上建築多為木製結構的古屋,多為平房或者一樓一底式。相比其他古鎮已經被鋼筋水泥翻修痕跡嚴重的建築,這裡完整的保留了明清時期川南民居的風格;

空空的小巷,商業氣息完全沒有,只有當地人開的小店,由於過客不多,小巷子裡面靜悄悄的,彷彿是一個人包攬了這裡的美景與恬靜的生活。

穿梭在每條小巷的石板路,都帶著年代的痕跡,青苔遍佈。有人曾說龍華古鎮,蒼老又孤獨,有些殘敗卻質樸自然,毫無一絲商業氣息。

漫步古鎮,古風濃郁。至今保存完好的清代三條街,名曰順河街、新街、長街,皆是石板鋪路,歲月在石板路上留下了道道凹印。

此外,古鎮一側海拔891米的山峰上,一尊神秘的大佛尤其出名。據瞭解,自2001年3月,阿富汗巴米揚兩尊高53米和35米的站立佛像被塔利班的炮火無情摧毀後,這尊32米高的八仙山大佛,就從世界第三立佛變成了世界第一立佛。

4 安邊古鎮


安邊位於宜賓縣西部,是金沙江末段北岸的一個鄉鎮。當然,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集鎮,曾是中原入滇的必經之路的重要渡口。

安邊古鎮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從當初的繁華集市到如今清靜的街道,在它身上沉澱下了許多令人感觸令人尋覓的故事。邱家大院,是曾經大戶人家的房子,據說建於1880年左右。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的繁華早已不在,現在這個古鎮顯得有些破舊了。久經風雨的青石板,石塊堆砌的古城牆,如今行走在安邊的街道上,時光尤其清淨。

5 南廣古鎮


哪吒故里、陳塘關、僰道、鹽碼頭、南絲綢之路……一個邊陲小鎮的這些傳說和歷史吸引了無數的遊客,這裡是川南著名古鎮南廣。 南廣古鎮距宜賓城區四五公里,位於長江邊上,古鎮依山傍水,風景迷人。踩著光亮的青石板,在靜謐的小巷裡漫步,讓人十分愜意。

老街裡有部分建築還保持著原樣。坑窪不平的青石板記載著小鎮的興衰和歷史。

6 橫江古鎮


橫江古鎮有大街7條,小巷10條,歷史建築規模13500平方米,歷史建築完好比率90%。從宋至今,這裡一直是宜賓縣西南經濟、政治、文化中心。

橫江鎮具有悠久的歷史,油房壩、打漁巖、黃鱔溝、石城山先後發掘東漢墓群40餘座。北宋時於橫江設水寨,元代於橫江設巡檢司,清代於橫江張窩設京銅專運局。

橫江,是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著名的商貿集鎮,鎮內有朱家大院、肖公館等眾多文物遺址。悠久的橫江鎮不僅具有美麗的自然景觀,而且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這裡“石城書畫院”一度成為宜賓縣書畫愛好者雲集之地,有“書畫之鄉”美譽。

走在古鎮的街道上,看著那些古老的大樹、古韻濃郁的門窗以及城牆上遺留下來的字跡斑駁的標語,聽著路邊攤販吆喝賣著“眉毛酥”,彷彿古今世界在這裡被打開了一道門,穿越了千年。

7 隆興古街

在南絲綢之路上卻有一處鮮為人知的古街——隆興鄉古街,在宜賓縣。

小青瓦、石板路、風化的石基、古樸的木屋、雕刻的木窗木陽臺、還有那紅燈籠,不禁讓人想起電影裡的一些場景。

這片古街在越溪河畔,漫步在古樸的街道上,讓人感到愜意。一條老街,一段歷史,幾代人的記憶,時光沖刷下的古街,總是藏有許多故事。

作為曾是南絲綢之路的要道;作為曾是西南佛都所在地,隆興有太多的輝煌值得我們去追尋。傳說,華夏黃帝元妃嫘祖,曾經陪同黃帝到越溪河流域推廣栽桑養蠶技術,從此,這裡絲綢業興盛不衰。太平公主曾到這裡燒香還願,建文帝在這裡隱居圓寂。一時成為了我國西南地區的佛教文化中心,也成為了內地連接東南亞各國的要領之地。

8 冠英古街

宜賓城區戎州大橋北橋頭右側,有一條青石路。穿過青石路,一條古色古香的小街便躍然眼前,這就是宜賓城區保存最完整的清末古街——冠英街。

冠英古街保留了川南傳統民居風格,入選四川省第二批歷史文化街區,整個冠英街民居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走進狹長的古街,抬頭仰望,千年不變的天空下,是斑駁陸離的灰牆和古老的雕花屋簷,在娓娓訴說著這裡悠悠的歷史:據說以前這裡有個觀音閣,因之得名“觀音街”,1940年,以諧音取名冠英街,舊時,此街多為富家“公館”所在,大體為磚木結構平房或一樓一底樓房,均有石柱大門,院落多為兩進或三進的四合院,門窗雕刻十分精緻。在冠英街的兩端,還有明代的古城牆和千年放生池的唐朝石刻,與這條清代古街相互輝映。

古村記整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