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藝術|這位河南老人了不起 54歲考上中央美院 10年後有大成

汴梁藝術|這位河南老人了不起 54歲考上中央美院 10年後有大成

劉國辰,中國當代著名花鳥畫家、國家一級美術設計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中國舞臺美術家協會理事、鄭州市美術家協會顧問、河南大華書畫院新密分院院長、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正高教授、劉國辰藝術博物館館長。

汴梁藝術|這位河南老人了不起 54歲考上中央美院 10年後有大成

汴梁藝術|這位河南老人了不起 54歲考上中央美院 10年後有大成

年近古稀的劉國辰其藝術生涯是坎坷的。他自幼愛好書畫,曾被中央美術學院錄取,由於家庭出身等歷史原因打斷了失去了大學深造的機會。1999年,他時年53歲退居二線後報考了中央美院,經過一年的備戰,他於2000年考入中央美院國畫系,實現了自小就有的大學夢。在中央美院兩年期間,圖書館、畫室幾乎佔去了他的全部時間!生活上十分艱苦,經常到菜市上撿些菜葉、蘿蔔頭回到廉租棚煮鹹麵湯喝。可謂是:撿菜葉、喝麵湯,立志成家。雖然生活條件很差,但是隻要一提畫筆,那飽含的激情就噴薄而出,直畫到深夜孤燈、雄雞報曉尚餘興未艾!經過中央美院教授的教導,經過自己刻苦的學習,於2003年順利從中央美院研究生班畢業,畫藝突飛猛進。

汴梁藝術|這位河南老人了不起 54歲考上中央美院 10年後有大成

汴梁藝術|這位河南老人了不起 54歲考上中央美院 10年後有大成

豐富的人生經歷是藝術創作的源泉,不同生活角色的轉換給劉國辰的藝術創作提供了與眾不同的人生體驗。創作在師承傳統的同時,更注重適自然,師造化。他的畫作是其真情的流露與融注,作品中傾注了他對生活與自然的一往深情。他的作品貼近生活,關注情節,正是以生活為出發點,表現出人與自然的親和感。他善於用自己的眼睛尋找美的發現,善於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認識世界,善於用自己的表現手法去創作。他把所要表現的對象經過提煉,又以新的角度和眼光來反映傳統,創作出屬於新時代的新中國畫,開闢了獨特的藝術體系。

汴梁藝術|這位河南老人了不起 54歲考上中央美院 10年後有大成

汴梁藝術|這位河南老人了不起 54歲考上中央美院 10年後有大成

劉國辰經常到戶外觀察自然,以自然為師,印證諸法,以自然為生機,求心物同化,開拓和應用、訴諸於筆端。其筆下的雞色彩純樸,筆墨豐潤,讓人讚歎!他畫雞講究造勢,讓雞藝術化、個性化、典型化。他畫的雞如鷹眼般洞悉一切,似龍爪勇者無畏,如鳳尾美麗高貴,有虎勢大氣磅薄。他筆下的鷹風格大氣,繪形、繪神、繪情、繪風神氣骨,入古出新、不趨時流、獨創新法,凸現了中國式的審美特色。他筆下的孔雀色彩濃烈、筆墨雄厚、生機勃勃,往往“夫妻成對”,或依偎呢喃安享太平,或展翅高飛鬥志昂揚,洋溢著亢奮的旋律,散發出患難與共、共享和諧的情愫。他筆下的花卉,一般作為背景鋪滿畫卷的一個角落,多以盛放姿態出現,枝繁葉茂,迎風舒展。劉國辰筆下的老虎,或休憩、或端坐、或嬉戲、或奔跑,栩栩如生,一樣的威嚴,百樣的姿態。最為重要的是,在通過用中國傳統的水墨表現大自然的生靈的時候,他的眼睛是那樣的深邃和專注,他把要表現的動物形態深深的嵌進眼簾甚至心靈,然後通過一筆一畫和色彩的處理,就把老虎的神態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進入融會貫通,心神合一的大境界。

汴梁藝術|這位河南老人了不起 54歲考上中央美院 10年後有大成

近年來,在深入體悟前人審美精神的同時,劉國辰勤思求變,博採眾長,他的作品不是表象上對古人的簡單摹仿,而是極力表現對大自然的超越。2010年春天,劉國辰回到家鄉看到新農村建設實現的鄉村城鎮化美不勝收,但是農民缺乏藝術薰陶,就決定在五虎廟村創辦藝術博物館,滿足廣大農民朋友的文化藝術需求。在建館期間,他的右腿胯部得了骨股頭壞死。由於藝術博物館正在加度有序的建設之中,不放心的他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段,形成了壞死後期。在與病魔做鬥爭中,始終丟不掉自已欲強專私的畫筆,他強大的毅力和戰鬥力,深深的感染著我。經過艱苦的努力,總投資360萬元,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的博物館於2013年4月18日正式開館,除了學生捐助和企業贊助,大部分資金還是籌措,可是不管困難多大,也沒有打消,他建藝術博物館的決心。寫到此處,回顧為藝術而痴迷的勁頭,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精神,使人終生敬佩,心酸淚下。可謂是:坐輪椅、扶雙柺,丹青精神。

汴梁藝術|這位河南老人了不起 54歲考上中央美院 10年後有大成

文化的精髓在於以人為本核心在於為民造福,文化交流和文明共享是人類進步的永恆主題,藝術家的使命就是不斷創新。多年來劉國辰以展現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致力於中國畫的傳承與研究,在中國畫創作方面有自己獨到的建樹,形成了鮮明的藝術風格。

汴梁藝術|這位河南老人了不起 54歲考上中央美院 10年後有大成

此作品被人民大會堂收藏

作為藝術家,劉國辰先生涉獵廣泛,醉心於藝術品的收藏與研究。他有時徜徉於端莊古著的秦磚漢瓦,有時沉醉於古今中外的書畫藝術,有時則痴迷於凝重華美的瓷器古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