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有序可控放開湖北籍人員返程復工

武漢“封城”一個半月後,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得到有效控制,全國上下也持續進入復工復產新階段。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讓湖北特別是武漢以外區域的數千萬人在滿足相關條件情況下有序參與復工復產,已是當務之急。

根據國家衛健委數據,3月8日0~24時,全國新增確診病例40例,除了境外輸入的4例,其餘均為武漢市新增。換句話說,湖北省外和武漢以外的湖北地區,8日並無新增。實際上,武漢以外的湖北地區早在2月下旬新增確診病例已降至個位數,至今已有半月之久。

事實上,相比較而言,目前武漢以外的湖北地區的疫情形勢,並沒有2月17日左右全國其他地區集中復工時期嚴重。回過頭再看,半個多月過去,湖北省外地區特別是一些人口流入的大中城市,並沒有因為返程而暴發疫情。當然這其中科學防控也至關重要,但同樣可以說明,防控需要的是科學精準,而非“一刀切”式拒絕。

值得欣慰的是,3月7日開始,湖北省發放了首批“綠碼”,綠碼”可在湖北各地通用、互認,並將由低風險地區逐步向省內開放,意味著省內返程已啟動。

不過,湖北作為中部地區的人口輸出大省,有返程需求的人員,目的地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和武漢地區,所以不只需要放寬省內人員流動,也應該要讓有返程需要的湖北人能夠出得了省。統計顯示,近年湖北外出務工人員在1000萬左右,其中流入珠三角的人數就達到200萬之多。

而且,湖北人員出不來,湖北企業復工不暢,影響的不僅僅是湖北,而是整個中國的經濟。眾所周知,人類社會進入工業化時代之後,就告別了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社會分工越來越細。比如說,湖北外出人員分佈在各地不同類型公司的諸多崗位,有的可能是關鍵位置;湖北當地的企業是某一細分行業領域的聚集地,停工直接影響了相關產品的供應,對上下游企業產能恢復造成影響。此前就有報道稱,不少湖北地區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非常擔心此次疫情會讓曾經的客戶另擇他人,失去業務。

因此,在當前疫情防控卓有成效之際,應該在滿足相關條件的情況下有序可控放行湖北人員返程復工。當然,為了消除其他地區人員的恐慌心理,湖北方面應掌握返程人員的身體健康情況並出具相關證明,將“綠碼”由省內互通擴展到省外認可,就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至於湖北省外地區,特別是人口流入較多的發達地區,也不應對湖北人有排斥心理,尤其應該糾偏此前對湖北籍人員“一刀切”的行為。目前在湖北特別是武漢地區疫情已得到十分有效控制時,外省地區既要從科學、人道主義的立場接納湖北人,更應該從經濟秩序恢復的角度,在符合防控要求的前提下,讓湖北人儘快參與到復工復產中來。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可以要求湖北人進行適當時間的隔離,並提供必要的協助。

需要說明的是,過去一個半月時間,疫情給國人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也對中國經濟形成了不小的衝擊。目前雖然國內疫情逐步被控制,但中國以外地區卻呈現擴散態勢,根據世衛組織報告,僅8日中國以外地區就新增確診3610例,其中意大利、韓國和伊朗累計確診都在6000例以上,且增長速度未有減緩態勢,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也受到嚴重影響。

所以,未來執行包括外防輸入在內的科學防控政策同時,鑑於目前武漢以外的湖北地區疫情防控成效,呼籲有序可控放開湖北籍人員返程復工,促進經濟秩序更好更快恢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