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種被控制的宿主,吃什麼去哪裡,甚至什麼時候“獻身”都被操控

2種被控制的宿主,吃什麼去哪裡,甚至什麼時候“獻身”都被操控

我們身邊充斥了各種微生物,看不見,聞不到,也摸不到它們。

早在17世紀,微生物第一次在顯微鏡中被發現,在150年後,人們才意識到微生物會導致疾病。

微生物是可怕的,可怕到可以欺騙宿主,並對其進行精神控制。

有些細菌已經練成獨有的技術來控制宿主,精神控制能力強到可以讓宿主為它們獻身。

2種被控制的宿主,吃什麼去哪裡,甚至什麼時候“獻身”都被操控

一、弓形蟲

這是一種偏愛貓的寄生蟲。

它的一生,需要兩種宿主,中間宿主,包括魚、蝸牛、鳥、昆蟲類等,而貓和貓科動物是它的終極宿主。

簡單來說,弓形蟲可以感染大多數動物,但在這些動物體內,它只進行無性繁殖和傳播,只有在貓或貓科動物體內可以進行有性繁殖和傳播。

寄生蟲利用貓來交配和產卵,離開貓的糞便後,進入一箇中間宿主,並孵化和成長。一旦它們都長大了,弓蟲就會想方設法回到貓的身邊,重新開始這個循環。

2種被控制的宿主,吃什麼去哪裡,甚至什麼時候“獻身”都被操控

它們怎麼回到貓身邊?
當然,通過“意念”控制中間宿主為貓犧牲自己。

最常見的中間宿主是齧齒動物,貓最喜歡的獵物。

寄生蟲“劫持”了老鼠的大腦,使它忘記害怕貓。研究人員發現,感染了弓形體的老鼠不會像正常老鼠那樣從貓身邊逃走,相反,它們會若無其事的走向貓。

2種被控制的宿主,吃什麼去哪裡,甚至什麼時候“獻身”都被操控

弓形蟲不僅會影響你的愛貓,同樣也會威脅人類。
三分之一的人患有弓形蟲病,它是人類最常見的寄生蟲感染之一。

200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感染弓形蟲病的人更容易發生車禍,科學家們甚至在研究弓蟲和精神分裂症之間的聯繫。

2種被控制的宿主,吃什麼去哪裡,甚至什麼時候“獻身”都被操控

弓形蟲控制受害者的主要物質是多巴胺。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是一種幫助神經元相互傳遞信息的化學物質,尤其對那些涉及到恐懼、運動和大腦獎賞中心的神經元有影響,但至於弓形蟲是如何使用多巴胺的細節,科學家還沒有確定的回答。

二、桿狀病毒

若被一種寄生生物折磨,已經讓人頭疼不已,那麼被兩種生物寄生,又會發生什麼?

這麼悲慘的經歷,發生在一條毛毛身上。

兩種寄生生物中,桿狀病毒是終極大BOSS。在它眼中,另一個寄生生物也是它的宿主。

2種被控制的宿主,吃什麼去哪裡,甚至什麼時候“獻身”都被操控

它們的關係是:桿狀病毒蜂,寄生蜂又產卵寄生在毛毛蟲身上。

這種病毒會感染某些種類的寄生蜂,而寄生蜂又會利用毛蟲作為它們幼蟲的寄主,於是,病毒和寄生蜂卵一起跳到毛蟲身上。

前期,這種病毒對寄生蜂卵是非常有利的,畢竟寄生蜂才是它們的主要宿主,它們需要幫助寄生蜂生長。

為了確保寄生蜂幼蟲的生長,病毒接管了毛毛蟲的身心,讓毛毛蟲胃口大開,能吃什麼就吃什麼。

與此同時,寄生蜂幼蟲也在不斷地成長,一旦長到一定程度,寄生蜂幼蟲就會從毛蟲的身體裡破繭而出,結繭蛻變。

然而,故事並沒有在這裡結束。

此時若毛毛蟲還活著,它完全可以離開過自己最後的時光,但是它會選擇留下,照看正在轉變的寄生蜂幼蟲。

最後,病毒獲得了一個新的宿主,而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毛毛蟲的“無私奉獻”。

2種被控制的宿主,吃什麼去哪裡,甚至什麼時候“獻身”都被操控

世界上還有許多想改變宿主思想的寄生生物。

關於寄生,很多都存在誤區,並不是所有的寄生生物都是寄生蟲,有的是擬寄生物。

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寄生生物不會殺死宿主。

而擬寄生物,說白了就是,寄生在作為“食物”的宿主中,最終會殺死宿主。電影中的異形就是典型代表,還有大自然中某些昆蟲。

2種被控制的宿主,吃什麼去哪裡,甚至什麼時候“獻身”都被操控

寄生的種類非常多,遠不止以上兩種。
像小編老朋友,已經出場很多次的“殭屍”蝸牛,因為感染雙盤吸蟲,導致眼睛畸形,甚至為了傳播,一直作死,希望鳥類來吃掉自己;

像現在普及率比較高的狂犬病毒,病人後期,吞嚥和呼吸變得困難,並且會出現一種怕水的奇怪行為;

還有電影《鐵線蟲》中描述的,被感染的宿主,為了達到鐵線蟲繁殖的目的,會不斷跳入水中。

2種被控制的宿主,吃什麼去哪裡,甚至什麼時候“獻身”都被操控

最後

很多人會思考:為什麼小小的寄生生物會進化得這麼恐怖?

早在20世紀80年代,有科學家認為,這是因為寄生蟲的基因戰勝了宿主的基因。

繞來繞去又回到了基因水平。

科學家認為生命都是由基因控制,而寄生生物唯一的動機就是儘可能多地複製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