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黃土大山中,無人機發現1個古村落,建築像個布達拉宮


春天的一個上午,攝影師一行人在山西省晉南山區採風,黃土大山裡的溝溝壑壑十分的壯觀,影友放飛無人機,在一個山坳裡發現了一片神秘建築民居群落,規模宏大,讓人震撼,如同布達拉宮的建築形式,大家急忙開車一路奔下山去。

古建民居的村落中心地帶保護的十分完整,座座獨立小院相連,能與喬家大院和王家大院相媲美,其中往來有小門暗道相同,站在村子的最高處遠遠望去,民居建築有完整的小院也有殘垣斷壁,總體印象還是完整,從院落的規模和布區上依舊能看出往日的輝煌,為了弄清古村的歷史,我們決定尋找一個嚮導瞭解情況。

我們在古村的最高處遇見了這位老人家,他說自己叫要青喜,今年已經82歲了,在這裡住了一輩子,這裡是山西省汾西縣的師家溝村,清朝乾隆年間本村有四兄弟,在外為官發跡後在此興建了四合院落數座,在後來的200年間隨著家族人口的增長,圍繞著中心院落又擴大建成若干小院,再後來當地農民在外圍也建起了院子,師家溝村落面積不斷地擴大,就形成了現在的規模。


十多年前當地農村開發旅遊,師家溝就被選中,古村子的中心建築群已經被全部收購,並且在慢慢修復中,這幾年農村年輕人都搬了出去,老宅子裡只留下了幾個老人在留守,他也是其中之一。山村依山而建,巷道里青石鋪道,民房清一色的青磚結構,由於時間久遠大都已經脫色變為黃土牆面。

這個完整的四合院子位於古村落的中央,當年應該是家族德高望重之人的居處,主房為二層樓結構,房簷下立柱木雕精緻豪華,據說馮小剛把這裡選為電影《1942》的拍攝場地,房子上的紅燈籠也是那個時候為了製造氣氛掛上去的,這裡也是攝影團經常光顧的地方。

要大爺的家就在村子的外圍,他說自己的老宅以前也在古村子的中心地帶,早已賣給了旅遊公司,後來花錢在這裡買了小院子,雖說這裡不像自家的老宅那樣豪華,但是還是比較講究,延續了當地農村四合院子的特點,分別有1進院2進院和3進院,房子裡邊是用青磚建成的窯洞。


古村建築鱗次櫛比,層層梯進,和布達拉宮有相似之處,要青喜大爺說他們常常把這裡叫做小布達拉宮,每個家戶的房子幾乎都是背風向陽,站在上邊極目遠望,心曠神怡,大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這位88歲的老人也是古村留守的老人家之一,他說自己雖然是個老農民,但是從小受到家庭傳統教育的影象很深,牢記了老人們“耕讀傳家”的教誨,非常喜歡書畫藝術,現在每天在家裡寫寫畫畫,老有所樂。居室裡的四周牆壁上掛滿了他的書畫作品。

不住人的老宅院收拾的非常乾淨,磚雕的門楣刻字彰顯了當年主人尊老的優良家風。

據要青喜老人講,古村落市政府牽頭進行保護開發,因為沒有開發商投資,10多年間修修停停,進展緩慢。目前還沒有開始買門票,古村落裡遊客三三兩兩不是很多,巷道里也見不到任何商業活動跡象,就連土特產和旅遊紀念品也沒有,是一個很“乾淨”的古村落。

除了遊人這裡偶爾還有三三兩兩的攝影愛好者光顧,他們多為喜歡民俗紀實的拍客,在古村院落裡尋找人文紀實感覺,履行著紀實攝影者的責任和義務。

圖為3個遊人走在幽深的巷道里,看看是不是有穿梭時光隧道的感覺?

事有湊巧,當天我們遇到了來自臨汾市的老年攝影團在這裡活動,也就趁機混進去蹭拍農民舞獅隊的表演,讓我們也感受了晉陝黃土風情民俗。

這是矗立在師家溝村子正門的一個石牌坊,200多年的風風雨雨中它依然穩穩當當的矗立在原地,見證著古村落的時代變遷,訴說著發生在這裡的一切一切。

舞獅隊農民們表演完畢,大家坐在外邊的巷道里休息,沒有無人機的攝影師抓住機會,拍下了這樣一張圖片,大家從這個方向看古村是不是有布達拉宮的感覺啊?是形似還是神似?您看出來了嗎?【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