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73年的國營工廠

老照片:1973年的國營工廠

1973年,法國著名攝影師布魯諾·巴貝跟隨訪華的法國總統的喬治·讓·雷蒙·蓬皮杜首次來到中國。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加入了瑪格南圖片社, 1978—1979年,任瑪格南圖片社歐洲區副主席,1992—1995年間任主席。巴貝是瑪格南圖片社率先使用彩色膠捲的攝影師之一,他對色彩自由而和諧的運用成為了他的個人標誌。

老照片:1973年的國營工廠

本組圖片系布魯諾·巴貝在北京、上海等地參觀國營工廠時拍攝。計劃經濟時代的國營工廠亦是“鐵飯碗”單位。鐵飯碗,顧名思義,飯碗乃鐵所鑄,堅硬非常,難於擊破。人們通常將其意延伸,指一個好的單位或部門,工作穩定,收入無憂。

老照片:1973年的國營工廠

1840年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入侵中國,在中國設立工廠,是中國近代工業之始。這時期的外資工業主要是為外商對華貿易服務的。從1843~1894年,外國在華一共設立了191個工業企業;其中116個屬於船舶修造業和絲茶等出口商品加工工業。

老照片:1973年的國營工廠

外國在華創辦工業後20餘年,清政府開始創建用機器生產的工業。從1861~1894年,清政府一共經營了21家軍用工廠(包括一家船廠),所費資金從低估算在5000萬兩左右。

其中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製造局和湖北槍炮廠,規模較大,設備比較齊全,是中國近代工業創建時期的大型工廠。

甲午戰爭後,民族矛盾日趨激化,抵制外貨,設廠自救的呼聲遍及全國。1895~1913年,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進入初步發展時期,並且在1896~1898年和1905~1908年出現了兩次投資工業的熱潮。

老照片:1973年的國營工廠

中國工業的發展到20世紀30年代遇到了市場危機的威脅。內戰削弱了廣大人民的消費能力;東北廣大市場和資源被日本侵略者霸佔;西方列強為了轉嫁經濟危機,跌價傾銷進口商品;連同日本在華北的嚴重走私等等;造成國內市場購買力銳減,出現了物價下跌而銷售遲滯的景象,迫使工廠停工減產。

老照片:1973年的國營工廠

抗日戰爭時期,表現在中國經濟上的一個突出現象,是官僚資本的形成和膨脹。統治集團憑藉國家政權,巧取豪奪,特別是在抗戰時期,利用戰時經濟統制,借用“公營”名義控制工業企業。在這種情況下,民營工業處於受壓制和被排擠的地位。

老照片:1973年的國營工廠

新中國成立以後,清末民國以來的近代工業很快實現了所有權的轉制,成為人民政府所有的經濟實體和新中國公有經濟的主體。通過人民政府的沒收官僚資本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19世紀末以來,近代工業絕大部分轉變為國營企業。

老照片:1973年的國營工廠

在1978年改革開放前,乃至到20世紀末,國有企業一直是政府支持和扶植的對象。政府稅收的很大部分都投入到國有企業中,大量的國有企業因此建立和出現。【國營工廠,1973年。攝影:布魯諾·巴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