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老师被其它老师公认上课上得好,但学生成绩就是不行,还年年倒数第一?

有挡CVT变速箱发明人


被其他老师公认上课上得好,但学生成绩就是不行,还年年倒数第一,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只管教不管学。

在21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也听过不少课,当中就有一些老师,只顾自己讲,从头讲到尾,有些也确实讲得挺精彩,让听课者觉得老师水平确实很高,令人大开眼界。但是学生们作为学习的主体,课堂参与度低。这种现象是典型的管教不管学,教学成绩自然是不会理想的。我之前就遇到过这样一位历史老师,像郑达讲故事一样课讲得挺生动,深受听课老师和学生的喜爱,但学生的成绩就是不行,年年垫底,原因就是他所讲的内容全部都是与考试无关的,学生的成绩会好才怪呢!

第二,只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

有些老师课上得好,作业也布置了,但不注重知识点和课后作业的落实,学生做作业质量差,甚至很多学生没完成作业,成绩自然也不会好。

第三,备课不够深入。

每课书每个章节,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强调哪些知识点是重点,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的。但有些老师备课不够深入,对重点目标没有落实到位,学生考起试来自然不行。

第四,老师在做show。

不排除有这样一些老师,有领导和同事听课的时候就特别认真备课,准备充分,公开课效果好。但是没人听课的时候就马马虎虎,不备课直接拿起书本就去上课的也不是没有;平时应付检查的时候做做数据,不用检查的时候能省则省的也不是没有。这样的老师教学成绩自然不会好。

我认为,被其他老师公认课上得好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课上得好学生成绩也好才是真的好。相反,我见过一些老师,课上得不怎么样,但是人家所教的成绩很好,这样的老师,其责任心可见一斑。

哲妈说教育,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觉,为孩子解决学习上的烦恼,让学习变得更轻松。欢迎关注我。

哲妈说教育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的观点是:讲课好和学生成绩好是两个概念。

以下是分析


之前我曾经设想过一个假设:

我上学时英语成绩不好,后来进入到培训行业,也在想如何能提高英语成绩。我通过跟许多人交流,我发现我上学时英语不好的起因是单词记不住。

然后我就开始与教词汇的老师进行交流,发现词汇老师们有各种方式教课,有谐音派、流星蝴蝶剑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籍教学生背单词。

后来我想,如果我找一个彪形大汉站在学生身边,如果不能一天背500个单词就打学生一顿,学生是否能背下来单词呢?应该也能,而且感觉上效果可能会更好。那么,这个彪形大汉会教课吗?不会!!

如何保证课堂效果

老师教的再好,不能落地,知识都只是老师的。

教只是所有层次中最底层的存在(当然,教是基础),其次是需要自己练习。所以,教师给学生布置的练习作业是否保质保量完成,也是课堂效果好坏的根源之一。为了保证学生作业完成,我曾经专门做过一张学习效果落地表,要求老师对每名学生进行日常作业跟踪,并记录学生完成作业时间、用时、完成情况等,以方便做后续教学。

再其次是学生之间做相互讨论,对学习的帮助很大。我之前但悟空问答里曾经回答过一次我曾经针对成绩较好学生的授课模式,我会通过引导他们对题目进行归纳整理,并共同讨论出解体思路及步骤,甚至会带着大家一起讨论出这种类型题的解体模板。

最后是学生可以自己把东西讲出来。这个其实是我在做新教师培训师,很多新教师说出来的,大家发现通过新教师培训期的大量做题及讲课,自己的学科能力有飞跃成长,都说如果上学时也这么学习就好了。

以上是我的观点

关注我,每天分享教培机构运营与管理的心得


教培行业于盼


我读高中那会特别喜欢我们的政治老师。我们的政治老师上课幽默风趣,讲课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特别强烈的代入感,大家特别喜欢政治老师的课,但是我们两个班的政治成绩一直在我们整个年级倒数。我们一个年级普通班有24个,优秀班级有4个,也就是说我们政治老师代课的两个班级在28个班级里面,排名倒数。


我们政治老师的课也曾经作为示范课,作为素质教育的示范课参加过优秀课程的评选。在我们的政治课上大家的课堂气氛是非常棒的,是其他科目无法比较的。我们喜欢政治老师,喜欢他的幽默风趣,喜欢他讲课深入浅出,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政治成绩一直都不理想。

每个学期给自己的老师进行评价的时候,政治老师的评分都是非常高的。直到后来我当了老师,我才知道政治老师能够做到跟我们打成一片,用他的个人魅力、用他的幽默风趣,让我们崇拜他、喜欢他,他成为了我们的偶像。但是他并没有把他的政治课教好。我们上他的课,更像是在听一场相声,或者是在听一个老师在讲故事,而不是在学习。

与我们的政治老师不同,我们的班主任化学老师,还有我们的年级主任物理老师都是年龄比较大的老教师,他们在上课的时候没有那么多幽默风趣的谈吐,更多的是一板一眼的给我们讲解一些知识点,在这些知识点之外,还要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甚至我们的化学老师和物理老师上课的时候,根本就不用带课本,有时候连他们的教案都很少翻开去看,他们能把自己每堂课的一些知识要点熟记于心。

他们课堂的掌控能力非常强,但是因为他们的课比较古板,所以在课堂上很多学生容易走神打瞌睡,但是我们的化学老师和物理老师练就了一手的弹指神通,发现不认真听课的学生时粉笔能够准确无误的丢在这个学生身上。有的时候也会罚学生罚站,也曾经几次把课本卷起来去打学生的手心。

在我们心中,我们的化学老师和物理老师是非常严肃的,不讨人喜欢的。在每个学期给老师的评价中,有些学生故意会给这两位老师打低分。但是我们的化学成绩和物理成绩一直在整个年级是比较靠前的。而且他们一直都是优秀教师,还参与过一些教辅的编写工作。


小糖果爸爸的育儿经


愚友认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个主体,因为学生获得知识你过程,是每位学生在灵魂深处通过潜移默化后才能完成的。而学生的智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又是各不相同的。而那些被多人多次演导的所谓示范课,研究课等,看似滴水不漏,其实很多都是耍的花枪。听者无可挑剔,拿回用之十之八九不灵。记得十多年前,我应邀去听一堂县级公开课,据说这堂课已准备了二月之乆,并到其他班级进行过多次试讲。课堂上,确实使我听得频频点头,看得眼花缭乱。快到下课时,我顺手拈来一本教科书,找准了本课应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悄悄靠近主持人说:让我们验验教学效果行吗?回答:行。我立马邀约三人,当堂测试,当面改卷。其结果是全班仅人平三十六分。全场哑然。愚友认为,公开课值得学习的东西是有的。如果不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去照搬照抄也是不妥的。


用户1961058940644


学生成绩好不好,主要在于知识点的落实,而不仅仅是老师上课好。

与本题相反的,有些老师上课并不精彩,但他的学生考试分数高(在应试教育的标准下,就是成绩好)。本人曾经的同事,经历很复杂,一开始是民办教师,后来去当兵,转业后在某工厂做保卫,工厂破产后到我所在的学校做老师,教政治课(现在叫思想品德课)。此人基本不讲课,就是要学生背问答题,如果学生不能完成背诵任务,就把这个学生拉倒讲台上一顿胖揍。以至于有些学生毕业后回到母校,要打这位老师。我们当时每学期末都要全区统考,这位老师教的政治课总是全区第一。

但从分数来看,成绩的确不错,他讲得不怎么样,但通过打骂让学生落实了知识点,所以考试成绩特别好。但从长远来看,分数高就是成绩好的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


非优秀教师


就我来说吧。我教小学英语。我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提高英语兴趣,多说多练。每节课都找学生上来5分钟英语展示。一个学期下来50个学生基本都能轮到。每次只让他们背5个单词。抽着学号回答问题,不用举手。对于学习差的。只要敢说就行!初中还会重新学。但每到期末会有考试!我们这里还挺搞笑!小学英语考语法,考作文,考阅读理解。5年级的整得跟初一的差不多!我真心不明白!所以每次考试6个班。我教的班一个拿第一,一个拿第六,一个拿中间。就这校长还说我。但我觉得没错!最起码150个学生只有30个不及格。我知足了。但没办法!学校局里看的就是成绩,才不管你老师的教育理念呢!英语每周就3节课。有的学生还不背单词,有的家长也辅导不了!你说着急不!


Apple400


就题主的提问来说,师兄认为有些老师被其它老师公认课上的好,并不等于学生也觉得该老师课上的好,更不等于学生成绩就该很好。

在师兄上高中的时候,有个数学老师被老师们公认为很有能力,对数学这一科目很有见解,但这位老师所带的班级,就数学这一项在全校的排名一直是倒数的,我有一个朋友高一的时候在他的班级,高一数学的基础都没有打牢,后来还跟我说幸亏高二换数学老师了。

我一开始还不能理解,直到这位老师高二下班学期给我们上课,我才深有体会。这位老师所讲的课,没有重点,讲得入坠云里雾里的,等到下课铃响了,觉得什么都没听懂。

有的老师能力好,声望高,但不代表他会讲课,而且老师认为的好和学生认为的好的评价标准也是不同的。


师兄说教育


课上得好的最重要标准是教学目标达成率高。实践表明,课上得好,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并能主动思考问题和练习,教师能把握重点内容,突破难点的方法较好,且总结到位。而课堂向来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课堂学的扎实,班级整体成绩交应该不会差。



当然,对于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差,还与考试前的复习工作紧密相关。由于学生对掌握的知识会遗忘是客观规律,因此,教师的复习工作应该体现在二个方面,即平时穿插于课堂的知识前后联系的复习,以及考前专门的迎考复习。对于迎考复习,既要复习知识体系,更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巩固、查漏补缺,并要求学生对平时整理的错题进行再练习,有效避免重复犯错。



另外,对于复习,教师的能力还体现在,分析近三年同时期的考卷,总结出必考的内容,并针对性的进行举一反三。对于复习,在火侯差不多时,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也很重要,因为考试毕竟是学生考,而不是教师考。



所以,题主描述的情况,应该是该教师只会教,不善于引导和组织复习,不能称之为“上课上得好”。


红蓝推演


有些老师被公认为课上的好,但学生成绩却不行,这种情况的确存在。下面我就来说说这些情况。

一、表演课好看却不实用。

有些老师被公认为课上的好是因为他在公开课、观摩课或赛教课上表现突出。但这种课往往具有表演性质,为了这样的一节课他反复研究或请人指导,有的还在班上反复试验。这样的课好看,师生配合也好,但并不实用,因为他在平时并不会这样上,这并不能反映他的真实情况,所以他在平时的教学中成绩并不突出。


二、教师不仅要会教书更重的是要有责任心。

有的老师课上的很好,但课后不注重学生作业、试卷的批改和晚自习辅导,最终学生的成绩也不好,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只有通过不断的巩固和加深才能完全掌握。反而有些新教师虽经验欠缺但却很有责心,时常守在班上,随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辅导,通过对学生严格要求,也可以让班级成绩名列前茅。



三、教师教书还要结合班情和学情。

有的老师长期带重点班和火箭班,教学效果显著,但如果将他调到普通班,或由文科调到理科,他会因为不适应而导致班级成绩变差。因为重点班和普通班,文科班和理科班的学生差异是比较大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果仍按原先的方法去教肯定行不通。

四、躺在以往的辉煌上睡觉。

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光有一桶水还不够,应该有一股源源不断的水才够。有些老师以前上课上的很好,桃李满天下,可后来不学习,不知道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慢慢就落伍了。

总之,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课要上的好,课外也要有责任心,还要不断的学习才行。


教育黄金眼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这个老师上课上得好,是被“其他老师公认”的。那么,问题来了。

一,“老师公认”不等“学生公认”。老师讲起来头头是道,可学生听起来一头雾水。老师自顾自地讲,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学生听得怎么样?有没有思维?是不是听懂了?全然不顾,不问,也不管。一节课下来,老师获得了讲课的满足感,而学生恍恍惚惚不知所云,除了也许记得老师讲课时眉飞色舞的样子,一无所获。

二,老师教学缺乏针对性,忽视启发性。老师讲课,首先要注意的,是带着学生跟着自己一起思考,学生学习时的“思考”,是一切学习的“根”。老师要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有效防止学生思维与课程进程脱节,换句话说,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主导,通过老师的讲授和引导,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因此,老师讲课,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三,课堂教学只是老师教学的一个环节,除课堂教学外,还必须重视课外辅导(比如自习时的辅导),检查学生作业,认真讲评作业、试卷,并通过学生作业、试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反省自己,改善课堂教学。

总之,“学习”是师生双方的事,课堂教学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才是主体。仅仅是老师讲课好,并且是“老师公认讲得好”,是没有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