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为什么这么重要?《毛选》中对调查这件事的探讨

调查为什么这么重要?《毛选》中对调查这件事的探讨

调查为什么这么重要?《毛选》中对调查这件事的探讨


【专栏介绍】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欢迎关注"《毛选》中的智慧"专栏。

今天阅读的文章是:《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

【伟人智慧】

人要想获得知识,无非来源于阅读和经历。我们常说,读书这件事情非常重要,为什么呢?因为读书,就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去看世界。而经历,则是通过自己的脚步,去了解认识这个世界。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借助别人的眼光、思路,来打开自己的视野。如果不读书,那么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去经历,所有的坑都得自己去踩,这是非常长的一个阶段,也是非常难的一个旅程。很可能还没有走出多少,生命就已经终结了。而完全依赖于读书,则会造成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完全活在别人的思想里面,别人说的对的,那么就是对的,别人说是错的,那么就是错的。经历的作用,就在于弥补这种极端。

经历,就是通过自己亲身去感悟,亲身去体会,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帮助自己判断,走出别人的思想泥潭。例如,在抗战时期,出现了许多妖魔化党的文章出现,导致许多人对这个政党出现了误解。一个美国的记者,叫做斯诺,就亲身来到延安,见到了作者。这一见,这一调查,这种谎言与误解就不攻自破了。随后,他便写出了反击的文章,冲破舆论的封锁,将事实摆在了世人的面前。

言归正传,作者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是一九四一年的三月。此时,整个中国还笼罩在抗日战争的阴霾之下。为了打赢这场救国战争,作者提出的战略方针是持久战。什么是持久战?简单来说,就是不要犯冒进主义,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

抗日战争的后期,日本的触手已经不再是东北了,而是逐渐南下,战线逐渐拉长。我们知道,打仗时候,拼的不仅仅是正面对抗的实力,也是拼后勤保障能力。日本的战线拉得如此长,补给线也就越长,所需要消耗的资源也就越大。而日本的物资保障,很大一部分又是来自于美国,而不是本土。这就导致了,一旦美国断了支援,日本很可能就会支撑不住,或者进行战略上的收缩。

而对于中国来说,要想打持久战,那么就要保证后勤。这就像一个人一样,要想活得久,吃饭问题总得解决好。而后勤,就在于根据地。而最适合建立根据地的,就是农村。为什么呢?

打赢一个地方,并不意味着就能够占领一个地方。要想占领一个地方,就得有人来管理这个地方。日本的战线拉得这么长,他能够安排这么多人来管理吗?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日本就得扶持中国的汉奸来帮他管理。而汉奸的触手,要想深入到基层又非常有难度,这是国民党统治下的民国政府所遗留下来的问题。这种权力的真空,造成了农村是非常好的根据地场所,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提出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

继续往下推。要想建立根据地,那么就得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而要想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可是一个大学问。你要是不了解具体的情况,直接就去帮助别人,极大可能会给别人帮倒忙。而要想了解具体情况,最好的方式就是调查,也就是我们上文所讲的亲身去经历。变革梨子,才能够知道梨子的滋味。

作者提出的指示是这样说的:"现在我们很多同志,还保存着一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作风,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却在那里担负指导工作,这是异常危险的现象。对于中国各个社会阶级的实际情况,没有真正具体的了解,真正好的领导是不会有的。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调查社会各阶级的生动情况。

"

我们来分析这段话。首先,就是目前还存在一种不良的作风。这种不良的作风,就是领导同志在不了解下情的情况下,担负指导工作。作者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

举个例子,例如公司要开办一个饭堂,由你来负责。你听完之后,马上着手,选址、装修、招厨师、招饭堂员工,非常勤劳。结果,饭堂开办之后,大家怨声载道,说菜都做得太辣了。原来,在你看来,江西菜非常好吃,便找了一个江西的厨师过来。可是,你忽略了一个具体情况,公司的员工,大部分都是不吃辣的。完了,好心办坏事,辛苦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反过来被人喷了一顿。

这就是不了解下情。

如何去了解下情呢?作者提出了,要向社会做调查,并且要深入到阶级情况中去。也就是说,光了解农村人口有多少,土地面积有多少还不足够,还要了解这个农村里面,富农有多少,贫农有多少,商人有多少,工人有多少。

例如,在听到大家的反馈之后,你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情况。随后,你便开展了一次调查,公司的员工有多少,具体来自哪些省份,公司的领导层来自哪些省份,大家都喜欢吃什么类型的菜。具体的情况了解之后,你的心里开始有点底了。

做到这里就足够了吗?在作者看来,还不足。调查,只是对于情况的一个客观了解。要想更加深入,那么就要开一次调查会。

找几个有经验的中级和下级干部,或者老百姓,问一下具体的情况。为什么要找中下级的干部以及老百姓,而不找上级干部呢?这是因为,中下级的干部,处理负责的政务,都会更加地贴近实际情况。从他们口中,更能够找到一些更加实际,不加修饰的事实。至于百姓,他们是农村生活的基本盘,他们所反馈的,就是第一手资料,非常重要。

例如,你在调查了饭堂员工的省份情况之后,找来几个经常在饭堂吃饭的员工,问一下他们具体想吃什么菜,分量够不够,还可以怎么改进。如果你找的是经常不在饭堂吃饭的人,那么调查出来的信息,就是不值钱的,没有什么作用的。

上面所讲的,是调查的基本要求。在这里,作者也提出了,在调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工作态度,那就是要有满腔的热忱,眼睛向下的决心,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

有些人,表面上是去调查的,实际上是去摆臭架子的,仗着自己干部的身份,欺负老百姓。因为,群众掌握的都是第一手的信息,这些第一手的信息,能够非常真实地反映情况。

眼睛向下。就是要看到更加细致的东西,看到更加底层的东西。开调查会。开调查会的目的,是避免糊里糊涂,胡乱调查,扩展湖区消息的途径。

例如,你找来几个公司的员工过来讨论饭堂的事情,结果趾高气扬,首先就是批评他们乱提意见,导致你被领导批评。这种臭架子,使得大家心怀怒气,不对你说出真实情况,好吃不说,不好吃也不说,信息通道闭塞了,饭堂的生意越来越差,这下子就更加严重了。

我们都知道,商鞅的变法非常出名,正是由于他的变法,使得秦国快速富强起来,进而一统天下。而商鞅的变法,绝对不是坐在房间里面想出来的,他是亲自到秦国的偏远地区,实地进行考察的。

考察了几个月的时间,回到秦国,找了秦孝公,说明了具体的情况,并提出了具体的变法措施,这才让秦孝公相信他,帮助他进行变法。由于掌握了具体的情况,也使得商鞅的变法非常有针对性,特别是对私斗的禁止。商鞅本是卫国人,又长期在魏国生活,如果他没有经过调查,怎么会知道秦国的私斗情况非常严重,下决心要禁止掉呢?

在上文我们提到,要了解这个社会,读书和经历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为什么不通过阅读资料来帮助领导干部获取情况呢?这是因为,对于这方面的信息,或者说完备的资料太少了,所以必须要亲自去做。做完之后,要形成结论,以便于后来人可以更好地了解情况。

同时,做调查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联系理论的方式。理论这种东西,用得好了有无穷的力量,用得不好就变成了空中楼阁。例如王明这些人,理论学得非常好,甚至还以马克思理论家自诩。可是对中国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就变成了教条主义的代言人,做出了冒进的军事举动,差点让红军被团灭。

作者说过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虽然曾经被人讥为"狭隘经验论"的,我却至今不悔;不但不悔,我仍然坚持没有调查是不可能有发言权的。"把客观当成狭隘,无非就是井蛙观天的观点。在事实面前,像那些只会动嘴皮的人,终究要扫进历史的垃圾桶中。

不得不说,能够将这么深刻的道理,掰碎了写成如此通俗的文章,也就作者一个人了吧。这篇文章,很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强调了调查的重要性,提出了调查的方法与态度,批评了错误的思想,这些内容,对于现在很多人的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一篇不得不读,不得不学的好文章。

【触类旁通】

历史使人明智,经典使人通达。

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欢迎搜索:稽圣

进行关注并订阅所有文章,欢迎转发、在看、收藏。

调查为什么这么重要?《毛选》中对调查这件事的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