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宽厚仁慈的朱高炽为什么能够胜过骁勇善战阴险狡诈的朱高煦,最终问鼎帝位?

崔浩畅谈历史


身残志坚宽厚仁慈的朱高炽,这个形容词是不准确的,朱高炽只是胖,但是并不残疾,如果过度肥胖也算残疾的话,当然也可以这么理解。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1395年被立为世子。尽管是世子的身份,但是这个长子却并不受朱棣的喜爱,原因是这个儿子太胖了,而且喜静不喜动,好文不好武。这让朱棣觉得这个儿子身上没有一点自己的血性。

靖难之变,展露长华

靖难之变时,朱高炽留守北京抵御大将李景隆的50万大军周璇,成功的保住了北京。同时,建文帝还写了书信给朱高炽,希望他能归顺朝廷,并承诺给他封王,对于他父亲的事情绝不牵连他,而朱高炽接到信之后,连看都没有看一下,就让人信送回去了,使得建文帝的离间计失败。

可以说朱高炽在靖难之变中的表现非常耀眼,永乐二年,1404年5月,朱棣在大学士解缙、黄淮的极力要求下立他为皇太子。

当然朱高炽在被立为太子之后,朱棣也是多次动了废黜太子的念头的,朱高炽监国期间,他担心太子有什么不轨的行为,于是便命令礼部侍郎胡濙暗中去监视太子的行为,并叮嘱他说:"人们常说太子失德,你可以到京师,多多观察。要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赶紧来奏报。" 显然朱棣对朱高炽已经有了看法了,然而胡濙被太子的老实折服了,"以皇太子诚敬晓谨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释"。

成祖好圣孙,传位朱高炽

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深受朱棣的喜欢,传言朱瞻基出生的当晚,朱棣做了一个梦,梦中他的父亲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而当晚朱瞻基降生了,他认为这个就是上天的预兆,自己的孙子将来必定是天子,这个梦对于他发生靖难之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朱棣非常重视朱瞻基的教育,亲自挑选当时的著名文人担任他的老师,同时也不忘自己亲自教导,出兵漠北时,还将他带在身边,教他了解如何带后打仗,锻炼他的勇气,这对后来的朱瞻基的亲征有非常大的帮助。

立朱高炽作为太子,朱棣的内心是不愿意将江山交给这个和自己性格无半点相似之处的儿子的。

由此可见:朱高炽没有被废黜,并不完全仅因为他是长子,符合儒家的长子继位规则,同时也因为他本身为人宽厚,学识过人,在监国期间做了的政绩也颇受大臣所好,得到了朝臣们的支持,他的儿子受到朱棣的喜爱,也是为他加分的原因之一。

朱高煦越来越膨胀,渐渐失去宠爱

朱高煦是朱棣的二儿子,他作战勇猛,在军中威信很高,在战斗中他曾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际,从朱棣本人来讲,他是希望立朱高煦为太子 的,因为他认为朱高炽性格过于柔弱,不适合做皇帝。

然而朱高煦并没有这样屈服,虽然在靖难之疫中,他立下了大功,朱棣也曾经承诺,若世子有难,将来一定立他作为继承人,但是后来的他,却越来越膨胀。经常将自己自比李世民。李世民是谁,造反而得到皇位的,这些言语传到朱棣的耳朵里,怎么得了,自己就是通过武力获得的政权,难道自己的儿子也要再上演一次吗?

这个儿子性格暴力,如果 他日他做了皇帝,是不是也会像李世民一样,对自己的兄弟赶尽杀绝呢,而长子朱高炽性格温和,待人宽容。

汉族常年以来的规矩是立长子为继承人,而他自己就是通过发动兵变篡位而所得的皇位,如果他不遵从规矩,那么他的后代子孙也可能 和他走一样的路,通过武力来获得皇位,那大明的天下真的是永无宁日了。

朱高燧曾经在朱棣生病期间,密谋想要杀死朱棣,然后矫诏即位,阴谋被揭穿之后,朱高炽为朱高燧求情,朱棣总算没有再追究。这也让朱棣看到了这个长子宽容的一面,他相信,朱高炽若他日为王,必定会像当年的高宗李治一样,善待他兄弟。

朝中文臣支持

朱棣因北征和筹划迁都,所以常年留在北京,成让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 朱高炽生性好儒学,为人谦虚有礼,性情儒雅, 深得人心,从他被立为世子起,就小心谨慎,没有 出过任何过错,这与他两个弟弟开成了鲜明的对比。

成祖登机后,关于立谁为太子一事,问大臣们意见的时候,满朝的文臣都支持朱高炽,千万别小看了这般文臣,中国的文人是有气节的,在朝堂上,敢于直言上书的大有人在,一不小心,就敢不当场撞柱,以死相谏,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了文臣的战斗力。

朱棣再强势,也不能一人独断,违背了这些文臣的意见啊,毕竟将来治国还得靠这些文人呢。

综上所述:朱高炽能走上帝位,并不是巧合,而是有性格优势和人才优势的,是众望所归的。


雨霁视角


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做了皇帝,在选择太子当皇位的继承人上犯了难。朱棣本身不喜欢自己的大儿子朱高炽,朱高炽因为是个大胖子,朱棣左看右看都看朱高炽不顺眼,甚至还处处打压朱高炽。可以说朱高炽做太子真的做的很窝囊,整天提心吊胆的。而朱棣则很喜欢二儿子朱高煦,认为他英武善战像自己,曾经有心想传位给他,可是皇位传承不是情感因素决定,而是政治因素决定。朱高炽最终登上皇位,还是因为他具有三大优势。

第一大优势,朱棣要想明朝长治久安下去,就必须选择朱高炽当继承人。朱棣本身就是通过造反当的皇帝,所以他当了皇帝之后,最怕就是别人模仿他进行谋反,那明朝还怎么统治下去啊!再者对内来说,朱棣最忌惮的就是自己的后代子孙以朱棣为榜样,为了皇权不讲骨肉之情互相杀戮起来,只要认为自己能干就把兄长从皇位扯下来我当皇帝,这不就全乱套了吗!所以当了皇帝的朱棣这时的心态就变了,如何让皇权顺利的传承下去不让后代子孙互相残杀才是朱棣最需要考虑的。唐朝的李世民不也是面临一样的问题嘛,当年谋反做了皇帝的李世民是最重宗法制度的了,他一心想要自己的大儿子李承乾当继承人,结果李承乾不争气最后被废。李世民后来选择李治是因为李治好脾气,他当了皇帝不会对兄弟下狠手。同样的道理,朱棣也一样的心态,就想政权能安稳下来,就必须按照以前的宗法制度选择朱高炽当继承人,是做稳妥的,毕竟朱高炽这个人憨厚仁慈不会对兄弟们不好。宗法制度虽然有弱点,但是在稳定政权上面还是不错的,因此朱棣尽管很喜欢朱高煦,但是在皇位上,情感不能替代政治。

第二大优势,就是朱棣越来越不喜欢朱高熙,对朱高煦的行为越来越反感。以前靖难之役中,朱高煦确实做出不少功劳,朱棣也对他说过要他好好干,世子有病,万一没了让他继位,从此野心的种子就在朱高煦心里生根发芽。朱棣当了皇帝后,朱高煦野心也膨胀起来,依着朱棣的喜爱,处处想把大哥拉下马,自己当太子。他经常跟人说,自己挺像李世民的。朱棣听后就很不爽,你是李世民,我就是被你胁迫的李渊啦,也许李渊都不是,最后会被你干掉。天家无父子,政治没感情可言,朱棣肯定要防着朱高煦谋反啦,你朱高煦要当李世民,门都没有。朱棣知道朱高煦的野心,心里越来越不喜欢他,甚至让他到藩地就藩,结果朱高煦在藩地结交地痞流氓日夜想要搞掉太子,朱棣就把朱高煦调到南京附近看着他,就是在眼皮子底下看着朱高煦,让他家老老实实做人。总之朱高煦这一生都在谋夺皇位,朱棣就很反感他,所以对憨厚的朱高炽是肯定的。也许出于爱护儿子的心态,朱棣知道朱高炽当了皇帝不会为难朱高煦,可是如果朱高煦当了皇帝,朱棣其它子孙还能活吗?因此选朱高炽当皇帝是再好不过了。

第三个优势,就是文官集团支持朱高炽。对于那些有着儒家思想的文官来说,他们是最重传统和宗法礼仪制度了,为了捍卫传统制度,甚至可以和皇帝死谏死磕到底的,不要看轻书生的战斗力啊!在朝堂上,为了宗法制度一头撞死在柱子上一点都不惊讶啊!人家朱高炽才能不错,又是大儿子,你朱棣凭什么不让朱高炽当继承人啊,就因为你喜欢朱高煦所以不让朱高炽当皇帝,想都不用想啦!文官集团都是一致支持朱高炽的,朱棣虽然是个强势的皇帝,但是不能压制文官们的情绪啊,朱棣统治天子还要依靠文官们,所以朱棣是不能轻易就废掉朱高炽的,文官集团的集体反对就让朱棣头疼的了。在朱高炽最后当皇帝时,文官就发挥了关键作用。朱棣在出征过程中病死了,当时的文官杨荣当机立断封锁消息,把朱棣尸体用锡器的棺材装好,秘密的向朱高炽通报信息,就这样由于杨荣处理得当,朱高炽顺利做了皇帝,朱高煦还蒙在鼓里一点都不知道朱棣的死信呢!

朱棣以藩王造反成功当上了皇帝,就给后世开了一个不好的例子,导致明朝后期藩王的问题总是处理不好,对政局产生重要的危害,朱棣还是要背这个责任的!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明仁宗朱高炽1424年9月即位,1425年5月病重去世。

虽然朱高炽在位时间很短,但从庙号“仁宗”来看,他在历史上的评价较高。

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他天性沉稳,喜学少言。

他的沉稳品质深受祖父朱元璋喜爱,他也因此早早被钦定为燕王世子。

由于朱高炽从小喜静厌动,他渐渐变成了一个胖子。

相对来说,朱棣更加喜欢各方面都与自己相似的二儿子朱高煦。

后朱棣起兵靖难,英勇神武的朱高煦也跟着一起上了疆场,而肥胖的朱高炽由于行动不便,则只能留在家里。

战场上,朱棣多次陷入险境,朱高煦总会在关键时刻赶来救援。

这些不禁让朱棣大为感慨,鼓励朱高煦说:“勉之,世子多疾。”

靖难之役中朱高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朱高炽镇守北平期间,建文帝大将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攻打北平。

建文帝还以封王来引诱朱高炽投降。

当时朱高炽只有一万兵力,他却无暇顾及,直接把建文帝的文书转送给了朱棣。

朱高炽在坚守北平期间,积极听取城中老兵的意见,以多种方式与李景隆斗智斗勇,最终李景隆被迫撤军。

朱高炽创造了万人守城的奇迹。

朱棣能够成功登基建元永乐,朱高炽实在是功不可没。

大臣们极力用嫡长子继承制劝说,深思熟虑后,朱棣不得已立朱高炽为太子。

朱高炽以德报怨,仁义之至。

朱高煦在争夺太子失败后,却始终心有不甘。

为打倒朱高炽,朱高煦多次进谗,诬告太子失德。

朱高炽监国期间,朱高煦又诽谤他未能完成皇命。

朱棣查出朱高煦干了不少违法乱纪的事情,准备将他贬为庶人。

朱高炽不计前嫌,为朱高煦求情,朱高煦才逃过一劫。

朱高炽登基后,主动给兄弟们进爵封王。

他大力推行儒家思想,不仅褒奖忠孝之人,而且任人唯贤,尤其鼓励百官进谏。

使得当时的朝堂开放清明,官员乐于提出建议,而朱高炽也会积极听取众人的谏言。


窑峰禾口王


明成祖朱棣,明太祖第四子,因为使用的年号叫做永乐,所以人们也称呼他为永乐帝。

永乐皇帝在历史上颇有作为,在政治上,他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巩固了南北边防。此外,他还有着疏浚大运河,兴修水利等贡献。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然而,这样行事果决的一个皇帝,在继位问题上却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和汉高祖刘邦一样,朱棣先是立了一个皇太子,即嫡长子朱高炽。但他看朱高炽横竖不顺眼,想废掉改立次子朱高煦为储君,想了老半天,也付出实际行动,却愣是没废掉。最终还是让朱高炽继位,也就是后来明仁宗。

那么,在军政大事上果断冷静,集天下大事于于一身的朱棣,为什么在继位问题上甚是纠结,想废却废不掉呢?

首先,我们要把问题分开看。一是朱高熙作为次子,为何得到朱棣的青睐呢?毕竟朱高炽作为嫡长子,应该更被朱棣倚重。且从朱高炽继位后的表现来说,他都是合格甚至难得的君王,军政上有政绩证明能力卓越。心胸上,他没有因为朱棣想改立朱高煦就恨朱高煦,在继位后打击报复,这在难容骨肉情的帝王家非常难得。

但朱棣却不喜欢朱高炽,偏爱朱高煦。因为与朱高炽相比,朱高煦更类己。

众所周知,朱棣精通军事,也喜欢行军打仗,不管是靖难之役中的精彩指挥,还是征讨北元时的节节大胜,都与他的军事才能不无关系。而朱高炽则十分内向,喜欢引经据典,而不爱舞刀弄枪,这令朱棣感到不满和失望。

此外,因为不喜运动,朱高炽体态臃肿,十分肥胖,据说甚至连马都骑不上。

在朱棣看来,这实在是丢自己的脸面——如此英明的帝王,儿子怎么能够如此无能呢,这是朱棣不能接受的。

不只是外在行为,还有内在性格上,朱高炽也跟父亲太不像了。朱棣为人性格急躁、残忍、坚毅,这帮助他成为了皇帝,也帮助他坐稳了江山。

然而,身为长子的朱高炽却十分和善、宽缓、迟钝。

在内心上,朱棣并不看好朱高炽。

而反观他的二儿子朱高煦,他在靖难之役中作为先锋立下了不少功劳,史载:"成祖只身走,适高煦引师至,击退南军",他救过朱棣一命,立下了大功。建文四年(1402),朱棣在被建文帝军队打败后,本想与之议和,但朱高熙率兵赶到,这让朱棣又升起一丝希望,史载,他"仗钺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

言下之意便是,朱高炽常常生病,等他病死,就让朱高熙当太子。朱高熙听罢,率军奋勇冲杀,最终大胜敌军。战争结束后,史书总评道:"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成祖以为类己",朱高煦骁勇善战,被朱棣认为更像自己,也就更得喜爱。

朱棣偏爱类己的次子也就朱高煦有心立他为太子,然而在登基之后他却立了他不喜欢的朱高炽,这种违背好恶的做法肯定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但朱棣为何如此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朱高炽的先天优势,因为他是嫡长子,而当时的明朝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度。

朱棣是靠武力从侄儿建文帝手里夺了皇位,为了掩盖武力夺权的不正当性,朱棣做了很多事,包括改史书,标榜自己是朱元璋的嫡长子,而太子朱标并不是嫡子,这种说法在当时遭到热议,朱棣也知道难以服众就又改了,改成他们都是嫡子。朱棣是不是嫡子不讨论,但这种做法说明朱棣心虚,说明他在意武力夺权这件事。

朱棣武力夺权,打出的旗帜是维护朱元璋时期的制度,建文帝继位后确实对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做出调整,朱棣的旗号也算说得过去,但如此一来,他也给自己设下了限制,朱元璋定下的规矩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朱棣如果真的维护朱元璋,他只能立嫡长子朱高炽为储君,不能更改。

朱棣的大臣解缙反对废立太子,他直言道:"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说的也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不可轻易更改。

朱棣继位之初其实是很敏感的时间点,此时的朱棣,最谨小慎微,最如履薄冰。

他虽然已经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却也害怕一失足成千古恨。他必须与仅剩的股肱之臣搞好关系,以确保帝国的正常运转。这才是他在立太子一事上不能随心所欲的本质原因。

朱高炽虽不被朱棣喜欢,却因为仁爱、儒雅的性格,深得文官集团的推崇,解缙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朱高炽在朝堂中的声望和支持率要远高于朱高煦,朱棣偏爱二儿子朱高煦,实则是与群臣意见相左。朱棣的江山离不开朝臣的支持,他不能公然违背朝臣的意愿。

朱棣和刘邦一样,有了废立的心思却不得不考虑废立的后果,实权皇帝可以强行废立太子,可一旦废立却危及江山,这是他们不能承受的,在爱子和江山之间,他们必须做出选择,想要保全延续江山,只能选择放弃废立。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朱高炽的嫡长子朱瞻基,他既有父亲的仁善,又有爷爷的才能,简直就是完美帝王的化身。

朱瞻基是朱棣最喜欢也最器重的嫡长孙,朱棣最终没有废长立幼,确实有隔代传位给朱瞻基的意思。当然,朱高煦小过小失不断,让朱棣有些不满,也是原因之一。

选择继承人历来都是为君者一生所做无数决策中的重中之重,选择得当,社稷才能稳固。

而如果选择的有失偏颇,则很可能会酿成惨剧。轻者,导致帝王家内部的兄弟相残,重者,导致社稷倾覆、朝代更替。

朱棣放弃废立,为的是明朝江山的更好延续,当属正确之举。


煮酒君


第一个原因是朱高炽作为长子具有继承皇位的正统性

我们都知道的,中国古代是长幼有序,嫡庶有别,皇位的继承权首先是看嫡长子接着是嫡庶子,之后嫡系没有了才会看庶长子,以此类推决定皇位继承权,至于个人能力永远是在嫡庶之下的。

朱高炽和朱高煦都是徐皇后生下的儿子,也就是两人都是嫡系,而接着看,朱高炽是长子,朱高煦是次子,自然按照规矩就是由朱高炽继位。

第二个原因则是朱高炽的性格在文官集团的心目当中占了优势

朱高炽虽说不像朱高煦一样能打仗,但是他这个人生性温厚仁慈,符合儒家的传统观念,在文官集团看来更像是一个明君。更何况朱高炽比朱高煦大,是根正苗红的帝国最理想继承人,那作为孔圣人门徒的读书人,如何会放弃朱高炽反而支持老二朱高煦呢?

更何况,朱高煦是武将的代表,而朱高炽是文官的代表,文官集团就更加不可能支持朱高煦了。

第三个原因是朱棣喜欢皇太孙朱瞻基

虽说朱高炽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但人家会生啊,生了个朱瞻基,而朱瞻基在朱棣看来是最理想的帝国继承人。而想要把帝国交给朱瞻基,那就只能先给大儿子朱高炽当皇帝,接着由大儿子传位给太孙朱瞻基。


历史小公子


成祖朱棣的两个皇子都很优秀,朱高炽体胖但不弱智背后有文官集团的支持,朱高煦随父征战南北,颇有建树!朱高煦也非狡诈阴险之辈。朱高炽早就被立为太子,但朱棣并不十分满意,曾几次想废掉立朱高煦。就是没有痛下决心。在此等情况下,兄弟二人各使手段你争我夺,但在朱棣心里还是倾向于朱高煦的。因朱棣本武将出身,朱高煦从靖难开始就跟随左右,得父身传!并颇似朱棣。甚得朕心!朱高炽虽为太子,知道父皇并不喜欢自己,从立为太子起一直都胆颤心惊,唯唯喏喏!但他敦厚仁慈又是嫡长子,很受文官集团的推崇。朱棣和当朝大臣解縉的一次对话,就一句:好圣孙:决定了两个人最终的命运。因为朱高炽的儿子朱噡基十份优秀,甚得朱棣喜欢!历史的天平开始向朱高炽倾斜,最终朱高炽成功继位。他虽执政时间短暂,确缔造了一个盛世的开启!集中体现在一个仁字!


有始有终329


帝位传承事关帝国长治久安,帝国君主在挑选储君时,不会单纯考虑个人爱恶,还要受制于多重因素,朱棣最终传位于朱高炽而非更欣赏的朱高煦,有多重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原因:一是立长立嫡的宗法传统。由于朱高炽是嫡长兄,天然具有优先继承大统的优势,这是朱棣在考虑继承人选时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二是文官集团的鼎力支持。文官集团特别是内阁成员均为科举考试出身,饱受儒家文化熏陶,更倾向于文化素养更高的皇子,而汉王朱高煦爱好武力,遂不为文官集团所喜。三是朱高炽儿子朱瞻基深受祖父喜爱。这可能是朱高炽能继承大统的最关键因素。如果不立朱高炽为储君,其子朱瞻基势必无法继承帝位,为了帝国的长远发展考虑,加上朱高煦平素作风蛮横,朱棣最终选择朱高炽做为帝国储君。


沧海拾遗录


第一,嫡长子,位置放在那。在无大过的情况大轻易不能动,动了会伤国本,也就是内部分裂甚至内战。第二,文管集团需要会治国的仁君,而不需要只会打战耍小聪明的丘八。第三,仁宗有个好儿子


王一1974


明成祖朱棣共有三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所谓龙生九子各有所好,这三位皇子的脾气秉性也是大为不同,长子朱高炽端重沉静,生性敦厚,喜好读书,因为身体肥胖,有腿疾,喜静不喜动。次子朱高煦武艺超群,骁勇善战,经常跟着父亲朱棣南征北战,屡建奇功,但是此人有勇无谋,导致夺嫡失败。三子朱高燧性格和朱高煦相仿,所以和二哥关系比较好,经常帮着老二欺负老大。

在朱高炽和朱高煦夺嫡的过程中,朱高炽屡屡因朱高煦的算计陷入危局,但是历经千难万险,老实敦厚的朱高炽最终登上了帝位,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继承人的祖制规定

按照大明朝选定继承人的标准基本上就是谁是老大谁就是太子,也就是平常说的立长。朱高炽、朱高煦都是徐皇后所生,朱高炽是哥哥,朱高煦是弟弟,根据立长的祖制,自然是朱高炽是太子,谁让朱高煦晚两年出生呢?长子为太子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二、北平保卫战朱高炽立下奇功

朱棣当年发动靖难之役时开始并不是很顺利,加上自己的军队和朝廷军队数量对比悬殊,他决定去找有兵权的宁王寻求帮助,把当时的北平城留给了长子朱高炽。

朱棣走后,朝廷派出的大将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大军来攻打北平,可当时的北平主力军基本上都被朱棣带走了,剩下的可能也就几千人。但朱高炽此时表现出了超出常人的胆略,他带领士兵誓死守城,甚至连北平城的妇女们都上阵对敌。

可无奈敌我双方实在力量对比相差悬殊,靠硬守肯定不行,当时正值十一月,北平城异常寒冷,于是聪明的朱高炽命令手下人往城墙不断泼水,结果第二天,北平城成了一座冰城,李景隆见状不得不退兵。

就这样朱高炽依靠自己的智慧抵挡住了朝廷派来的50万大军,成功等到了朱棣,为靖难之役的成功立下了不世之功,也为自己的太子之路奠定了基础。

三、儿子朱瞻基颇受朱棣的赏识

朱瞻基是朱高炽和嫡妻张氏所生的长子。据说在朱瞻基出生那天,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在古代大圭是权力的象征,朱棣醒了之后,回忆梦中的情景,觉得是这是吉祥的象征。忽然有人来报,说是孙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联想到刚才的梦可能正验证到这个孙子身上了,于是赶紧跑过去看,结果发现小孙子脸上一团英气,和自己非常相像,就说了一句“此乃大明之福也。”这件事也让朱棣下定决心发动靖难之役。

朱棣靖难成功后,亲自挑选饱学之士当朱瞻基的老师,事实证明朱瞻基确实是一个可造之才,文武双全的他引起了朱棣的关注,以至于永乐后期,朱棣远征漠北就把朱瞻基待在身边,让他历练。朱棣尚武,皇家狩猎也把朱瞻基待在身边,一直把他当做接班人对待。所以正如康熙传位给雍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乾隆一样,朱棣之所以传位给朱高炽很大程度上是看在朱瞻基的面子上。

四、文臣的极力拥护

朱高煦能征善战得到了武将们的普遍支持,而文官们则对这位老实谦逊的太子朱高炽寄予厚望,在这批文臣中有两个人可以说对朱高炽能登上帝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位就是明朝第一才子,编写《永乐大典》的解缙,朱棣多次在朱高炽和朱高煦之间摇摆不定,是解缙力挺朱高炽,并以“好圣孙”安慰朱棣,最终让朱棣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

登上太子之位的朱高炽并非一帆风顺,在此期间朱高煦进谗言把解缙逐出京城,并最终害死了解缙。

在这种情况下,文臣中的杨士奇开始暗中相助朱高炽,多次使朱高炽化险为夷,可以说正是有了这些文臣的帮助才保住了朱高炽的太子之位。

五、愚蠢的朱高煦作茧自缚

朱高炽当上太子后,朱高煦被朱棣分封到云南,可是朱高煦凭借着朱棣的宠爱硬是不到云南就任,于是朱棣就把他带在身边一起去远征,有了跟父皇亲近的机会,朱高煦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诋毁太子,让朱棣对朱高炽心生疑虑,并沉重的打击了太子党,把那些拥护太子的东宫文官都关进了监狱。

得意忘形的朱高煦开始飘飘然了,他经常把自己比作唐太宗李世民,那太子岂不就成了李建成,朱高煦意图谋反的企图昭然若揭,很快这件事就传到了朱棣的耳朵里,这就引起了朱棣的警觉,他终于决定改封朱高煦到青州,这次朱高煦又耍起了无赖,待在京城不去就任。

经过朱高煦的反复哀求,朱棣强行将他封到了乐安州。到达乐安州的朱高煦心怀怨恨,仍然伺机谋反,朱高炽念及兄弟情义多次写信劝诫,仍不知悔改,最终因为谋反失败被自己的侄子朱瞻基活活烧死在了铜缸中。

小结

古来成就大事者总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可这几点朱高煦都没有占得先机,就凭着父皇朱棣的一句“勉之,世子多疾”,就整天做着废长立幼的太子梦,无奈谁让自己只是孔武有力的一介武夫,智商不达标,又没有足智多谋的文臣能给自己出谋划策。不知收敛的他狂傲自大,屡次违反祖制,最终磨光了朱棣的耐心,把他打发到封地,可见造反这件事不是人人都能成功的。


达达令观史


主要在于皇位继承制度以及所谓的好圣孙!!!首先,明朝作为蒙元以后的汉人政权特别注重帝位传承的合法性。朱元璋在儿子死了后也不能传给其余的儿子,最后传给孙子,说明在帝国制度下传给合法继承人阻力较小。。而朱高炽作为嫡长子继位较为名正言顺。朱棣本身就是造反起家的,压力很大的,他自己肯定是深有体会,这就决定了朱高煦继位可能性较低。。。其次,二人性格不同,朱高煦飞扬跋扈难以接近,朝臣大部分不愿意接受一个强势帝王,在朱元璋和朱棣的淫威下瑟瑟发抖,所以比较希望一个弱势帝王。最后,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好圣孙。朱瞻基受到朱棣的赏识,这点康熙和乾隆的味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