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海战全靠导弹,为什么不建导弹航母?

梦想一枕


为什么不用导弹舰替代航母,其实这个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人考虑过了。当时,在美国海军制定“21世纪战舰”计划时,曾经考虑过建造一种配备多达500单元以上的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但自身配备的传感器极其简单、几乎完全依靠其他战舰提供目标信息和制导的大型战舰,即俗称的“武库舰”。

从概念上来说,武库舰可以说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导弹航母”,这种战舰除了作为火力平台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用途,设计上相当“纯粹”。武库舰的火力相当强大,但这反而成为了它最终流产的原因:这种战舰除了作战毫无其他用途。这句话听起来或许相当费解,但这正牵扯出了海军的任务属性问题。

海军作为一种任务相当广泛的军种,其任务范畴远不止作战。事实上,海军在平时所发挥的作用,包括维护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保护海上交通线、武力威慑、进行海外干涉、外交和国家形象展示等等,范畴远比战时更为广泛。由此可见,武库舰作为一种没有独立作战能力的舰船(它可以把导弹发射出去,但没有其他舰船配合就没法命中任何目标),事实上在平时不具有任何威慑性,因此其即便建造出来也效费比极低。相反,航空母舰不但在战时能发挥其他舰船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平时也因能够携带大量的舰载机而适合各类任务,故在经济性上远比武库舰更划算。

所以,武库舰在任务性和经济性上无法与航母相比,自然也不可能用来替代航母。


军机图


导弹航母这个东西,最早是由美国提出来的,但当时叫武库舰。其主要思路是将大型海上舰只改装成能搭载500枚以上导弹的移动式海上发射平台。但随造船计划的破产,武库舰便毫不留情的被下马了。不过虽然自己研制导弹航母的计划失败了,满肚子坏水的美国人却成功的误导了苏联,甚至差点误导了当时还在海军萌芽期的中国。

图为武库舰的设想图

由于现代水面舰艇的作战任务复杂,除了要携带一部分反舰导弹外,还要携带大量的防空导弹。这样一来,对于大多数只有64个发射单元的军舰来说,留给对地攻击导弹的数量就很少了。而武库舰的设计思路则恰恰相反,其90%以上的发射单元都计划用来搭载对地攻击导弹,以达到对远距离目标进行饱和的精确打击的目的,从而最大程度摧毁敌方有生力量。

图为俄罗斯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

我们都知道,现代海军中的对地精确打击大部分都是依靠航母舰载机来完成的,如果武库舰一旦入列,必将会与航母的任务重叠,甚至导致航母资源的严重浪费。除此之外,武库舰一旦建成,战时必将是敌军的重点打击目标,而为了保护专门对地攻击的武库舰,则又要为其配备一套完整的保障体系,这无疑是个赔本买卖。

图为辽宁舰前身“瓦良格号”

目前世界上真正完成建造的准武库舰,大概就是苏联在美国误导下建造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了,其拥有多达400个发射单元。而中国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也曾经在前甲板处安装过导弹发射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时的武库舰思想,对于苏联海军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区域拒止


正如楼上馆主所说,题主问题中的导弹航母,应该是武库舰的意思。

那么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不建纯导弹武库舰?

首先,武库舰上只能装导弹,数量可能很多,但是不能搭载作战飞,作战费效比太差。

因此这样的武库舰如果想要扩大供给范围,就只能依靠增加导弹射程了。众所周知,导弹的射程是靠燃料与氧化剂(有些巡航导弹不用自带氧化剂)堆起来的,因此导弹的射程是很宝贵的。纯粹用导弹攻击远程目标,其实费效比很差,划不来。导弹的弹头载荷其实很小,比如B610导弹(又称M-7/CSS-8/8610)射程50~150 km,弹头重190或250 kg,导弹全重2.65吨。这也说明纯粹导弹打击目标费效比很差,因为弹头载荷太小了。而换成飞机投制导炸弹的话,美军的GBU-32,战斗部为1000磅(454千克),全弹重500千克,B52一次可以携带60枚这种炸弹。

其次,现在的世界格局是,有能力或者需求使用航母级军舰的国家,不光要保持强大的打击能力,而且还要保持强大的战略威慑力。

那么航母搭载飞机就是不二之选了。航母船体够大够高够威武,能够全球航行,战机可以起飞巡逻而不实战投弹,宣耀武力再合适不过了。你要是导弹就不行了,不可能拉着导弹全球跑,然后动不动打两发,打了就没了哦!

最后一点,现代各国海军的驱逐舰护卫舰,有很多都安装了导弹垂直发射装置,搭载导弹的能力有很大提高,这样的导弹驱逐舰,也和武库舰的作用差不多了。

而且因为比较小,一个舰队可以有很多艘驱逐舰护卫舰,总共搭载的导弹也不少,而且使用更加灵活。但是导弹舰无论如何也不会取代航母在舰队中的位置,所以航母仍然是需要的。


步步小赢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虽然海战是靠导弹,比如空对舰,舰对空,舰对舰导弹。但现代海战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制空权,取得了制空权基本就赢得了现代海战。

为什么说制空权非常重要呢,因为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做了一项实验,发现战舰根本躲避不了战机的饱和轰炸。而战舰对空作战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现代海战首先就是制空权的争夺,而制空权重要体现就在于战机,虽然现代空战也是靠导弹。但在海面上,必须有地方给战机提供起落、维护、补充弹药的地方。而这个地方最佳提供者就是航空母舰。

而建立导弹航母的战术,是完全靠水面战舰对付人家的舰队。这种战术依然不可能躲避对方的饱和空中攻击。而对付别人空中战机,最好的就是自己战机升空作战。这也是二战战列舰被淘汰的原因,而导弹航母理念和战列舰一样,只不过炮换成了导弹,其实效果不会很好。所以现在海战首先就是夺取制空权,夺取制空权,首先要靠航母起飞的战机。


光的尘埃


首先我们必需清楚对于现代海战,什么才是最关键最核心的?

现代海战首先是要争夺制空权,制空权的争夺离不开海军航空兵,航母携带战斗机的数量多少往往就决定了其争夺制空权能力的大小。

由于现代海战并不是航母一个人在战斗,航母编队里众多导弹护卫舰、导弹驱逐舰以及巡洋舰等等都携带有大量的导弹,可以说整个舰艇编队都是围绕航母的安全而存在的。而围绕航母的核心就是帮助舰载机先争夺制空权,继而再争夺制海权。

通常现代海战中舰载机有三大职责,一是航母编队的对空对潜防御、电子对抗;二是海上战场制空权的争夺;三是对敌方舰艇编队的攻击。

除了舰载战斗机负责制空权争夺外,其他舰载机各司其职,做好预警、反潜、攻击等各项作战任务。所以对于航母来说,携带大量导弹的任务完全可以交给导弹护卫舰和驱逐舰完成。航母本身只需要携带一部分自卫用的导弹,而不需要额外携带更多的导弹。将宝贵的航母内部空间留给舰载机。

在英阿海战和美国当年攻打伊拉克的时候,正是由于航母的存在,帮助英美两国迅速掌握了制空权,从而确保自身海面各类舰艇编队的安全,为大量军事装备、人员可以顺利运抵作战区域提供了条件。航母自身搭载的舰载机联队为争夺制空权取得了决定性的作用,反而是导弹护卫舰、导弹驱逐舰等一干舰艇携带的导弹承担很多对地对空打击任务。


水镜晓先生


首先要明白,航母又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夺取制空权,这点导弹做得到吗?

也许你会说防空导弹可以打飞机啊,但是,现代战机的反舰作战大多都是在防区外发射反舰导弹来完成的,你也许飞机打下来了,但是人家反舰导弹也发射了,这就又给你送了一个概率学问题,让你方战舰被击毁的可能性更大。

但如果让己方战机在防区外就已经将来袭战机击落了,后面的这个概率学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而且,现如今海军的驱护舰,美俄还有巡洋舰,这些都能够携带足够的导弹,组队刷怪导弹管够,因此也就没必要再单独建一艘所谓的“导弹航母”了。

如果发射洲际弹道导弹,那还有海面之下的核潜艇呢,陆基发射的弹道导弹也能“全球必达”,而且相对于水面舰艇发射,这二者更为隐蔽,不用担心被敌人发现。

题主说现代海战全靠导弹,这还是比较片面,至少舰队防空、反潜、侦察、夺取制空权依旧需要用到舰载机,而且舰载机有时比导弹更管用。

毕竟是人在驾驶,飞行路径不可预判,而且一旦任务目标发生变更可以及时修正,导弹可做不到这些。因此,就目前来看,导弹依旧无法淘汰舰载机。


军事帝


当然有导弹航母,任何航空母舰都会装备导弹,但绝大多数航空母舰只是装备自身防御性质的防空导弹,不过前苏联的几型准航母和航母都装备了强大的对海攻击导弹。

前苏联时代研制的几型准航母和航母都装备了非常完备的对空防御导弹和对海攻击导弹。基辅级航空母舰,装备了8做SS-N-12“玄武岩”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可以马赫数2.5的速度攻击500公里外的海上目标。还装备有多达96枚的SA-N-3区域防空导弹和40枚SA-N-4近程防空导弹,可以说是武装到牙齿。而后研制的“第比利斯”级航母延续了这个传统,在飞行甲板处安装了12枚“花岗岩”远程反舰导弹,以及192枚SA-N-9防空导弹,加上卡什坦系统的近程防空导弹,这型航空母舰的导弹装载量可以说是丧心病狂,武装到牙齿。

对比这些航空母舰,美国的航母自身导弹装载量就少的多得多,排水量10万吨级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只装备3座8连装海麻雀防空导弹发射系统,而到了最新式的福特级航母,也只有两座改进型“海麻雀”导弹发射系统和两座“拉姆”防空导弹发射系统,仅仅满足最低限度的自身防御需求。

造成这种局面,还是因为前苏联的海军不成体系,航空母舰在作战使用中缺少其它种类的战舰支持,可能经常需要独自面对对方的饱和攻击,所以必须自身具备强大的对海打击能力并为编队的其它舰只提供防空火力伞。而且苏联和俄罗斯在舰载机放面存在较大短板,缺乏舰载机的远程打击能力,也需要自己装备远程武器和对方抗衡。反观美国,舰队建设完备,各种舰船职能清晰且规模庞大,舰载机种类多质量强,航空母舰仅仅做好自身防御即可。其它海上力量能够突破美国航母编队防御圈,攻击航母本身,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

纯粹使用大量导弹的“武库舰”概念以前也出现过,但因为造价和性能的原因,很快就不了了之了。


航空君


现在海战全靠导弹,为什么不建导弹航母?下面,我来解答这个问题。

现代战争最有效的打击手段是导弹,尤其是海战更是全部使用导弹进行攻击。因此,有人发出疑问,航母上为什么只放飞机而不放导弹?航母的甲板这么大,起码可以放几十个洲际弹道发射口,储存几千枚核弹头,将航母建立成一个移动导弹发射平台不是更厉害吗?飞机几分钟才起飞一架。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航母的用途。航母即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可以供舰载机起飞和降落。它通常拥有巨大的飞行甲板和舰岛,舰岛大多坐落于右舷。航空母舰是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威力最强的武器之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航母的造价很贵,之所以要花那么多钱来造航母,是因为航母能完成别的舰艇完成不了的事情,就是起降飞机,争夺海面和沿海陆地的制空权。

而其他舰艇都能够完成放导弹的任务,如驱逐舰和潜艇都能完成,所以就不需要航母来完成了。但驱逐舰能起飞飞机么?潜艇能起飞飞机么?都不能,所以航母不装导弹,专门用于起降飞机。如果要装导弹,飞机就必须少装。飞行甲板下方是机库,飞机平时是装在机库里的,在起飞之前才通过升降机升到甲板上。如果做成发射平台,那就不能有机库了,飞机携带数量大大折扣。另外,洲际导弹是远程打击利器,在陆地上也能发射的,没有必要用舰队开到对方海上发射。一般舰队发射的导弹最多的是巡航导弹,比如著名的战斧式导弹,但是战斧式用驱逐舰、潜艇和战机发射就够了。而巡航导弹是由战机来导航的。战机确定了目标的GPS坐标,导弹才知道要打什么。没有航母没有制空权,导弹的使用效率都会大大折扣。

历史上也有过不成功的导弹航母案例。前苏联的戈尔什科夫上将号就是这样一艘航母,但是经过实践证明这是一件失败的作。第一这样会影响航母的航速和重量,第二对于导弹打击他国的任务现在各国都是交给路基导弹部队或者潜艇部队来完成,航母只是作为一个远洋作战的大型机动平台进行地区性干预(包括封锁海峡、海域、获取局部战区制空权、制海权、威慑等等)的武。如美国一般将航母编为单航母(必要时编为双航母、三航母)编队进行地区作战任务,这些载有大量战机且战斗力十分强大的航母编队是其他舰艇编队是无法完成的。


怀疑探索者


很简单啊,这玩意在美国叫武库舰,一艘两三亿,可以买驱逐舰4到5艘了,基于这个价格,只有两个原因:

1,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还是几个篮子?

2,侦搜制导,一艘军舰无论如何也比不过一支舰队。

以上


大概是神


美国曾经想过造武库舰,装500枚攻击导弹,主要负责对陆攻击,但是后来不了了之,可能是费效比太低吧。至于别的国家,还是算了吧,海面上雷达只能看400公里,火控距离有300公里就不错了,碰上美国航母人家有预警机能看1200多公里,指引攻击600公里内目标,只有配备了航母和预警机,武库舰才有作用,有人保护你也有人为你锁定远处目标,进行超视距攻击,不然你一个只有导弹的平台能干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