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治世哲學:“三忌”箴言,蘊含人生智慧,成大事者不可不知

曾國藩年輕時名不經傳,是一個見啥都要“懟”兩句的憤青,中年時幡然醒悟,立志要做“聖人”,後來得到朝廷重用,創建了湘軍,之手挽救了大清朝。

無數人將曾國藩作為人生楷模,研究其成功之道,曾國藩有許多經典名言,若能讀懂,人生或許會少走很多彎路。

曾國藩有個特別有意思的理念叫做“三忌”,他對“三忌”的解釋是“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貳”。

曾國藩治世哲學:“三忌”箴言,蘊含人生智慧,成大事者不可不知

天道忌巧

天道酬勤,老天爺喜歡腳踏實地,勤勞付出的人,而厭惡那些偷奸耍滑、投機取巧之輩。因為人間正道是滄桑,正義的一面終究會戰勝邪惡的一面,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曾國藩一輩子最喜歡下笨功夫,渴盼自己有學問,他每日讀書;希望將書法練好,他天天寫字;期待子侄有良好的操守與行事習慣,他為人處事總是以君子的標準要求自己。

“天道忌巧”,這個“巧”字,指的就是投機取巧。在曾國藩看來,一個喜歡投機取巧的人永遠成不了大氣候,因為這種人沒有耐力慢慢地培養自己的操守和才華。

曾國藩治世哲學:“三忌”箴言,蘊含人生智慧,成大事者不可不知

天道忌盈

曾國藩相信天之道盈滿則虧,認為一個人春風得意時要低調,不能顯擺,不可過分追求享受,必須在乎他人的觀感。

他在外面做官,自己過得特別簡樸,對待親友卻從不吝嗇,比如赴四川做主考官賺了點小錢,寄給家中一千兩銀子,提出要拿出四百兩用來接濟親友,即使遭到家人非議也要堅持。

他還設想自家帶頭在湘鄉二十四都建立義倉,饑荒時救助鄉鄰。湘軍徹底掃清太平軍勢力後,他的權勢達到一生最高峰。

曾國藩治世哲學:“三忌”箴言,蘊含人生智慧,成大事者不可不知

但他沒有像歷史上某些軍事將領一樣野心膨脹,而是堅決拒絕部下和朋友的“勸進”,立即將湘軍解散,以使慈禧放心。

天道忌盈,源自於老子的“物極必反”思想,而且它還是一種普遍的自然現象。比如說,水滿則溢,日盈時昃,月盈則虧等等。

天道是如此,人道也是如此:盛極必衰,人滿則驕,驕則敗。

曾國藩治世哲學:“三忌”箴言,蘊含人生智慧,成大事者不可不知

天道忌貳

而所謂的“天道忌貳”,其實就是說做事必須專注,不能三心二意。看《曾國藩日記》,就會發現他每天干的許多事是類似的,比如讀了什麼書、寫了多少字、巡視了何處的營牆、給誰寫信、與某某討論詩文,等等。其中,讀書、寫字、記日記的習慣,自入京為官開始,一直堅持到生命結束,一做就是幾十年。


曾國藩治世哲學:“三忌”箴言,蘊含人生智慧,成大事者不可不知

人貴有恆,日積月累,則斷無不成之事!水滴石穿、鐵杵磨成針等都是最好的例子。但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正如古人所講:“貴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所以說,天道忌貳,老天不會垂憐那些中途放棄的人,而更喜歡那些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