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遭遇欺凌后,妈妈的第一句话很关键,别再随意“伤娃”了

《年少的年》的热映又一次将校园欺凌的话题带到了公众的视野里。孩子都是爹妈的“心头肉”,家长们没有不担心孩子在外受欺负的。而当孩子受欺负和爸爸妈妈说的时候,家长们的第一句话尤为重要,否则只会给孩子带来二次伤害。

孩子遭遇欺凌后,妈妈的第一句话很关键,别再随意“伤娃”了

▊遭遇欺凌身心受伤,妈妈的第一句话很重要,别再给娃更多伤害

亲戚家的孩子飞飞一直比较内向乖巧,很是讨大人喜欢。但正是这样内向胆小的性格却让孩子在学校遭受了欺凌后也不敢和父母倾诉,直到换衣服的时候才被妈妈发现了身上的淤青。在妈妈的百般追问下,飞飞才说出了自己在学校的遭遇。

“你这孩子也太窝囊了,挨揍了不敢还手不说,连声都不敢吱!”妈妈听完孩子的讲述既心疼又恨铁不成钢。

结果没过多久,飞飞妈妈便被请到了学校,原来飞飞在学校和同学打架,还把同学打伤了。虽然飞飞是因为受到了欺负而还手的,但始终造成了对方的受伤,飞飞妈妈又是给对方赔礼道歉又是当众批评飞飞,感到十分抹不开脸。谁知道从这之后,飞飞连学也不愿意去上了。

即便还没有上升到校园霸凌的范畴上,孩子在学校受欺凌的情况也并不少见,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

孩子遭遇欺凌后,妈妈的第一句话很关键,别再随意“伤娃”了

【有40%的人表示自己在上学时曾经遭受过欺负。而当孩子在外受了欺凌,内心最是敏感,妈妈们的第一句话最是重要,说错这第一句话只会给孩子带来更多伤害。】

▶▶孩子受了欺凌,这几句话妈妈们千万不能说,否则只会伤害孩子

●“你怎么那么没用”,指责和否定只会加重孩子的负担

有部分家长在知道孩子受欺凌后虽然心疼,但还有生气的感受——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是受欺负的那一方?甚至是觉得孩子给自己添了麻烦——这样的小事也要做爸妈的来给你摆平。

孩子受到欺凌后内心自然是十分挫败的,当家长们说出“你怎么那么没用”等这类含有明显否定意味的话时只会加重孩子内心的自我否定。这不仅不利于孩子自信心和正确自我评价的建立以外,还容易导致孩子性格内向,更容易受到欺负。

孩子遭遇欺凌后,妈妈的第一句话很关键,别再随意“伤娃”了

●“一个巴掌拍不响”,假公正只会让孩子更委屈

“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相信不少家长自己还是孩子时就听过不少次了,如今仍有不少家长和老师仍然坚信“一个巴掌拍不响”的歪理,信奉“受害者有害论”,给受害者也安上罪名,给施暴者找寻借口。

“一个巴掌拍不响”,“他怎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这样的话只会让因为受伤和迷茫而向大人求助孩子感到心寒,破坏孩子对大人的信任。

●“你怎么不会打回去”,错误指示容易铸成大错

不得不说,这也是家长们在得知孩子受欺负后很喜欢说的一句话。我们都知道以暴制暴不是正确的选择,怎么到了孩子的纠纷问题上时,反而鼓励孩子用暴力解决事情呢?

这样鼓励孩子以暴制暴的做法很容易加重孩子之间的纠纷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不说,还容易让孩子依赖上暴力,成为一个暴躁,喜欢用拳头解决事情的孩子。

孩子遭遇欺凌后,妈妈的第一句话很关键,别再随意“伤娃”了

孩子受到欺凌后最需要的是家长们的接纳,家长们不妨先冷静下来抚平孩子内心的伤痛再去了解事情的始末,以免也影响自己的判断。

与其在孩子受到欺凌后贬低否定孩子以及鼓励孩子以暴制暴,给孩子带来新的伤害,家长们不如告诉孩子在一开始就要义正辞严的告诉对方不能这么做,在受到欺负后及时向老师和家长反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