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多尔衮”为何没称王?

mllmtv


“多尔衮”为何没称王?多尔衮本来就是和硕睿亲王。我想你想问他为什么不当皇帝吧!

回答很简单,因为他第一没有资格,第二实力不够!但是他过的比称帝还舒坦!


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出生在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他是努尔哈赤第14个儿子,也是他母亲孝烈武皇后阿巴亥的第2个儿子。

1626年,努尔哈赤死了,多尔衮母亲也被迫殉葬,14岁的多尔衮此时非常悲惨!具体原因不细说了,和阿巴亥有关系。

继位的皇帝是努尔哈赤第8个儿子清太宗皇太极,皇太极很感谢这个弟弟,因为如果没有这个弟弟的母亲,他不可能继位,所以多尔衮14岁被封贝勒。

17岁多尔衮就被皇太极带着,到处出去打仗。

1636年4月,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号大清,论功行封,多尔衮开始平步青云,24岁的多尔衮就被封为和硕睿亲王,正式变成了排行第三的亲王。

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猝死在盛京清宁宫,他生前未立嗣子,这是个大好机会!

牛鬼蛇神全都跑出来了,此时,多尔衮不是没想过搏一把当皇帝。

但是八旗中,他只有两旗支持者,两黄、两红和两蓝六旗均不搭理他,他啥也干不成,结果没办法,最后议定由皇太极的第9个儿子、六岁福临即帝位,史称清世祖。

这里他留了后手,因福临年幼,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辅政。

1645年,多尔衮变为皇叔父摄政王,1648年末,多尔衮又变成了皇父摄政王,此时,他把自己已经当做了皇帝。

《清世祖实录》这样记载:凡一切政事及批票本章,不奉上命,概称诏旨。擅作威福,任意黜陟。凡伊喜悦之人,不应官者滥升,不合伊者滥降,以至僭妄悖理之处,不可枚举。不令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入朝办事,竟以朝廷自居,令其日候府前。

1650年11月,多尔衮出去打猎,结果摔成重伤了。12月31日死在河北省滦平县,这年他正好39岁。

1651年2月,多尔衮大逆之罪被揭发,因其十四条罪状,被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多尔衮余党一夜间灰飞烟灭。

100年后,1778年,乾隆发布诏令,正式为多尔衮翻案。


这正是“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从小爱历史


多尔衮这位摄政王,在清朝入关夺取明朝天下的过程中,的确是发挥出了别人不可替代或是难以替代的作用。至于权高位重的多尔衮为什么没有称帝(标题中的多尔衮为何没有称王,是不正确的),试以以下三点回答。

一、努尔哈赤虽有遗命,让多尔衮继位,但由于他年纪尚幼,难以服众,因此未成。

自努尔哈赤以祖传十三甲为资本,以“七大恨”为旗号,举兵反明以后。内部整合一直是令他头痛的问题。

随同努尔哈赤一同起兵的,多是他的至亲骨肉、兄弟子侄,这些人在长期的战争中,各自立下了卓著的战功,形成了一个个势力集团。彼此互不服气,多生争权夺利之事。

虽然在内部整合过程中,努尔哈赤不得不釆取冷血手段,逐步铲除了危及自身权力稳固的隐患。然而却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当一个势力集团被消灭后,很快就会有其他人填补空缺。

所以如何妥善应对利益纠缠与权力分配,就成了伴随努尔哈赤一生的难题,也因此努尔哈赤也曾多次妥协。然而该来的问题终究还是会来——在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负伤将亡之时,他曾召集代善、皇太极、莽古尔泰等几个年长的儿子叮嘱遗命:将汗位交给多尔衮,暂由代善摄政,在多尔衮成年后再奉还大政。

而当时几位皇子虽有异议,却也不敢不从。努尔哈赤去世后,代善等人却与皇太极密谋,决定改变努尔哈赤的遗命,改由皇太极继位。就这样,因当时势单力薄而无力反抗的多尔衮,就被迫靠边站了!

二、多尔衮成年后,虽战功卓著,可以称帝了,但是却又受到了众亲王的掣肘,以至没法成功。

风水轮流转,多年以后的多尔衮,己经成长为一位有勇有谋的统军大将了。他与兄弟多铎等人逐渐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军政势力集团,拥有了强悍的实力。


皇太极在主政十余年后病逝,又引发了一场新的内部权力分配的危机。而在当时却正好面临着,关內大明政权在李自成的冲机下,摇摇欲坠的千载良机!

这个机会一旦抓住,则整体实力远弱于大明的清朝,就有可能实现梦寐以求的入主中原的设想。但假如清庭因为权力争夺而发生内斗,就有可能不仅抓不住这次机会,反会毁了自己!

尽管多尔衮有了自己的势力,可是其他亲王、贝勒却并非没有实力。他们彼此之间虽然不合,但却谁也吃不掉谁。也因此他们只能斗智妥协,而不能恃勇斗狠!

因而尽管多尔衮不情愿认输,而且众王也知道皇太极抢的是,本该由多尔衮来坐的皇位。但迫于形势,也只有妥协退让,赞同拥立皇太极的幼子(福临)继承皇位,年号顺治。就这样,多尔衮再一次失去了君临清朝的机会。


三、孝庄太后对多尔衮巧言劝导,使多尔衮放弃了称帝企图。

顺治能够继位,也与孝庄太后对多尔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密不可分的。正是由于这位睿智的女政治家,在清初那个危机四伏的时刻,巧妙的周旋于各派势力之间,才使得清朝政权,没有因为可能的内讧而垮台。

孝庄在劝告多尔衮时,为他详细的分析了成败得失,指明了其中蕴含的利弊。从而不仅成功的打消了多尔衮,多年以来一直试图夺回帝位的图谋,而且还取得了多尔衮对福临继位的支持。

顺治即位以后,多尔衮便成为了摄政王,掌握了清朝的军政大权。就这样多尔衮虽无帝王之名,但是却有帝王之实。他的号令就等同于圣旨,甚至比圣旨更有效力。天下人也只知有摄政王,而不知有皇帝。


客观来说,尽管多尔衮没有称帝。但清初入关以后的大政方针,却多出其手。也因此多尔衮是为清朝定鼎天下,立下了卓越功勋的——尽管这对大明来说,是一个悲剧。

综上所述:多尔衮之所以没有称帝,乃是由于不敢、不能和不肯,这三个原因造成的。


北疆同心侃历史


首先,我要纠正一下这个标题:多尔衮本来都是王爷,称摄政王!多尔衮是对权力帝位有着极大的野心,也是胸怀大志勇往直前的创业之主,福临的即位是他一手促成,他生前没有想废掉幼主,不能说他没有当皇帝的想法,但是他毕竟没有走出这一步,这不能说他太优柔寡断,也不能说他势不如人,却只能说这是他权衡利弊审时度势后所作的明智抉择,这也与他的一贯行事作风相吻合。无可否认,多尔衮是个内心极其复杂矛盾的人,他的生命里有着太多的抉择,非但关系到他和兄弟们的荣辱和身家性命,也关系到满族整个民族的命运。他对权力帝位有着极大的野心,但也是胸怀大志勇往直前的创业之主,福临的即位是他一手促成,入关后也是他亲自派车驾迎幼帝,福临在北京的称帝他是总导演,福临的登基诏书是他领着满汉群臣逐字逐句反复推敲而成的。他生前并没有想废掉幼主,虽然不能说他没有当皇帝的想法,但是他毕竟没有走出这一步,这不能说他太优柔寡断,也不能说他势不如人,却只能说这是他权衡利弊审时度势后所作的明智抉择,这也与他的一贯行事作风相吻合。

客观环境是顺治虽说是个空架子皇帝,但他毕竟是皇权的象征,而孝庄虽然不掌权,可她还是起到了牵制作用,不管是否用情也好,她背后还有蒙古力量的支持,然而总体来说,实力不足以与多尔衮抗衡,所以多尔衮要称帝是完全可以作到的,但是要作到满族内部不受一点冲击和影响,完成不流血的政变却很难说。

多尔衮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但决不是为达目的不顾一切的人,他绝对不是吴三桂袁世凯之流为了作皇帝不顾一切,也不象清朝中叶的林爽文意图割据台湾称王,一边吃着红薯身上穿着破衣烂衫而南面独坐受群臣朝拜,他有更高的野心和理想,他要把他的民族带入新的天地和世代开创万世基业。历史学者们公然他不称帝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始终顾及到满洲整体的利益和清朝的统治,他不愿意为了名位造成最高统治层的分裂,也不愿意破坏满族的团结,因而可能延缓甚至严重租碍清军统一全国的进程或是对刚刚建立起来的政局有所动摇。多尔衮的这种行为是历史上统治者中很罕见的,但也说明了满族是个很有向心力的民族。

多尔衮有称帝的心,但更有由他一手统一中原奠定大清江山的雄心壮志(他是个讲究实际的人,光是有个周公的美名是不足以让他放弃称帝欲望的)。入关之初,他握有绝对兵权,称帝可谓易如反掌,前明降臣劝进的也很多,他没有称帝就是为了上述原因。当时虽然清军占领了北京,但是仅仅据有京畿四周的一小部分,南面有南明宏光政权,西面李自成占有半壁江山,四川有张献忠,敌对势力加起来有二,三百万的军队,而清军倾全国之力也不到十三万,其中满洲八旗也就五万余人,所以这时的清朝统治是极其不稳的,谁得天下都有可能。多尔衮只有大力集中权力维持最高决策层的正常运行并团结满族所有力量才有可能完成统一中原这一艰巨甚至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他选择的战略方针是先对付大顺军,对南明则不战不和,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也正是由於李自成,张献忠抢着当皇帝,抢地盘,而南明各个政权

也为了争夺正统而内斗的不可开交,才让多尔衮的清军各个击破以风卷残云之势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试想如果农民军和南明能摈除个人私欲,联合抗清,清军再精锐也不可能统一全国。这正是作了皇帝的失了江山,而不做皇帝的得了江山。所以明末清初之际,多尔衮绝对是关键人物,他的识大体顾大局的政治素养,与满族社会他人包括他的同母兄弟的昧于各人私欲,还有李自成张献忠之流以及南明诸王将士,不可同日而语,而以后的代代清帝都应该好好感谢这位叔祖。多尔衮到死没有看到九洲干戈息止的太平天下,也没有做成皇帝,但他实际上是爱新觉罗家族真正君临天下的第一人,他绝对是满族的民族英雄,比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毫不逊色的一代豪杰。

多尔衮是不想因为自己当了皇帝破坏整个满族的团结!

从多尔衮的行事作风来看,他是很讲求实际,对虚名非但是看不上而且很嘲讽的态度,所以他真要当皇帝,不会顾及篡位的骂名。

现在的史学家们一致共认多尔衮实在当的起“睿亲王”这个“睿”字,从他可以当皇帝而选择不当,很多人是真心佩服他懂得审时度势,毕竟皇帝这个头衔实在是太诱人了,袁世凯哪怕是当83天皇帝也要硬来,吴三桂兵败如山倒还要过把皇帝的瘾,台湾的林爽方穿破布啃地瓜也还坐在土敦上称万岁,可见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枭雄,狗熊要当皇帝。

多尔衮在皇太极死后硬要称帝也可以,但是他的兵力并不足以抗衡豪格集团,称帝就意味着满洲内部的自相残杀,就算以力服敌,一场内讧必将使得满族元气大伤,这样就算当了皇帝也没多大的意思。再说多尔衮其人政治目光敏锐,志向高远,早就立志要建立超过父兄的基业,这就需要整合满族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样经过内讧的满族并不能给予多尔衮进军中原足够的支持让他一展报负,更何况让父兄两代人辛苦创下的基业毁于一旦也不是他所愿意看到。他推举福临继位,济尔哈朗和他共同辅政的确是平衡满族八旗几派势力最好的一个方案,并且巧妙的把豪格排除在外,又赢得了两宫皇太后为代表的两黄旗的支持,实在是当时错综复杂情况下对他最有利的。

入关以后,多尔衮又再次拒绝了明朝降臣的劝进,反而在较短的时间将小皇帝接进紫禁城。他需要通过顺治登基,定都北京等一系列的政治运作来迅速确定以清代明这个事实,非但是对汉人的正式宣告,也坚定了满族内部入主中原的信心。如果他当时自行在北京称帝,满族内部的分裂也将不可避免,这在当时复杂的形势下整个满族很可能会遭受灭顶之灾,这并不是多尔衮愿意看到的。

皇太极死后五天,在大清帝国后继皇帝的推举会议上,出现了一个事先谁也没有预料到的结局。会议一开始,两黄旗八大臣中的索尼与鳌拜便率先提出,应立皇子继位。多尔衮勒令他们退出会场。随后,英王阿济格与豫王多铎提议多尔衮继位,多尔衮沉吟不语,未置可否。多铎即声称:“你若不愿意,就立我为帝。我的名字是在太祖遗诏里的。”多尔衮迅即反驳道:“太祖遗诏里也提到了肃亲王豪格的名字,不止是你一个人。”多尔衮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在反驳多铎的同时,顺便把豪格也排除出了候选人之列。于是,多铎提议:“既然我不行,那就立长,当立礼亲王代善。”代善表示:“睿亲王多尔衮如果同意继位,当然是国家之福。既然他不愿意,就应该立皇子。豪格是皇长子,应该立他。”代善也够狠,仿佛不经意之间,便堵死了多尔衮的路。豪格说:“我福小德薄,不配担当大任。”离开了会场。这时,两黄旗拥戴皇子的大臣们佩剑上前,说:“我们这些人食于帝,衣于帝,皇帝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与天同大。若不立皇帝的儿子,我们宁愿跟随皇帝于地下。”见此情形,代善说:“我是皇帝的大哥,我老啦,皇帝在时,我都不参与国家大事,现在哪里还能过问这么大的事?”随即起身离开了会场。多尔衮则当机立断地表态说:“你们说的有道理,我赞成由皇子继位,现在,豪格既然没有这个意思,就应该立皇九子福临为帝。他年纪小,由我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等他成年之后,我们即行归政。”多尔衮的提议,立即获得多数人通过。 综述:其一、皇太极刚死时力量不足以争夺帝位,有亲王派、帝子派、蒙古诸部力量的制约。其二、入住紫禁城城时天下纷争,统一大业未成,李自成、张献忠、南明势力制约。为维护满族内部团结统一没有分裂而不敢夺取帝位。其三、没有时间准备。入主北京后直到多尔衮死去都没有完成统一大业,战乱不断。多尔衮命不佳年,才仅仅三十九岁就去见皇太极了。

综上所诉,皇太极死的时候多尔衮称帝只能是内部开战机会五五开,最好篡位的机会就是入主北京那次了但为了不让内部动荡而让中原南部势力有喘息机会也放弃了,后来感觉是因为由于多尔衮没有儿子加上多尔衮已经是实际上的掌权者了所以对“皇帝”这个名誉也没之前那么渴望了,加上不到四十就宾天了,也算是给历史画上了个完美的人生句号!





A_Persistence


答:顺治七年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行猎时坠马跌伤,医治不得要领,十二月初九日死于喀喇城,享年只有39岁。灵柩运回北京,顺治帝追尊他为义皇帝,庙号成宗。多尔衮的葬礼依照皇帝的规格举行,埋葬在北京东直门外(今新中街三条3号附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