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般貧困戶和低保貧困戶有區別嗎?

手機用戶6336703681


一般貧困戶和低保貧困戶有區別嗎?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現在我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困難家庭可以享受到低保,哪些人可以拿到補貼?農村貧困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五保戶、低保戶,這些你是否瞭解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低保戶和貧困戶常常被我們同時提起,許多人甚至認為兩者是相同的,其實這是很大的誤解,雖然兩者都是家庭收入低,低保戶的同時也往往是貧困戶,但是兩者確實還是有區別的,主要的區別就在於國家對低保戶和貧困戶的救助措施不同。

農村貧困戶

我國對農村貧困戶分絕對貧困戶、相對貧困戶,農村貧困戶每年評一次。我國對於貧困戶的界定是相當嚴格的,通常來說有這幾種劃分標準:絕對貧困人口(低於627元);相對貧困人口(628至865元);低收入人口(866至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1205元以上),註釋:以上括號中的錢指的年人均純收入。我國一般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當然這些評定標準還是要根據不同地區的發展水平來說的,僅供參考。

絕對貧困戶

指個人或家庭缺乏起碼的資源以維持最低的生活需求,甚至難以生存。在測量絕對貧困標準時,一般只考慮為了維持身體健康而絕對必須購買的物品,並且,所購買的物品應當是最簡單最經濟的。

相對貧困戶

指個人或家庭所擁有的資源,雖然可以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不足以使其達到一個社會的平均生活水平,通常只能維持遠遠低於平均生活水平的狀況。

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

所謂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是已經完成審批,把貧困戶的貧困程度紀錄在案,建立了貧困檔案,並獲得貧困卡的貧困農村家庭。

建檔立卡的主要目的

為了識別出農村貧困對象,搞清農村貧困戶的分佈情況,貧困狀況,貧困類型,致貧原因,建立健全農村貧困村和貧困戶檔案。

為建立完善新指標體系下對貧困戶,貧困村的動態監管和分類幫扶機制奠定基礎。

同時也為部門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搭建共享的扶貧工作信息平臺。

農村五保戶

農村五保戶指農村中既無勞動能力,又無經濟來源的老、弱、孤、殘的農民,生活由集體供養,實行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孤兒保教),簡稱“五保”。享受五保待遇的家庭叫五保戶。

農村五保戶申請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年齡滿60週歲及以上

無子女(包括養子女)

無養老的積蓄

無收入來源

無近親屬贍養

農村低保戶

農村低保戶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年人均純收入低於戶籍所在地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持有本地居民常住戶口的農村居民。

一般來說,只要你們家所有的共同生活家庭成員人均年純收入低於當地農村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持有本地常住戶口就屬於低保保障範圍。當然,農村低保對象的詳細資格審核條件是由當地鄉政府制定,且還需要同級政府的批准。

低保戶認定條件

1、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

2、領取失業救濟金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

3、在職人員和下崗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基本生活費後以及退休人員領取退休金後,其家庭收入仍低於保障標準的居民。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特殊優待的,其撫卹金、定補款不計入家庭收入。

貧困戶和低保戶有什麼區別?

根據相關政策規定,貧困戶是指收入水平低於國家規定的貧困線以下的居民家庭,由扶貧開發部門管理;低保戶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我縣低保標準,且家庭財產、消費支出符合我縣低保相關規定的家庭,均可申請享受低保待遇,由民政部門管理。

農村貧困戶和低保戶不是一回事,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呢?有很多認為家裡條件不好的就是貧困戶、低保戶,其實農村低保戶和貧困戶也是有一定區別的,比如低保戶是每個月或者每個季度都能領到一定的補貼,而貧困戶則是國家採取各種方式扶貧,很多地區都有扶貧工作隊。方式上有金融扶貧、產業扶貧等。

低保戶的評定標準由村鎮決定,而貧困戶的評定還要按照年人均純收入統籌來考慮。一般來說,貧困戶評定後,會用過建檔立卡,來分析貧困戶致貧原因以及貧困戶的生活狀況等,然後還會鼓勵、告訴你怎麼賺錢等。總的來說,就是貧困戶並不等於低保戶,你明白了嗎?不明白可以請下面留言。

什麼樣的人不能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1.家庭成員中有在國家機關或企事業單位工作且有穩定工資收入的;

2.家庭成員中有任村支部書記或村委會主任的;

3.家庭成員中有在城鎮購買商品房、門市房等的(不含因災重建、易地扶貧搬遷和拆遷住房);

4.家庭成員中擁有小轎車(含麵包車)、工程機械、大型農機具的;

5.家庭成員中有作為企業法人或股東在工商部門註冊有年審記錄的,或長期僱傭他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

6.家庭成員中有高費擇校讀書、在高費私立學校讀書或自費出國留學的。

貧困戶認定條件

1、發生重大災難,失去生活保障的;

2、發生重大疾病,喪失勞動能力,導致因病致貧的;

3、身體殘疾,沒有勞動能力的;

4、多個子女在讀高中或全日制大專、本科等院校;

5、未成年的孤兒;

6、已扎二女戶困難家庭;

7、軍烈屬困難家庭,困難老黨員,困難老村幹部。

貧困戶有哪些補助?

1.貧困戶民政低保補助:重點低保保障標準為每人每月220元;一般兜底保障標準為每人每月120元。

2.貧困戶醫療補助金: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醫療扶貧“十免四補助”;在區內住院治療目前實行的是個人醫療費用“零支付”;免收新農合費用。

3.貧困戶教育補助:學前教育可以免收保教費;高中教育國家會發放助學金,建檔立卡的學生每年可領取一千元的補助;大學教育每人每年大概可獲得四千塊的補助,一直到學業結束。

貧困戶低保戶是一個概念上的兩種稱呼,現在大部分貧困戶應該都被納入低保戶進行補助了。貧困戶是一個泛稱,指生活比較困難,國家標準是人均年收入低於683元的家庭(有差異)。以上就是關於“貧困戶和低保戶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貧困戶”的全部內容,希望給你做參考。











花樣年華673


區別如下:

1.定義不同

①低保戶是指收入水平低於全市月均的水平,然後有國家補貼的家庭;

②貧困戶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低於國家規定的人均純收入的家庭。

2.入選條件

①低保戶表現為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撫養人或者贍養人的居民;領取失業救濟金的或者期滿後仍然未就業的且家庭收入低於全市水平的;在職人員領取工資或者最低工資以及退休人員領取退休金後,其收入仍低於全市平均水平的;其他家庭收入水平低於全市平均水平的;必須是當地戶口;

②貧困戶表現為家庭人均收入低於國家規定的最低標準;家人患有重大疾病花費鉅額並可以提供病例單的;家有殘疾喪失勞動能力的;部分五保戶,貧困戶家庭;其它條件導致家庭收入過低的。

3.享受待遇

①低保戶的每個地方經濟水平不同,所以給於的補助的金額也不相同;

②貧困戶的達到“吃不愁,穿不愁”兩不愁;達到“住房、醫療、教育”這三保障;結合實際給予貧困戶直接和合作的幫扶模式,使貧困戶有長久穩定的收入,防止其返貧。

擴展資料

貧困戶建檔立卡的過程

1.規模分解。按照《貧困人口規模分解參考方法》,各省將報國務院扶貧辦核定後的貧困人口識別規模逐級分解到行政村。

2.初選對象。在縣扶貧辦和鄉鎮人民政府指導下,按照分解到村的貧困人口規模,農戶自願申請,各行政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進行民主評議,形成初選名單,由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核實後進行第一次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後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

3.公示公告。鄉鎮人民政府對各村上報的初選名單進行審核,確定全鄉(鎮)貧困戶名單,在各行政村進行第二次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後報縣扶貧辦複審,複審結束後在各行政村公告。以上工作在2014年5月底前完成。

4.結對幫扶。在省級人民政府指導下,各縣應統籌安排有關幫扶資源,研究提出對貧困戶結對幫扶方案,明確結對幫扶關係和幫扶責任人。

5.制定計劃。在鄉鎮人民政府指導下,由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結合貧困戶需求和實際,制定幫扶計劃。以上工作在2014年7月底前完成。

6.填寫手冊。在縣扶貧辦指導下,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和大學生志願者對已確定的貧困戶填寫《扶貧手冊》。

7.數據錄入。在縣扶貧辦指導下,鄉鎮人民政府組織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和大學生志願者等將《扶貧手冊》錄入全國扶貧信息網絡系統,並進行數據審核。《扶貧手冊》由國務院扶貧辦統一監製,各縣負責制發,貧困戶、村委會各執一冊。以上工作在2014年8月底前完成。

8.聯網運行。由各省扶貧辦負責,將錄入數據在本省內試運行,並在2014年10月底前完成。

9.數據更新。貧困戶信息要及時更新,並錄入全國扶貧信息網絡系統,實現貧困戶動態調整。此工作在縣扶貧辦指導下,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關中喜羊羊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一般貧困戶和低保貧困戶是有區別的。下面我分開來說這兩個的待遇。

一般貧困戶可以享受危房改造,並給予補助,住院可以先治療後交錢,對於大病險有補助,子女有學生生活費補助。

低保貧困戶可以享受保障金,住院看病補助,低保戶會收到一個醫療卡,去看病會有減免,大病住院有補助,還能二次報銷。取暖補助,電費補助,

學習補助,如果有學生,國家會減免部分得用補助。

沒有房子的低保,國家會補助低保戶租房子費用。

以上是貧困戶和低保戶的區別,一目瞭然,希望能幫到你,我知道的就這些,我是鄉村小印。有不同觀點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鄉村小印


你好我是大猩猩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貧困戶和低保戶有什麼區別?我覺得貧困戶是年收入達不到一個標準的就可以定義為貧困戶,而低保貧困戶是家裡有殘疾人喪失勞動能力的就可以定義為低保貧困戶(以下是我查詢到的資料供你參考)

一、貧困戶的標準

首先我們要明確年均家庭收入。國家每年有不同的貧困線標準,

2014年:2800元/年

2015年:2968元/年

2016年:3146元/年

2017年:3335元/年

2018年:3535元/年

2019年:3747元/年

可以看到貧困線是有不斷提升的趨勢的,2019年,年均家庭收入低於3747元,就是貧困戶。當然,精準扶貧看的不僅僅是年收入,還有一些篩選標準。以下10條,只要有一條符合,就將失去資格:

1.在當地村、鎮或者城市裡有購買商品房、門店、地皮之類的,不可納入精準扶貧戶;

2.村裡自家的農房裝修得特別豪華高上大的,不得納入精準扶貧戶;

3.家裡買了汽車、大型農機或者漁船之類的農民,不可作為精準扶貧戶對象;

4.家裡有做生意的農戶不能納入精準扶貧戶;

5.農村家裡有出國留學的(自費),不得作為精準扶貧戶;

6.家裡長期沒有人在的,包括常年在外打工不歸集體的,不能納入精準扶貧戶;

7.家裡擔任村官或在事業單位、國企、大型私企工作的成員,經濟可觀的農戶,不能納入精準扶貧戶;

8.買了商業保險的農戶,不能作為精準扶貧戶;

9.家裡有吸毒、練***、搞傳銷、賭博的農戶;

10.為了成為精準扶貧戶而掛空戶、分戶的農民,不可納入精準扶貧戶。

二、低保戶的標準

低保戶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因為地區發展不平衡,所以每個省市的低保標準也有很大差異。享受該待遇的家庭主要是以下四類:1、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2、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3、在職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對象)。

藉著這個平臺問答我簡單說下我個人的事情,我呢是個殘疾人我爸也是,我家庭情況是低保貧困戶,經濟來源不多想借著今日頭條平臺能為家裡增加一點收入,目前是申請今日頭條的三農領域,三天了回答了好多條因為閱讀量太低都沒有評上優質回答,還請大家如果看到了請點點關注幫忙過下,謝謝





農村大猩猩


1.定義不同

①低保戶是指收入水平低於全市月均的水平,然後有國家補貼的家庭;

②貧困戶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低於國家規定的人均純收入的家庭。

2.入選條件

①低保戶表現為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撫養人或者贍養人的居民;領取失業救濟金的或者期滿後仍然未就業的且家庭收入低於全市水平的;在職人員領取工資或者最低工資以及退休人員領取退休金後,其收入仍低於全市平均水平的;其他家庭收入水平低於全市平均水平的;必須是當地戶口;

②貧困戶表現為家庭人均收入低於國家規定的最低標準;家人患有重大疾病花費鉅額並可以提供病例單的;家有殘疾喪失勞動能力的;部分五保戶,貧困戶家庭;其它條件導致家庭收入過低的。

3.享受待遇

①低保戶的每個地方經濟水平不同,所以給於的補助的金額也不相同;

②貧困戶的達到“吃不愁,穿不愁”兩不愁;達到“住房、醫療、教育”這三保障;結合實際給予貧困戶直接和合作的幫扶模式,使貧困戶有長久穩定的收入,防止其返貧。

擴展資料

貧困戶建檔立卡的過程

1.規模分解。按照《貧困人口規模分解參考方法》,各省將報國務院扶貧辦核定後的貧困人口識別規模逐級分解到行政村。

2.初選對象。在縣扶貧辦和鄉鎮人民政府指導下,按照分解到村的貧困人口規模,農戶自願申請,各行政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進行民主評議,形成初選名單,由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核實後進行第一次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後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

3.公示公告。鄉鎮人民政府對各村上報的初選名單進行審核,確定全鄉(鎮)貧困戶名單,在各行政村進行第二次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後報縣扶貧辦複審,複審結束後在各行政村公告。以上工作在2014年5月底前完成。

4.結對幫扶。在省級人民政府指導下,各縣應統籌安排有關幫扶資源,研究提出對貧困戶結對幫扶方案,明確結對幫扶關係和幫扶責任人。

5.制定計劃。在鄉鎮人民政府指導下,由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結合貧困戶需求和實際,制定幫扶計劃。以上工作在2014年7月底前完成。

6.填寫手冊。在縣扶貧辦指導下,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和大學生志願者對已確定的貧困戶填寫《扶貧手冊》。

7.數據錄入。在縣扶貧辦指導下,鄉鎮人民政府組織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和大學生志願者等將《扶貧手冊》錄入全國扶貧信息網絡系統,並進行數據審核。《扶貧手冊》由國務院扶貧辦統一監製,各縣負責制發,貧困戶、村委會各執一冊。以上工作在2014年8月底前完成。

8.聯網運行。由各省扶貧辦負責,將錄入數據在本省內試運行,並在2014年10月底前完成。

9.數據更新。貧困戶信息要及時更新,並錄入全國扶貧信息網絡系統,實現貧困戶動態調整。此工作在縣扶貧辦指導下,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洛陽啊輝


香城三少為您解答 一般貧困戶和低保貧困戶的區別:一、1.低保貧困戶 是指收入水平低於所在地區市月收入人均水平的,然後得到國家補貼的家庭。

2.一般貧困戶 是指家庭整體收入低於國家的人均收入的家庭!

二、1.低保貧困戶 主要是沒有經濟來源,沒有勞動能力,沒有法定的贍養人和撫養人的這類群體!

2.一般貧困戶 收入低於國家規定標準,家裡有殘疾人,家裡有人喪失了勞動能力的,比如家裡有重大疾病的或者慢性病的,求醫治病金額過大可以領取重大疾病補助,慢性病的補助優惠政策!





香城三少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一般貧困戶和低保貧困戶是有區別的,所謂低保貧困戶就是每個月都有國家給的一點低保金保障生活,如因病致貧的家庭、孤寡老人、五保戶等,一般貧困戶沒有低保金,只是國家的一些好政策他們能跟低保戶一樣享受,都是貧困戶優先,我們那裡只要家裡有在讀大學生的都列為貧困戶,因為貧困戶學生在學校是有救助金的,還有一些沒建房沒買車的村裡也給他們列為一般貧困戶,總之在我們農村,太多人爭當貧困戶了。可能當貧困戶有很多政策扶持吧。





家居大勇


國家的繁榮和富強,使中國的老百姓都走上了康莊富裕大道。

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不論在城市和農村,還存在一些貧困戶和低保戶。

貧困戶和低保戶有什麼區別呢?

就拿我們農村來說吧,貧困戶是有些家庭,遇到各種意外,比如說生病什麼的,但是家裡還有一點經濟基礎。再就是智力欠缺的。就像我們村有個村民,有一定的勞動能力。但因智力有問題,只有微薄的收入,這樣的為貧困戶。國家有一定的補貼,能達到最低生活標準。如果有上學的孩子。申請可以享受,貧困生補貼。情況不同,補貼也不同。多的可達到八千多元,少的一千左右。貧困戶如果情況更糟的話,可申請過度到低保。這是貧困戶的情況。

低保戶。是沒有生話能力的人。何為低保戶,像孤寡老人,孤寡殘疾人。我有一個表姐是吃低保的。她的情況是丈夫去世了,她自己患有類風溼關節炎,癱瘓在床。沒有生活能力,膝下無兒無女。自己的老母親照顧她,是個農民,沒有任何收入。她是水電費全免,每月還有一千多生活費,冬天還有取暖費等等。象她這種情況為低保戶。

但不論是貧困戶,還是低保戶,都是祖國大家庭的一員,哪一個也不會掉隊。隨著扶貧政策的落實,大家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香妃123


貧困戶和低保戶的區別有認定條件、優惠政策、劃分標準的不同。

1、認定條件:

貧困戶指發生重大災難,失去生活保障的;發生重大疾病,喪失勞動能力,導致因病致貧的;身體殘疾,沒有勞動能力的;多個子女在讀高中或全日制大專、本科等院校;未成年的孤兒;已扎二女戶困難家庭;軍烈屬困難家庭,困難老黨員,困難老村幹部。

低保戶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在職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2、優惠政策:

貧困戶是不定期的補助,低保戶每月有低保金。

3、劃分標準:

貧困戶指生活困難家庭,沒有專門政策補助,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865元的家庭;低保戶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

擴展資料:

有很多人認為家裡條件不好的就是貧困戶、低保戶,其實農村低保戶和貧困戶也是有一定區別的,比如低保戶是每個月或者每個季度都能領到一定的補貼,而貧困戶則是國家採取各種方式扶貧,很多地區都有扶貧工作隊。方式上有金融扶貧、產業扶貧等。

低保戶的評定標準由村鎮決定,而貧困戶的評定還要按照年人均純收入統籌來考慮。一般來說,貧困戶評定後,會用過建檔立卡,來分析貧困戶致貧原因以及貧困戶的生活狀況等,然後還會鼓勵、告訴你怎麼賺錢等。總的來說,貧困戶並不等於低保戶。


俊哥的義烏創業生活


貧困戶和低保戶的區別有認定條件、優惠政策、劃分標準的不同。

1、認定條件:

貧困戶指發生重大災難,失去生活保障的;發生重大疾病,喪失勞動能力,導致因病致貧的;身體殘疾,沒有勞動能力的;多個子女在讀高中或全日制大專、本科等院校;未成年的孤兒;已扎二女戶困難家庭;軍烈屬困難家庭,困難老黨員,困難老村幹部。

低保戶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在職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2、優惠政策:

貧困戶是不定期的補助,低保戶每月有低保金。

3、劃分標準:

貧困戶指生活困難家庭,沒有專門政策補助,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865元的家庭;低保戶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

擴展資料:

有很多人認為家裡條件不好的就是貧困戶、低保戶,其實農村低保戶和貧困戶也是有一定區別的,比如低保戶是每個月或者每個季度都能領到一定的補貼,而貧困戶則是國家採取各種方式扶貧,很多地區都有扶貧工作隊。方式上有金融扶貧、產業扶貧等。

低保戶的評定標準由村鎮決定,而貧困戶的評定還要按照年人均純收入統籌來考慮。一般來說,貧困戶評定後,會用過建檔立卡,來分析貧困戶致貧原因以及貧困戶的生活狀況等,然後還會鼓勵、告訴你怎麼賺錢等。總的來說,貧困戶並不等於低保戶。

在農村有兩個特殊的群體,真正地享受著國家的“政策紅利”,他們是最直接的利益受益者,這就是農村貧困戶和低保戶。這究竟是怎樣的兩個群體呢?

貧困戶即農村扶貧戶。是指家庭成員年平均純收人低於國家扶貧標準,且有勞動能力的農戶。國家會想方設法對這些農戶進行政策扶貧,通過國家扶持,一旦家庭年收入高於貧困標準了,那就不再屬於扶貧戶了,一般由扶貧部門管理。

低保戶是家庭成員平均純收入低於當地農村生活最低保障標準的常住農村居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貧困家庭,他們一般是因為病殘、年老體弱、表親失勞動能力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難的農戶,這些家庭成員很難通過自身努力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只能靠領取低保金生活下去。一般由民政部門登記管理。

由於低保戶和扶貧戶有一些概念是交叉的,但是區別也挺大。其申請條件流程、許可也不同。也就是說低保戶不一定就是扶貧戶,扶貧戶也不一定是低保戶。

正由於低保戶和扶貧戶有這麼大的“誘惑力”,也不乏有人為因素,今年國家已著手整頓和查處,讓國家政策真正發揮“扶危濟困”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