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目的是寫好行書,該不該先練楷書?


第一。 楷書打基礎。對初學者來說,楷書的結構筆畫相對固定也是極易掌握的。想在書法上有所成就的人,必須從楷書練起,我們千萬不能忽視楷書對我們書法練習的作用。跨過楷書直接練習行書,個人覺得有一點像以前的一個故事,一個人想住二樓的富人,當工人給他挖地基打基礎的時候,他很納悶的問工人。我要的是二樓,你們為什麼還在打地基呢?這豈不是很可笑嗎?

第二。行書當楷書寫。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觀點,把楷書當行書寫,也就是寫出楷書的靈活性,但是寫行書的時候也要把它當楷書寫,讓字在有靈活性的同時也不失規範性,這樣有機地統一才能寫出越來越好的字,才能在書法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第三。楷書是照妖鏡。行書寫的好的人楷書絕對寫的不賴。這類似於人的成長階段,我們只有先立穩了,先能站住了才能走起來,試想如果站都站不穩還怎麼走呢?這道理是相通的。

總之,個人覺得,要想寫好行書。楷書是非常有必要下苦功夫練習的。當你的楷書過關之後,可以很迅速地過渡到行書間斷的書寫,你可以事半功倍。





呆小石書法屋


應該先練楷書,而後再練行書,這是必要的訓練程序。我在教學過程中,專門的做過對比實驗,兩個零基礎的初學者,一個直接練行書,另一個則是先練楷書再練行書,訓練週期為一個月,在同樣的時間內,採用專工一個行書帖的方式,和先好楷書再練行書的作法,結果,光練行書的,不如練習楷、行兩體的效果好。這個例子說明,不同的練習套路所收到的效果不一樣,所以,講求訓練方法科學性、合理性是前提條件。

注意,既然確定終極目標是行書,等於有了楷書→行書起止點的明確規劃,那就不要練碑帖,尤其是不要練《九成宮》、《玄秘塔》這樣的字體,筆性與行書不兼容,白費工夫。

▲圖為本人書寫的小楷《心經》

建議練習從毛筆小楷入手,然後練中楷行書(比小楷稍大一點點)。小楷本身具有很好的書寫性,行筆節奏與速度快慢可調,與行書是姊妹關係,彼此之間不存在手法轉換難的問題。

最好選擇王羲之、趙孟頫、文徵明的字帖,注意,所選擇的楷書、行書的範本,最好是同一個人書寫的,比如: 楷書是趙孟頫的,那麼,行書也依然是趙孟頫的,這樣,楷書→行書,筆法、字法融通兼容,能輕而易舉的順利過渡,可避免走彎路,水到渠成的事兒。如圖:

△圖為趙孟頫小楷《西銘》

▲圖為趙孟頫行書《崇福寺》

假如,楷書練的是《九成宮》,下一步想練行書《聖教序》,那就麻煩了,用歐楷的筆法動作寫不了王羲之的行書……

我之所以舉上述例子,是想提醒初學者,剛開始練楷書的時候,無論是選擇誰的帖,當準備練習行書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兼容性問題,首先要把筆性與手法調整好,千萬不要硬性過渡。因為,有些楷書帖,單獨練它的時候覺得挺好的,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其實,它隱藏著副作用和後遺症,這一點,初學者肯定是不知道了。

所以,良藥苦口利於病,別人的建議一定要傾聽,往往成功者的經驗,都是通過大量的實驗,在不斷的探索中用很多慘痛的教訓換來的,別不以為然,有時候,採用了別人一個小小的驗方和妙招,可提高效率幾倍,何樂而不為呢?如果不相信,說明太固執,要是強烈反對,那就是有點兒不知好歹了。

楷書→行書的兼容性必需要考慮,而且這樣的學習規劃路線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並不是楷書、行書各選一個帖就可以了,我這只是舉例子,試圖說明取法的目的很重要,想不斷提高書寫技藝水平,逐漸的增加創作能力,需要博學多帖積蓄能量。

古代經典字帖、碑帖是兩大書法系統,各種不同風格的書體、字體不勝枚舉,一帖一貌,獨具特色,各有千秋。隨著技法訓練進程逐漸的向前延伸和拓展,需要不斷的汲取技法元素補充藝術營養,於是,廣泛涉獵書法相關的理論知識、多學諸帖的渴望,便成為一個自覺的源動力。多讀帖、多臨帖,重點精研書寫技法,這是必要的決擇。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稿

書寫技法、訓練方法是永恆的主題,書法實驗尤為重要,千萬不要憑空想象

以上是我的教學研究心得體會,僅供參考。諸多原因所致,僅舉上述幾個例子,無法在此詳細講解,請見諒! 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或關注我,翻閱之前發佈的相關練字論述,我的抖音、火山裡有小視頻可以看看,興許對您有所啟發和幫助。謝謝支持!

密切關注書法與寫字教育發展動態,潛心專注書寫技藝方面的課題研究,努力推廣實用型硬筆書寫技法,做有良心的書法家 ——潘茂生•寄語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您的問題很直接,訴求很明確,那麼我就給你清晰的答覆,願天下學書者不走彎路。

估計您沒看我前面為書友做的很多問題解答,問題紛繁多樣,但多次表達同一個觀點。我確信二王法系的真草同修的觀點,即真書和草書同時開始學習,以真補草之率,以草促真之動。二王的真書概念,大致可以包括隸書、楷書、北碑,所以,在二王法系裡,從來沒有過認為學書法必須從楷書開始,就算是從楷書開始,也必不是指的唐楷,因為二王時代還沒唐朝,哪來唐楷……

至於三門記,其實不算唐楷,時代不同,法度也差別較大。趙孟頫筆法精熟,以行入楷。所以三門記的點畫間的顧盼其實是行書,只不過沒有牽絲而已。

我猜測你練不下去是因為三門記學形就不容易,學神更難,那種流麗的顧盼欹側難以完成,受了點小打擊。事實上,我一直反對初學者以趙孟頫上手,原因就在於此。

趙孟頫日書萬字,其勤勉在中國書法史算頂尖的。這樣最大的好處就是筆法精熟,就算半夢半醒間寫點東西也不會比清醒時差多少,“無他,唯手熟爾”。

結體上,趙結合了二王的散淡與李北海的雄壯,最大化的創造了最美的趙體。但是,沒有二王基礎和李北海基礎的人學趙,即使是唐伯虎,都是半世柔媚有餘、根骨偏弱。網友中有唐伯虎嗎?入手趙孟頫,這叫做光看見賊吃肉,沒看見賊捱打。

學書,從行書開始也未必不可,但您這個情況,我倒是建議不可。原因在於半年的三門記勢必功夫沒學到,習氣倒是沾惹了一些。學書之要,先去掉這些習氣、在筆法和結體規範性上做一些基礎再入行書,才不至於流落成江湖體。

建議:練至少一年鍾繇《賀捷表》和《薦季直表》。

一年後可以從二王小楷做兩年左右功夫,後面想怎麼練,都無不可。

我是大成,我愛國學。
敬請點贊關注,深夜碼字,頓感溫馨!

大成國學堂


練行書之前一定要先練楷書嗎?

不一定。就像國畫一樣的,學寫意畫的,不用先學工筆畫。。。

把楷書當做入門可不可以?

可以,這個沒問題的,但是,學習最重要的是要有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成功的一半,你不喜歡就別勉強自己了。

現在楷書有點練不下去了,開始練行書合適嗎?

可以,適合!

有人總是說,“正統一點的練字步驟先學會楷書、學習字的結構,然後學習行書,楷書學好了再學其他字體事半功倍。”其實,行書有行書自己的結構,那直接學行書直達目的,幹嘛要繞彎子?對你來說把練楷書的時間花在行書上才事半功倍!

推薦下那些行書比較適合學習,個人比較喜歡趙孟頫的赤壁賦和洛神賦和二王。

不用別人推薦了,別人不知道你的喜好,如果別人推薦個很好的字帖,可你自己對該帖沒什麼感覺,“硬著頭皮又練了半年。。。”--這不重蹈你練楷書的覆轍麼?不要再浪費時間了!名家是字帖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最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最後,祝你成功!

作為旁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給你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


搞垮鬱悶界


真話無人聽。偏愛聽那些說可以的話。那是在害人。不信讓他們寫出來讓人看看,直接寫行書的人寫的是什麼樣!小孩子是先站立起來,還是先會走路?學習書法,和小孩學步是相同的道理。

這並不是說一定要把楷書寫好以後,才能練行書。說的是先從楷書的練習中,知道書法的基本用筆方法,結構的基本特徵。對起碼的折轉頓挫有一定的認識,站得穩並不代表站得好。不能要求嬰兒一定要站得和哨兵一樣挺立以後才可以邁步學走。


在楷書的練習中,等你的提按快慢練習出來了,這時候練習行書,下筆就知道該往什麼地位置去,快慢的節奏掌握,才能知道平衡穩定的運筆。不然一開始就練行書的話,就不知道停步,一直往前衝,摔跤就不可避免。
行書是楷書的快寫。快僅僅是相對於立而言,不是奔跑。楷書以每天堅持練習的話,半年以後,就要結合行書一起練習。在行書的練習中,有很多楷書緩慢行筆不能悟出的筆法,在行書快寫的練習中,不經意間,悟出它們的道理。

比如釣折的地方,楷書又描又畫的來回倒調筆鋒。行書可不能有這些多餘的動作。進而明白寫鉤只是蹲筆趯出。把行書中悟出的方法運用到楷書中。就不必再去為寫鉤而折騰了。
總之,不要

一開始就練習行書。會摔很多跤的。別人穩步的前進,你一下跑在了前面,但摔倒後的療傷,會讓你落下更遠的距離。


子衿書法


學習行書之我見

一、先大楷

建議先學唐楷,比如歐陽詢九成宮。把筆法、筆畫、結構的規律充分的瞭解和掌握。

二、再小楷

學好大楷以後,不要直接學行書,直接學行書會非常生硬、彆扭。

建議學小楷。然後大量抄經,抄經時,速度可以加快,用筆可以適當放鬆、放開、隨意些。然後,你會發現,許多字不經意的就連了起來,活躍了起來。

為什麼?

因為,古代沒有印刷、打印,全靠手寫,而小楷又是通行字體,公務繁忙了以後,人們就會在以前非常嚴謹的小楷基礎上,寫的快起來了。

然後,就自然的過渡到行書了。

三、學行書

當大小楷已經掌握了以後,可以從聖教序入手,以後再學其他的。

沒有這個過程,想學好行書,沒門兒。


老跨鬥


第一個問題是可以肯定。

初學書法易從正書(楷書、隸書、篆書)開始。但如果學習行書最好有一定楷書基礎。下面講一下我持這種觀點的原因。

第一,在篆、隸、真、行、草五體中,楷書筆法與行書筆法最為接近。

篆隸雖適合初學,但其筆法多藏頭護尾,與行書筆法差別較大,對於初學行書者不易轉換。

第二,楷書與行書結字頗為相似,且楷書的那種空中連帶關係(即空中的筆路)與行書最為相似。

綜上兩點,練行書之前最好有一定楷書基礎。

第二個問題更是毫無疑問,初學楷書絕對沒有問題,但除楷書之外,篆書、隸書亦可作為初學範本。這一點以前重點論述過,在此不做過多贅述。




古風書法


練行書之前不一定要先練楷書,把楷書當做入門當然可以。樓主的想法很正確:練一下楷書的筆法和結構後就開始練行書。

首先要說明的是楷書並不是行書的基礎,這點必須要清楚。書法的演變史是篆隸草,草後面行和楷基本是並列產生並發展的,從此點可以看出楷書不是行書的基礎,所以練行書之前不一定要先練楷書。把楷書當做入門可以,但有一點,不能一種楷體練得太久。入門可以以楷行為主,期間適當地雜著練下行收或別的字體,以免讓先入為主的東東禁錮你的手腳,所以不要餐餐吃鮑魚魚翅,同時也要吃白菜蘿蔔,這樣營養才能均衡。其實就如樓主所說,適當練下楷書的筆法和結構後就可開始練行書。楷書要練沒錯,如還想學其它書體,千萬別很長一段時間單獨只練楷書。


五美軒十三紅


楷書自然就是開始階段的必修課。一開始就練行書並非不可以,所謂外行看門道,只要一個人心中有美感存在,寫什麼都能“好看”,但畢竟功力也在起很大作用,它會影響到每個字的結構、力度、佈局等等方面。所以我的看法是,可以直接練行書,但也不可以忽視楷書的重要性。

趙孟頫《前赤壁賦》視頻示範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81908216778195469, "media_id": 1566260417866754, "vname": "18.mp4\

專業書畫定製


關於想寫好行書是不是要先練好楷書這個問題,一萬個人中就有五千人的回答是肯定的。既然有百分之五十的人都這樣說,那就先練楷書吧!反正無論練哪種書體都有百益而無一害。

實際上,行書與楷書之間沒有任何關係,這裡主要指的是用筆和結字。根據漢字演變和發展過程,楷書的確早於行書。

練習楷書,建議先師古。可從晉楷入門,也可以從唐楷入手。相比之下,晉楷比唐楷更有神采,更有韻味,唐楷的技術含量遠比晉楷差。具備練晉楷還是練唐楷,還是由題主自己決定吧!熱愛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是愛因斯坦說的。

練楷書,應選擇一帖一風格專工之。如果題主有漢字書寫基礎,可直接進入對臨階段。如果題主沒有漢字書寫基礎,可先摹臨一段時間,之後再進入對臨階段。對臨,是一個熱愛書法之人的日課,必須堅持之。臨帖,須先臨出形似,再臨出神韻。從臨出形似到臨出神韻,得花費三至五年的功夫,悟性高的話,至少也得花費三年功夫。

當把楷書練到七分形似和神韻時,就可以學行書了。在練行書的同時,還要堅持臨摹楷書,因為楷書是主工方向,行書則是輔助練習的。這叫有主有次。記住,同時臨摹兩種書體是比較難的,因為兩種書體的筆法和字法是有本質區別的。

練習行書,建議臨摹《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把主要精力放在對臨上,長期堅持下去,定能大成!

人生苦短,精力有限。所以說,學書法不可貪多,因為貪多嚼不爛!當今之人,一生能把一兩書體學好悟透,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果各位網友對此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