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真的是海寧陳氏之子嗎?有什麼依據?

素心瑜伽


乾隆帝歷來是一個話題人物,在清代所有皇帝中,大概沒有誰能比他擁有更多的傳說和故事。而在所有關於乾隆的傳說中,最有名的一個就是關於他原是海寧陳閣老兒子,後來被雍正換入親王府,最後成為皇帝的故事。這個傳說從清末天嘏寫了一本《滿清外史》開始,經蔡東藩的《清史演義》、許嘯天的《清宮十三朝演義》,一路演繹,最後被原籍海寧的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寫進了《書劍恩仇錄》,從此家喻戶曉,無人不知。以至於今天的浙江省海寧市,公然打出了“乾隆故里”的稱號,似乎“乾隆是海寧陳閣老之子”已經是確鑿無疑的事實了。

(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讓“乾隆是海寧陳閣老之子”的說法家喻戶曉)

那麼,所謂“乾隆是陳閣老之子”這個傳說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根據這個傳說,在康熙五十年,一直無子的雍親王胤禛又生下了一個女兒,而同日朝中重臣陳閣老家生了一個兒子。於是胤禛設計用自己的女兒換來了陳閣老的兒子,養在家中,取名弘曆。弘曆成年之後知道自己身世,四次南巡都專門到海寧,住在陳家宅中,還親筆題寫了“愛日堂”和“春暉堂”兩塊匾額,以示思親之心。“愛日”一詞,出自漢辭賦家揚雄《孝至》一文:“孝子愛日”,後世因專稱兒子奉侍父母之日為“愛日”。而“春暉”一詞,不用多說,正是來自唐人孟郊的《遊子吟》。如果乾隆不是陳閣老的兒子,他為何要題寫這樣兩塊匾額呢?

然而,真相真的是這樣嗎?筆者想說,其實這個傳說漏洞實在太多了,根本經不起史實的推敲,別輕易就被小說家們騙了。

首先,胤禛在弘曆之前一直無子嗎?錯!實際上,胤禛早在弘曆之前就已經生下了四個兒子了,雖然前三個都早夭,但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弘曆出生的時候,他的哥哥弘時還活得好好的,且已經八歲了。這就說明,胤禛一不是沒有兒子,二也不是生不出兒子。既然如此,他有什麼必要冒著巨大的風險去換來陳閣老家的兒子呢?這個巨大的漏洞,只要稍微瞭解一下雍正子嗣情況的人就會發現。

(傳說為乾隆御筆題寫的海寧陳家“春暉堂”匾額)

其次,再來看那兩塊所謂乾隆題寫的表達思親之情的匾額。所謂海寧陳閣老者,其實就是清康雍年間的著名大臣陳元龍。他在海寧的老家裡確實有一塊皇帝御筆題寫的“愛日堂”匾額。然而,這塊匾額根本不是乾隆題寫的,而是乾隆的爺爺康熙帝題寫的。《清史列傳》明確記載,康熙四十年(1701年),陳元龍被賜予內直翰林同觀。康熙帝傳諭各位翰林,說“爾等家中各有堂名,不妨自言,當書以賜。”陳元龍的父親當時已經年逾八十,於是就自己擬了個“愛日堂”的堂名,以表達對父親的孝心,康熙帝於是就給陳元龍題寫了“愛日堂”的匾額。由此可見,“愛日堂”這個名字本來就是陳元龍自己擬的,是為了表達對父親的孝心,康熙帝只不過是照著寫了一遍,怎麼會變成了乾隆思念父親的證明呢?

(海寧陳閣老故居內的“愛日堂”匾額,很明顯落款是“康熙四十年”)

再說“春暉堂”匾額。《海寧州志稿》裡提到,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六月,康熙帝因陳元龍的胞弟陳維坤的妻子黃氏守寡41年,御書“節孝”兩字賜之,又御筆親題“春暉堂”匾額賜之,希望陳維坤之子陳邦彥能夠不忘母親養育之恩。後來陳邦彥成為了著名的書法家和學者,他的作品集就起名《春暉堂集》。明明是在陳邦彥家裡的匾額,怎麼又變成了陳閣老家裡的匾額呢?這也太張冠李戴了吧?!

(自號“春暉老人”的清代著名書法家陳邦彥,“春暉堂”匾額是康熙給他家題寫的)

【乾隆雖然喜歡沒事就提個字,寫個打油詩之類的,但這匾額真沒做過……】

最後再來說說乾隆為什麼四次去海寧,還都住在陳閣老家裡。眾所周知,乾隆一生六下江南。乾隆第一次和第二次下江南的時候,都根本沒有去海寧。到第三次下江南時,才第一次去了海寧。乾隆為何要去海寧,歸根到底就是為了檢查海塘工程的情況。這在《清史稿》裡有明確記載。乾隆後四次南巡,每次都是“幸海寧閱海塘”。海寧乃是杭州灣的海防重地,經常發生海潮倒灌的災害。所以乾隆非常重視海寧的海塘工程。而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南巡的時候,就是因為海寧的海潮災害還不十分嚴重,所以就沒有去海寧。之後海潮災害日益嚴重,海塘工程建設日益緊迫,乾隆才多次前往海寧檢查工程情況,所以他給陳家的宅子取了個名字叫“安瀾園”。至於為何每次去海寧都住在陳家,這個就更簡單了。海寧一個彈丸小城,城裡最大、條件最好的宅子就是陳家宅,皇帝來了,不住那裡住哪裡呢?

(乾隆曾駐蹕過的安瀾園復原圖)

【雍正表示朕被後世也黑得太慘了】

所以說,遇到歷史問題,多動動腦筋,就不容易被小說家和民間傳說忽悠了。參考文獻:《清史稿》、《清史列傳》、《海寧州志稿》

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關注微信公眾號:戰爭史,多位專家將在公號中將繼續為您解讀。獨立專業,有種有料,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戰爭史,收看全部戰爭史政治軍事歷史精彩內幕解讀。


戰爭史


這個說法,源自民間傳說。相傳,當年雍正還是皇子,和陳氏關係不錯。一年,兩家都生孩子,而且月、日、時辰皆同。陳氏家生的是個兒子。胤禛命人抱來看看,等孩子被送回時,陳家發現已經易男為女。陳家很震驚,但不敢聲張。後來,雍正繼位以後,也是厚待陳家。乾隆南巡六次,四次住在陳家。因此才有了這個謠言。

謠言還說的有理有據,陳家有兩個牌匾,一個《愛日》(“孝子愛日”),一個《春暉》(唐代孟郊《遊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寓意都是子女對父母的孝心。

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面,乾隆甚至直接去認母了。

不過,謠言終究都是假的。

首先,雍正有10個皇子,6 個公主。乾隆只是老四,他三哥愛新覺羅·弘時可是健在的。雍正沒必要換一個孩子啊。

其次,乾隆出生時,康熙五十年九月。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太子胤礽才第二次被廢!這之前,雍正更沒必要再弄個兒子了。他都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奪嫡,要那麼多兒子幹嘛。

最後,《愛日堂》《春暉堂》是康熙時候題的字,題“愛日堂”的時候,還沒有弘曆。

康熙三十九年四月,玄燁在便殿召見群臣,說:“爾等家中各有堂名,不妨自言,當書以賜。”元龍奏稱,父親之闓年逾八十,擬“愛日堂”三字。康熙五十四年六月,玄燁因陳元龍胞弟陳維坤的妻子黃氏守寡41年,御書“節孝”兩字賜之,又賜“春暉堂”匾額。

乾隆六下江南四次住陳家。一是,關愛老臣,念及陳家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間,都有人在朝廷中樞為官,又是當地名門望族。二是,陳家的園子是海寧名勝,亭臺樓榭,相當漂亮,是乾隆理想的行在。

這個故事,就跟“吃貨乾隆”的故事一樣,大家一樂就行,沒必要深究。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關於乾隆是海寧陳氏之子這個傳聞,對我們影響最深的應該是金庸先生的《書劍恩仇錄》,書中圍繞乾隆為海寧陳家之子這個主線,杜撰出乾隆的親弟弟陳家洛等一系列人物,當然金庸先生也是從傳聞中獲取靈感。

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

乾隆帝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出生於康熙五十年,父親是雍正帝,生母是時為雍王府格格的鈕鈷祿氏。鈕鈷祿氏十三歲進入雍正潛邸服侍,因她的父親身份不高,所以當時的身份是格格。

乾隆真的是海寧陳氏之子嗎?

我個人認為,乾隆為海寧陳家之子這個說法並不靠譜,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乾隆帝出生時,鈕鈷祿氏才20歲,這正是女子生育的黃金年齡。這個她生育的第一胎,即使是個女孩,對她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正值生育年齡的她,完全可以後面再生,畢竟她只是格格,沒有誰要求她必須一舉得男。

其二,在弘曆之前,雍正帝有過四個兒子,乾隆帝出生時,雍正帝的第三子弘時是活著的。如果說乾隆是雍正帝去跟海寧陳家換來的,那麼其實是沒必要的。有成活皇子的雍正帝,沒有必要冒如此大的風險,去換一個兒子來討康熙帝的歡心,而且還是個嬰孩,誰知道以後是不是個不省事的主?

第三,雍正帝是何其精明的人,乾隆帝出生之後,他還有皇五子弘晝,皇六子弘曕兩個成活的兒子。如果乾隆帝不是他的親生兒子,那麼我想即使康熙帝再喜歡這個孫子,他也不會考慮將他作為繼承人,畢竟是擾亂皇家血統的事。

我是阿淺,每天和你聊聊歷史那些事兒。喜歡的點贊轉發支持下,歡迎指教!

若淺話史


乾隆皇帝不是海寧陳氏之子,這種說法不過是小說裡的劇情,之所以出現這種說法。不過是漢人自我安慰的想法而已。


那是什麼原因出現乾隆皇帝是海寧陳氏之子呢?

因為乾隆是大清的皇帝,大清是滿人建立的政權,是滿人統治著漢人,但是滿人人數少,漢人人數要多出滿人很多倍。所以漢人是不習慣被滿人統治的。

自從清兵入關後,之後統治漢人,漢人有很多人不是無時無刻在謀劃著反清復明,但是結果卻不是那麼理想。

從順治帝到康熙帝,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又非常高,雖然有反清之心,卻無復明之力。以後大清朝在康熙駕崩後,又經過雍正皇帝,再到乾隆皇帝。

大清的國力也在蒸蒸日上,大清的江山也越來越穩定,同時康熙、雍正和乾隆時期也出現了太平盛世的局面,所以被合稱為康乾盛世。

而反清復明之士看著大清國越來越強盛穩定,復明之路越來越遙遠,已經根本看不到希望了。

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自我安慰大想法,慢慢的就流傳出乾隆是漢人之子,這樣的話,就不需要反清復明,大清江山就回到了漢人的手裡。

所以就出現了乾隆皇帝是海寧陳氏之子。


中孚鑑


小編小時候也曾經被這個傳說擊倒,而且還深信不疑。

那個時刻家中和外婆家中有《山海經》等各種雜誌,其中對乾隆皇帝的描述很多。

其中寫到雍正還是皇子的時候,家中嫡福晉和側福晉雖然多,生的孩子也不少,但這位“四皇爺”胤禛就是“格格專業戶”,包生女兒,就是生不了兒子。

這下可把四阿哥愁壞了,自己深受康熙老皇帝寵愛,但要是沒有兒子,就當不了太子,就無法繼承帝位。

這天,他聽說朝廷的陳閣老晚年得子,就“計上心來”,讓他抱著兒子到雍親王府來。結果一看就看到眼睛裡拔不出來了。陳閣老兒子天庭飽滿,眉清目秀。。。

說來也巧,四阿哥家嫡福晉鈕鈷祿氏的格格也生在同一天。

於是,陳閣老生的是兒子,從雍親王府抱回來卻變成了閨女,而且還不敢聲張。為了保住一家老小,閣老一家告老還鄉,回到老家浙江省海寧縣(就是那個觀潮聖地)。

後來,這個孩子就變成未來的乾隆皇帝,他留下“七巡江南”的美麗傳說,傳說就是探訪自己親生父親陳閣老的。

而且他還想娶陳家掌上明珠--陳佳音為皇后(其實是公主),被鈕鈷祿氏皇太后以“滿漢不能通婚”拒絕了。

其實,這個傳說是假的。雍正根本就不止愛新覺羅*弘曆一個兒子,還有弘時和弘晝二位王子的。

而且這位鈕鈷祿氏皇太后不是嫡福晉,而是側福晉。乾隆朝有二位太后的。

真的不知道民間編造乾隆皇帝身世的傳說又有什麼意思啊?











南雷霆峰


這個可以當個笑話聽聽就可以。電視劇看多了還真以為乾隆是漢人。

乾隆是雍正的第四子,可以看出雍正到乾隆生出來時候已經有三個孩子,根本沒必要換兒子,在說陳家在康熙朝有人在朝廷做大官,而且在海寧那也是名門望族,各種措施也戒備森嚴,換孩子這件事估計陳家也是不會一直忍氣吞聲的。雍正當初也不是太子,沒必要換孩子來給自己增加風險!

乾隆是地道的滿人,愛新覺羅氏的後代,不要把電視劇的情節帶入正史中,影響孩子的歷史觀!


小落美文


依據就是浙江海寧當地人的傳說。本老漢也是20年前出差浙江時,東道主熱情安排到海寧陳府參觀,才聽介紹此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