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古代女子九大頭飾,影視劇中常見,你知道都有多美嗎


步搖,是古代婦女插於鬢髮之側以作裝飾之物,同時也有固定髮髻的作用。因為行走時隨著腳步的移動,那些垂掛著的珠玉便會不停的搖動,固而稱為“步搖”,始見於漢代宮廷后妃的禮制首飾。漢代以後,步搖逐漸流行於民間,成為婦女喜愛的首飾之一。

南唐 金鑲玉步搖

釵,和簪的作用相同,都是用來插發的,但不同的是,簪是一股,而釵則是雙股。釵流行於西漢晚期,一直是女子的主要頭飾之一,即便是如今,釵在梳妝品中仍有一席之地,比如髮夾,就是從髮釵演變來的。

清 點翠金釵

鈿,起源於南朝宋,有紅、綠、黃三種顏,以紅色為最多,以金、銀製成花形,蔽於發上,是唐代比較流行的一種髮飾。

清 金絲嵌寶石五鳳鈿

華勝,即花勝,是古代女子的一種花形首飾,通常製成花草的形狀插於髻上或綴於額前。

清 貼翠華勝

扁方,原為滿族婦女用的大簪,也是簪的一種。與其說是簪子,扁方更像一把尺子,造型扁而長,一端捲起另一端呈半圓形。宮廷中所用扁方多為玉製,也有珊瑚、翡翠、金鑲玉和玉嵌寶石等製品。

清 鏤空嵌寶石扁方

從周代起,女子年滿十五歲便算成人,可以許嫁,謂之及笄。如果沒有許嫁,到二十歲時也要舉行笄禮,由一個婦人給這個及齡女子梳一個髮髻,插上一支笄,禮後再取下。行過笄禮的女子,即被視為成人。

商代 骨笄

簪,由笄發展而成,可用金、玉、獸骨、玳瑁等製成,後來專指婦女綰髻的首飾。殷商時期的古人就開始用簪了,簪的用途有二:一為安發,二為固冠。簪在古代是男女通用的,古代時規定罪犯不許帶簪,就是貴為后妃如有過失,也要退簪,所以簪還象徵著尊嚴。

明 定陵出土心字金簪

篦,一種比梳子更密的梳頭工具,亦指用篦梳頭剔除發垢。梳篦在古時是人手必備。尤其是婦女,幾乎梳不離身,從魏晉開始,便形成插梳的風氣,到唐代更盛。這種梳篦常用金、銀、玉、犀等高貴材料製作而成。

長沙漢墓出土的篦、梳

金約,是清代后妃穿朝服時佩戴的頭飾之一,在戴朝冠時需先戴金約,用以束髮,看起來很像“緊箍咒”。金約由金箍和後部垂綴的串珠兩部分組成,金箍的節數和串珠的行數多少,反映了后妃等級地位的高低。

清代 紅珊瑚金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